科研进展

  • 降低石墨烯接触电阻的可扩展方法

    亚琛工业大学电子器件教研室 (ELD) 和 AMO GmbH 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激光照射接触区可大幅降低 RC – 据报道,与未经处理的设备相比,RC 降低了 70%。 这归因于缺陷密度的增加,而缺陷密度的增加会形成晶粒边缘和面内悬键,从而增强电荷载流子从金属注入石墨烯的能力。

    2024年7月9日
    31200
  • 太赫兹超材料在自由空间和芯片上的应用: 从有源超材料到拓扑光子晶体

    石墨烯超材料器件。石墨烯在太赫兹波段的电导率与直流电导率呈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调制费米能级实现对太赫兹波的高效宽带调制。典型的调制应用包括类二极管光学器件、宽带相位调制器件、光存储器件和非线性器件。基于电驱动的石墨烯超材料器件的调制速度仍然受到 RC 时间的限制;此外,其自身有限的厚度也限制了与光相互作用的强度,需要依靠超材料极强的局部场增强来提高调制深度。

    2024年7月9日
    24500
  • Solar Energy|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涂层的耐盐分层多孔木材海绵材料用于界面太阳能蒸汽生产和废水处理

    GF/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降低了电子转移电阻率,导致水蒸发的热量增加。由于GF的抗盐特性、PANI纳米管的离子网络以及柔性WS结构的分层多孔结构的存在,所产生的光吸收器显示出了自清洗特性。石墨烯基材料的疏水性在太阳能脱盐过程中的拒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F的疏水作用可以防止水和盐附着在GF浸渍点上,从而排斥盐晶体。此外,光吸收剂的机械强度增强,而导热系数降低。

    2024年7月9日 科研进展
    25700
  • EPFL研究人员创造出超低温下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装置

    EPFL工程师创造了一种设备,可以在低于外太空温度的温度下有效地将热量转化为电压,该设备利用了能斯特效应:一种复杂的热电现象,当磁场垂直于温度变化的物体时,会产生电压。实验室设备的2D特性允许以电气方式控制该机构的效率。这项创新可能有助于克服量子计算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障碍,因为量子计算技术需要极低的温度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2024年7月9日
    17600
  • Nature Communications: 用间隙增强拉曼光谱揭示石墨烯基非水电化学电容器的储能机制

    研究了基于层数的石墨烯的吸附离子和电容曲线的电势依赖性构型。随着层数的增加,石墨烯的性质从类金属性质转变为类石墨行为。充电机制从单层石墨烯中的co离子解吸转变为少数层石墨烯中的离子交换主导。面积比电容从64增加到145 F·cm–2归因于对离子堆积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电化学性能。此外,揭示了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在石墨烯/电解质界面的四甘醇二甲醚([Li(G4)][FSI])中的电位依赖性配位结构。

    2024年7月9日 科研进展
    23500
  • 北航罗斯达AFM:激光诱导石墨烯智能蜂窝结构的定制化制备及其多功能特性调控规律

    该方法利用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制备得到大尺寸的石墨烯纸。以石墨烯纸为基础层,聚氨酯膜为芯条胶,通过结构预设计对聚氨酯膜进行切割,并将其嵌入到相邻的两张石墨烯纸之间。通过层压工艺,聚氨酯膜对相邻石墨烯纸的特定位置进行粘接;伴随着石墨烯纸的非粘接界面稳定拓展,形成蜂窝构型。经过树脂浸渍固化,得到蜂窝结构。在蜂窝结构的上下表面附加蒙皮,形成三明治蜂窝结构。在此工艺中,结构的预设计对蜂窝结构的定制化制备至关重要。

    2024年7月9日 科研进展
    25500
  • IF 15.8 ! 通过超声辅助微机械剥离选择性分离单层至四层二维材料

    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有机溶剂中超声选择性分离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s)的方法。分析表明,溶剂与TMDCs之间的低界面能对于超声下片状材料的有效去除具有重要意义。重要的是,与大块薄片相邻的单层在界面处显示解理,并且单层可以选择性地隔离在衬底上。该方法可以扩展到制备具有围绕单层的17个电极手指的单层器件,并用于静电器件性能的测量。

    2024年7月9日
    25300
  • 单个原子展现真实色彩

    缺陷在电子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是为什么像科克这样的科学家热衷于准确了解缺陷的位置及其行为方式。当科克的同行们得知他的团队的新技术可以让他们轻松获得这些信息时,都感到非常兴奋。

    2024年7月8日
    19900
  • 利用激光对二维材料进行数字印刷

    在免费提供的演示录音中,研究人员 Filimon Zacharatos 展示了横向尺寸从 40 微米到 200 微米不等的二维材料像素的打印技术。 这项工作还展示了使用数字印刷方法在柔性基板上制作金属触点,然后在触点上进行石墨烯的 LIFT 沉积。 这样获得的石墨烯晶体管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最小器件的空穴迁移率达到 1800 cm2/Vs。 研究人员还展示了六方氮化硼(hBN)和预制 hBN/ 石墨烯堆栈的转移,这两种方法都非常成功。

    2024年7月8日
    21700
  • 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坚固耐用的超润滑

    我们报道了一种坚固耐用的摩擦膜,这种摩擦膜是由基于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CGQDs)的独特润滑机制在甘油水溶液中形成的,可以触发自配钢触点的宏观超润滑。设计了一个专门的间歇测试,以显示超润滑的鲁棒性和摩擦膜适应各种相关滑动条件的能力。

    2024年7月8日 科研进展
    24800
  • 将磷酸钙模板化到氧化石墨烯薄片上

    分散在水中的单个 GO 片的二维结构是沉积无机材料的一个令人兴奋的模板,尤其是现在可以设计接枝聚合物链,使其能够承受离子前驱体的浓度,从而使片材保持分散,并可作为晶体成核点。

    2024年7月6日
    19500
  • Nature Nanotechnology | 南大梁世军、缪峰团队首次实现基于拓扑边界态的类脑计算

    通过构筑双侧对齐的魔角石墨烯器件,观测到电子型铁电性与陈绝缘体的共存,提出并验证了噪声免疫的类脑计算方案。通过精准控制栅压脉冲的幅值,研究团队不仅能够在不同陈绝缘态之间进行选择性非易失切换,而且在同一个器件中实现了1280个准连续的铁电态。进一步,研究团队利用陈绝缘态的量子化电导作为权重,首次展示了铁电陈绝缘体器件在具有噪声免疫特性的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应用潜力。

    2024年7月6日 科研进展
    23900
  • 青年研究员在比赛中获得银奖

    莱施的研究–也是她在比赛中的演讲–侧重于利用农业废品作为合成类石墨烯材料的前体。”接下来的步骤包括进一步研究–也许是以博士论文的形式–这将涉及优化、升级,并可能在 UWC 技术转让办公室的帮助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2024年7月5日
    19600
  • 用于集成光子气体传感器的石墨烯基红外发射器

    石墨烯能够达到热发射所需的温度,并具有良好的发射率,因此已成为中红外发射器的理想候选材料。 石墨烯的单层结构可实现理想的近场耦合,而不会明显扭曲导波模式,因此非常适合与硅光子波导集成。

    2024年7月5日
    32500
  • 《Scripta Materialia》|石墨烯/铜界面缺陷湮灭能力的增强:原位研究

    纳米碳材料,如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Gr),由于其超高模量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有研究表明,将纳米碳材料嵌入金属基体后,可以显著减轻纳米碳材料在辐照诱导下的性能退化。此外,即使纳米碳材料中已经存在结构紊乱,纳米碳/金属界面吸收辐照缺陷的作用仍然有效,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自愈性能。因此,了解纳米碳/金属界面与单片金属中典型界面的缺陷吸收行为差异,对于设计耐辐照非金属/金属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7月5日 科研进展
    233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