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颠覆性新技术!高速、大面积生产石墨烯薄膜

    在寻求更有效的沉积技术的过程中,Osada 团队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纳米片被水浸湿时,它们会自发地排列在水面上,在短短 15 秒内形成致密的薄膜。这一过程被称为“自发扩散现象”,它表明了一种更有效的沉积技术。

    2024年8月24日 科研进展
    14800
  • 【石墨回收】CEJ:废旧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多孔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超电容行为—Peng Liu

    该工作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和改进的Hummers法成功以废旧石墨为原料合成了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并详细讨论了所制备的石墨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

    2024年8月23日 科研进展
    11800
  • Water 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忠林教授领衔特刊:基于界面吸附和氧化的水净化技术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是界面吸附和氧化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生物质炭、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 (MOFs) 及其他新型复合材料等在界面吸附和氧化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这些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结构使得它们在选择性吸附、高效分离和催化氧化中具有巨大潜力。

    科研进展 2024年8月23日
    12900
  • 中科院金属所《ACS Nano》:具有对齐石墨烯薄片结构的高导热性和柔性热界面材料

    研究通过操纵扫描离心浇铸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热膨胀行为,制造出了一种高晶对准石墨烯薄片结构(AGLF),它具有精确控制的薄片厚度、孔隙结构和出色的石墨烯间接触。

    2024年8月23日 科研进展
    14400
  • 具有大共轭π面的非平面纳米石墨烯

    研究展示了不同寻常的电子结构、创纪录的高近红外吸收、明显的磁屏蔽和超强的异分子范德华复合物,使人们能够建立一种清晰的结构-性质关系。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和理解与离散和相互作用π表面相关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具有广泛的意义。

    科研进展 2024年8月23日
    10500
  • 江西理工大学陈铜副教授 | 基于PCF-石墨烯纳米器件的开关、光电和气敏特性的系统研究:来自DFT研究的见解

    江西理工大学陈铜副教授、许梁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新型碳材料聚环四烯框架(PCF)-石墨烯的开关、光电和气敏特性。研究发现,基于PCF-石墨烯单层的二极管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106开关比。此外,利用单层PCF-石墨烯的光电二极管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区域都观察到显著的光电流响应。采用单层和双层PCF-石墨烯的气体传感器对NO和NO2均具有显著的化学吸附能力。

    2024年8月23日 科研进展
    9400
  • 北海道大学《AFM》:纳米ZnMn2O4/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

    本研究采用快速、室温、可扩展的醇还原法制备了超小 ZnMn2O4 尖晶石纳米颗粒(约5 nm)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US-ZMO/G)。同步辐射 XRD 和 TEM 分析证实了超小纳米粒子的形成。在前驱体溶液中加入石墨烯后,US-ZMO 纳米粒子的严重聚集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虽然之前的报告只报道了单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容量约224 mAh g-1),但通过将 ZMO 尖晶石颗粒缩小到纳米级,实现了翻倍的可逆比放电容量(第一和第二个循环分别为 460 和 445 mAh g-1),这与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容量(约448 mAh g-1)相对应。

    2024年8月22日 科研进展
    12400
  • 北航《ACS ANM》:石墨烯气凝胶作为双层材料,用于飞机和军舰等

    本研究采用定向冷冻铸造和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密度和取向结构的 rGO 气凝胶。通过对电磁参数的研究,阐明了气凝胶结构的各向异性和介电常数。其中,HRGA-5具有宽带吸收能力,10毫米厚度时的EAB为13.07 GHz,7.65GHz 时的RLmin为-19.66dB。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阻抗的双层同质气凝胶匹配设计。

    2024年8月22日 科研进展
    13600
  • 济南大学及合作者InfoMat:通过集成二维材料促进柔性电子产品的发展

    近来,济南大学逄金波、周伟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墅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毕津顺以及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Gianaurelio Cuniberti院士等人合作介绍了基于二维材料和柔性材料融合的应用,包含声学和运动传感器、纳米发电机、忆阻器、纺织品、超级电容器、逻辑运算以及存储器等集成电路应用。此外,还提供有关仿人型人工器官进展的最新信息,包括热成像、人工视网膜、人工喉咙、人工耳、体温和脉搏传感器。

    2024年8月22日 科研进展
    15600
  • 江西师范大学王志朋/张飞等Small.:可控合成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NiCo-LDH纳米片在垂直石墨烯上以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垂直石墨烯的自支撑电极,通过将低结晶度的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纳米片与垂直石墨烯(VG)结合形成Mott-Schottky异质结构,显著提升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溶胶-凝胶法从金属有机框架(MOF)转化得到的LDH,不仅增强了电荷转移和电子传输,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了异质结构在电荷密度调节和加速电荷/离子传输方面的优势。优化后的LDH@VG电极展现出卓越的面积电容和速率能力,而基于该电极构建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HSC)设备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为高性能储能应用提供了新的电极设计策略。

    2024年8月22日 科研进展
    12400
  • AFM: 通过电化学诱导沉积多钒酸盐纳米簇来调节三维多孔激光诱导石墨烯的电子和电化学性质,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

    本文展示了一种可持续的方法,用于调整分层多孔激光诱导石墨烯(LIG)基底的电子和电化学特性。该方法需要将多钒氧酸盐纳米团簇(K5(CH3CN)3[V12O32Cl](= K5{V12})电化学沉积到高多孔性石墨烯基质上。

    2024年8月22日 科研进展
    11900
  • 张锦院士团队:石墨烯新应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冷壁PECVD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耦合电场使VG垂直于底物生长,而且可以在低温下生长。此外,VG涂层Ti纤维作为FSEC电极表现出超快的速率性能和良好的电容性能。FSECs在120 Hz下具有良好的CV值和相角,具有任意的交流滤波性能,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光纤基电化学电容器。这项工作证明了VG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用于光纤电极的巨大潜力。

    2024年8月22日 科研进展
    15900
  • 嵌入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增强PVDF纳米纤维的压电特性

    GO可作为成核剂,诱导形成具有电活性的β相和γ相,并形成导电通路,从而增强压电能量收集。研究人员研究了与最高压电性能对应的最佳GO浓度。在PVDF聚合物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O,制备PVDF-GO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研究了所制得纳米纤维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测试了纳米纤维垫的机械稳定性,并获得了所制得纳米纤维垫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冲击测试、d₃₃、电容充电和Sawyer-Tower电路等测试,对纳米纤维的压电性能进行了全面检测。

    2024年8月22日
    13200
  • 石墨烯-金属转移结构为高效微推进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石墨烯-金属转移结构(GMMs)的独特性能。MOFs 由与有机配体配位的金属阳离子或团簇组成,是创建混合结构的理想前体,可同时兼具碳和金属成分的优点。通过利用超快激光与 MOFs 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能够在环境空气中合成具有精确控制的金属纳米粒子尺寸、石墨烯层和粒子间隙的 GMM。这些 GMM 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包括高光吸收效率、增强的能量传递和更高的材料稳定性。

    2024年8月21日
    14200
  • 北化工《ACS ANM》:具有梯度皱纹结构的柔性激光还原石墨烯压阻传感器,用于可穿戴设备

    多级微孔梯度皱缩结构使传感器具有宽检测范围(33 Pa-6.67 kPa)、低检测限(33 Pa)和高灵敏度(125.9 ± 10.8 kPa-1)。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较短的响应时间。更重要的是,所制备的传感器在监测大范围运动(如手指和手腕的弯曲运动)方面的潜在应用得到了证实。

    2024年8月21日 科研进展
    114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