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北理工课题组在硅基不同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湿度传感特性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课题组报道了硅基(SiO2/Si)不同原子层数的石墨烯的湿度传感器,研究了不同原子层数(1-3个原子层)的石墨烯、不同敏感面积的石墨烯对制备的湿度传感器响应度、响应时间/恢复时间的影响。
-
薛强、蒲生彦团队最新成果|Fe3O4 NPs和Ce-MOF共修饰的柔性石墨烯电极超灵敏检测地下水中污染物
利用PANI功能化的Fe3O4 NPs和Ce-MOF对碳电极进行共修饰并阐明了传感器灵敏检测Cr(VI)的催化机制。该传感器对地下水中Cr(VI)的检测取得很高的灵敏度(LOD为0.05 μg/L),且柔性集成电极的开发极大的方便了电化学传感器在实际场地检测地下水中Cr(VI)。
-
烟台大学《Carbon》: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气凝胶,用于轻质、宽带电磁吸收等
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三维分层多孔网络结构的 rGO/MoS2 复合材料。rGO/MoS2复合材料的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源于优异的阻抗匹配能力、多重反射、界面极化和缺陷诱导极化的协同组合。
-
韩国科技院《AFM》:激光诱导石墨烯智能纺织品,用于未来宇航服和望远镜
LIG 的独特性能,包括高导电/导热和高光吸收,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证实。由此产生的 LIG 智能纺织品在监测宇航员的生命信号以及抑制不需要的杂散光和消散望远镜中的热量方面表现出出色的性能。此外,热真空测试评估了基于 LIG 的传感器和光吸收器在太空条件下的环境耐久性。这一系列的结果有望加速 LIGs 在未来太空任务中的广泛应用。
-
【有机】厦门大学JACS内封面:制备全氟纳米石墨烯,开辟纳米石墨烯边缘氟化新方法
近日,厦门大学张前炎教授团队摆脱了传统氟化石墨烯制备方法的限制,采用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策略,包括氟的预安装、10重Suzuki-Miyaura偶联和剧烈的Scholl反应,精准合成了外围十氟代和全氟代的扭曲纳米石墨烯DFWNG和PFWNG,成为首例成功制备具有完整π共轭结构的边缘多氟/全氟代的纳米石墨烯。
-
GMG 在 THERMAL-XR® 测试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
GMG 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克雷格-尼科尔(Craig Nicol)评论道:”GMG继续在THERMAL-XR®防腐和传热测试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我们对该产品热排斥率的进一步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它在各种应用和市场的各类产品中的潜在价值。
-
石墨烯杯子淡化海水,鲁滨逊、少年派不愁了,获奖大户囊括15项上海科技大奖
那么,“杯子淡化海水”的奥秘是什么?其实,原理很简单——它内部采用了特殊的氧化石墨烯膜,能够有效阻挡并过滤盐离子,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
“天才少年”曹原导师Pablo Jarillo-Herrero又发Nature:石墨烯这20年!
近期,麻省理工学院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he Discovery That Stuck — 20 Years of Graphene》的观点论文,回顾了这一发现对科学界的深远影响,探讨了过去二十年间石墨烯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芯片实验室加快了母乳中钠的检测速度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盖玻片大小的总体分析装置,设计用于对微量处理母乳中的钠离子进行高精度化学测量。该装置集成了微电渗析(μED)处理器和石墨烯离子感应场效应晶体管(G-ISFET)钠传感器。微电渗析处理器将母乳样品中的钠离子提取到简化的受体溶液中,提取效率达到 92 ± 3%。这一步骤对于 G-ISFET 传感器准确分析样品至关重要。
-
CEJ:0.1秒3000K闪蒸石墨烯,水泥抗压/抗折性能提升16.8%/37.2%
通过闪蒸焦耳加热(FJH)技术从碳黑中制备低成本、高效能的石墨烯,并将其用于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掺入0.25 wt.%的导电型石墨烯(FG-D)可显著提升水泥材料的抗压、抗弯强度和韧性,同时优化了基体微观结构,减少孔隙率并提高C-S-H凝胶的聚合度。
-
石墨烯覆盖磁性Weyl半金属之间的辐射传热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两个石墨烯覆盖的具有不同化学势的Weyl板之间的NFRHT。计算了色散关系,证明了WSPPs、GSPPs和耦合SPPs。我们还分析了Weyl节点数和费米能级的影响。最后,考虑到异质结构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调性,提出了几种典型的异质结构进行比较。
-
四川大学《CEJ》:石墨烯辅助混合组装防火纳米涂料,具有强大的防御火焰攻击
这项工作不仅展示了一种简便的 GO 辅助杂化组装策略,可提高纳米涂层的阻燃效率,而且为利用无处不在的纳米粒子简单制造高性能杂化涂层提供了新的见解。
-
石墨烯/壳聚糖生物复合气凝胶,用于隔热和隔音、储能系统等
研究采用一种不含有害化学物质的直接方法,成功地制造出了基于壳聚糖(CS)的低密度生物复合气凝胶,这种气凝胶具有特殊的多孔结构(孔隙率超过 98%)。这些气凝胶集高机械性能、隔热性、热稳定性和防火安全性于一身。
-
华南理工大学ACS AMI:焦耳热高效制备高热导率石墨烯薄膜
首先,通过两步化学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处理,增加层间距并建立气体逸出通道,避免快速还原过程中气体释放对薄膜结构的破坏。随后,将预处理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夹在两层石墨板之间,利用焦耳热效应进行快速高温还原,并通过控制加热速率,实现缓慢升温至2500°C,有效避免薄膜破裂。
-
新加坡国立大学Kostya S. Novoselov等–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反应器用于超快速精确回收和催化转化电子垃圾中的金
我们通过二维氧化石墨烯和一维壳聚糖大分子的自组装开发了一种纳米级跨维度复合材料,能够同时充当金离子的清除剂和还原剂。这种多维结构不需要施加任何电压来吸附和还原金,而仅依赖于异质 GO/CS 纳米结构中金离子的化学吸附动力学及其在多个结合位点上的化学还原。离子吸附中的协同现象是金提取效率极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