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评论
-
1000公里续航“惹”了谁?
“现在我们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还任重道远,国家包括民间资本都在投资,希望未来的充电能够更便捷,这对于解决里程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于清教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
车企开入“1000公里俱乐部”
似乎在一夜之间,新能源车企就将此前困扰行业十几年的“里程焦虑”给解决了。当续航里程的“军备竞赛”再次被挑起,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宿命对决”也引发热议。但在这波讨论热潮和资本狂欢的当下,诸多问题尚未被解决,质疑声也从未远去。
-
汽湃观察 | 院士一席话,打了谁的脸?
此刻回想欧阳明高院士的言论,并非打击谁,而更像是一位务实的长者拍拍某企某人的肩膀说:踏踏实实做点事儿。凡事,都需要些理智的声音。
-
有料对话 | 收到广汽石墨烯电池的回应后,我们找了两个专家聊了聊
石墨烯电池究竟是炒作还是真的黑科技?有料紧急连线两位业内专家对此作出解读:专家1:张总,宁德时代前技术研发负责人,专家2:沈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器件部高工
-
“锂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全世界的电能都用锂离子电池储存,根本不够,钠离子电池是新电池首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上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最新研发进展,分享了卫蓝新能源一些新产品、当下固态电池的性能情况。以下为陈立泉院士演讲全文。
-
为中国创新制造“利器” ——记国成仪器(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材
冬日的早晨,董国材正专心在电脑前设计一款名叫“大范围原子力显微镜”的产品。他说,这款产品研制成功后主要用于小尺度芯片检测领域,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产品,国际上也只有一家企业在生产。
-
动力电池“放卫星”,车企轮番“抢头条”,1000公里电池虚实
无论是广汽埃安的“石墨烯导电”,还是上汽智己汽车的“掺硅补锂”,都是基于现有技术对动力电池充电效率、储能效率的改善方案。其中,“石墨烯”提升的是充电效率,并不影响续航;而“硅负极”则是对应为改善续航能力的方案。
-
科研引领清洁利用能源之路——记山西中兴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卫珂
张卫珂的项目重点在煤层气的清洁、高效利用。通过煤层气的催化裂解,既制备出了高纯度的氢气,又得到了高附加值的纳米洋葱碳材料,还对所制备的纳米洋葱碳材料进行了回收利用,并开发出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高石墨化的碳电极材料,为全省煤层气的清洁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充电8分钟续航1000公里,广汽集团信息披露是否违规?
那么,广汽集团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所涉及的“充电8分钟续航1000公里”的事情是否就可以因此告一段落了呢?笔者以为,至少从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
上市公司产品宣传 要避免误导资本市场
公司回应院士质疑时继续强调自己的技术优势,但没有提供细节,原话是这样的:“通过石墨烯基电池超级快充技术和硅负极电池1000km续航,解决续航顾虑,年内可实现逐步量产,希望大家不要把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混为一谈。”
-
广汽石墨烯电池走向量产?一场技术革命和花式噱头的争议
但无论是2014年的Graphenano还是2021年的广汽,它们所谓的”石墨烯电池”,都是通过”核—壳”结构工艺实现石墨烯与硅的结合,以石墨烯作为新的硅基负极材料,部分替代原来完全以石墨为核心的碳基负极材料,以提升锂电池的整体容量和充电速度。
-
争议电动车1000km续航:真卖点还是假噱头?
广汽集团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普及有赖于国家超级快充相关标准的发布和高功率超充设备的建设进展;长续航硅负极电池的普及受电池总成本、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影响,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
一千公里续航快充是资本炒作?车企称理论可行,业界说推广难
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石墨烯电池目前只处在实验室阶段,技术并不成熟。一般电池新技术首先会在3C产品、家电等方面应用,再然后应用到汽车,因此石墨烯电池应用到量产车上是面临诸多的考验。因此短期内量产的可能性并不大,更多的只是企业在借机炒作。
-
广汽曾庆洪“吹”黑科技后股价飙涨 律师:并未涉嫌信披违规
江苏博爱星律师事务所章祥兵律师表示,昨日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石墨烯电池整车目前已经走向实车量产测试。广汽集团用了“走向”来形容目前的进度,是个模糊概念,并未明确时间。为消除市场误解,广汽集团今天发布《关于相关技术的说明公告》,明确公司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和公司硅负极电池已按计划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预计于本年内首次搭载在现有车型上。因此,广汽集团没有涉嫌信披违规。
-
【汽车人】让科学归科学,市场归市场
脱离产品生态环境、脱离市场应用,单纯谈技术突破,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