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评论
-
王绍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我们团队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聚焦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立足煤基石墨烯的机理、性能及其应用这篇大文章,实实在在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科研责任,我们义不容辞地要去完成。他先后两次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和访学,两个阶段的他有不同的感受,也发现了自己在研究思路上的优势与不足,更加笃定将树皮煤和煤基石墨烯研究深入下去的信心与决心。
-
适康能新材料:军民融合让功能性纤维大放异彩
经过多年在功能性材料领域的深耕,公司从功能性ClearMAX复合抗菌纤维、ClearMAX100活性抗菌新围素纤维起步,目前已深入到冰凉纤维、发热保暖纤维、石墨烯纤维、工业大麻、储能智能调温纤维等多个品牌,拥有抗菌、防臭、防螨、冰凉、发热、防紫外线、阻燃等多种功能。
-
为红牛、可口可乐供货,牛磺酸巨头「永安药业」转战氢能 | 焦点分析
早在2021年1月,永安药业就宣布用4000万收购氢能公司“潜江齐安氢能源”60%的股权。后者切入的是制氢产业,和目前新能源公司们都在突破的绿氢不同,其采用的是型煤净化处理制备灰氢。投资完成两个月后,永安药业又宣布加大马力,斥资8000万收购武汉低维40%的股份,这家公司主要的业务则是新能源材料,主研碳基材料石墨烯。
-
石墨烯专家-陈成猛研究员专题采访
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担任《中国化学快报》编委、《中国化学工程学报》和《颗粒学报》青年编委、IEC/TC113和SAC/TC279标准化专家;发表SCI论文181篇,他引8765次,h因子43;主持制订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8项。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等。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中科院北京分院“启明星”优秀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
航天筑梦——“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究竟多能打
利用石墨烯优异的力学性能,将其加入树脂、金属中可获得轻质、高载荷的航天复合材料;石墨烯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使其有望成为新型航天润滑材料;石墨烯传感器的制备则应用了它超大比表面积的特性;此外,石墨烯的高透光性可应用于航天太阳能电池领域。
-
十年磨一剑!科研人员如何将自己的成果落地?这篇Nature给了大家答案!
01 引言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工业转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困扰科研人员的难题。由于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一般仅为20年,而技术开发、验证、放大与应用耗时较长,使得科技创新的转化演变为一场与时间的竞赛。 02 故事缩影 甲烷(CH4)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第二大温室…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兴锦人才风采展示】巧用污泥变石墨烯的女博士——张婷婷
2021年,作为锦州市的科技特派员,张婷婷入职华飞(辽宁)资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需求,进行污泥为基质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和石墨烯的实用性能研究,在重点专项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帮助企业获批实用新型专利6项。
-
2022年一季度业绩大涨!北交所“市值一哥”被追问:有无提振股价措施、是否转板、产能会过剩吗?
4月15日,贝特瑞召开2021年年报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贺雪琴、总经理任建国、财务总监刘志文、董事会秘书张晓峰等公司高管出席,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回应。
-
有束光 | 汉烯科技总经理胡涛:我们要成为中国的杜邦和巴斯夫
汉烯科技创始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何大平在学校支持下,迅速组织科技攻关小组,日夜奋战,最终通过石墨烯焊接技术的金属化处理,解决了芯片散热及掉粉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得到了华为海思的高度肯定与认可。汉烯科技很快与华为海思签署NDA框架协议,向华为小批量供应宏观石墨烯散热膜。
-
胡晓君教授:坚持原始创新,也许是攻克一个科研难题的前提
当然,产学研合作也是金刚石功能化应用推广的一个必经之路与重要手段!胡晓君教授认为“一项基础性成果转化成产品,这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很多的研究,还有磨合!企业来转化基础研究的成果,首先需要有足够强的资金实力以及研发实力,还需要有相当大的格局。创建初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会立竿见影,这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件易事,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思想准备。”
-
两轮电动车的科技再造
2016年,雅迪了解到石墨烯电池技术,判断可将其应用至铅酸电池,为之组建一个上百人的研发团队开始技术攻关。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石墨烯电化学性能优异,但制备成本高,商业化应用受限。雅迪团队历经多年研发,相继攻克了石墨烯作为导电浆料的低成本制备技术、与铅酸材料结合的浆料真空雾化技术等尖端技术[2]。
-
将新材料集成到硅基半导体生产线中
自 2006 年以来,AMO 一直在探索石墨烯在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应用潜力。 但是,正如迈克尔所强调的,作为基础研究和工业之间的桥梁,AMO 的作用不仅仅是参与研究,而且还要展示如何将特定工艺放大到大规模生产。
-
石墨烯千亿产业出口:BGI使命必达
在所有BGI人的共同努力下,超预期完成了预定目标,团队的素质、专业的精神、管理的层次都有了很大提升。2022年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如何确保BGI走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千亿石墨烯产业集群?本期《墨园时讯》深度采访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代理总裁许莉,走近BGI独树一帜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之路。
-
碳基半导体,扶摇直上九万里?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说道,“我们在碳基集成电路这条路上走了20年,还没有看到什么令我们觉得走不下去的障碍。”这番话不免让大家燃起了芯片制造中国后来居上的希望。
-
导师高度评价从深圳走出的“石墨烯天才”曹原 他将成为行业青年领军人物
Pablo Jarillo-Herrero谈到了“以前的学生曹原”。他是这样评价曹原的:“他在很多方面而言都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聪慧、勤奋并且富有创造力和效率。他不仅是我前面提到的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更是该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此后一直在该领域做着杰出贡献。他在非常年轻时就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麦克米兰奖(授予青年凝聚态物理学家的最负盛名的奖项)和最近的国际萨克勒物理学奖。能与他合作我觉得是一种幸运。我想,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和他从我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多。我相信他将成为他那一代科学家中的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