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 研究开发出双级“铠甲”整体式电极

    团队开发出石墨烯封装泡沫镍骨架的双级“铠甲”整体式电极,该电极的一级“铠甲”结构由石墨烯包覆泡沫镍骨架构成,二级“铠甲”结构则由石墨烯封装金属镍纳米颗粒形成。这种独特的结构不仅充分发挥了石墨烯封装对活性位点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金属中心对石墨烯的电子调控作用,进一步优化了石墨烯铠甲表面的催化活性。此外,该结构还显著增强了整体式电极的化学稳定性,从而在电催化硫化氢分解反应中实现了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科研进展 2025年3月11日
    4400
  • 深圳公示2024第4批科技计划验收通过和结题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项目持有异议的,请在公示之日起10天内以书面形式(注明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向我局反映。

    科研进展 2025年3月10日
    4600
  • 搞产品研发的“被逼”做原材料,还全球撒英雄帖

    “石墨烯的产业化面临着制备、分散和应用‘三座大山’。”孙友谊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抛砖引玉,推动学术界以产业问题为导向,开展更多相关研究。石墨烯的产业化道路还很长,啃下制备这个“硬骨头”只是第一步,他还会继续努力翻越石墨烯产业化过程中的“三座大山”。

    访谈评论 2025年2月22日
    7000
  • 73岁教授退休后打了一场“持久战”

    近年来,凌荣根团队已先后研发出浅白色石墨烯锦/涤纶纤维、轻量高弹保暖聚酯纤维、抗起球聚酯纤维、超细旦聚乳酸等多款聚酯纤维面料,正在寻求更多生产合作,以满足市场需求。他透露,相关产品预计在5年内实现千亿元的产值,将带动聚酯纤维行业产生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访谈评论 2025年2月17日
    6300
  • 河南省第二批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验收项目公示

    石墨烯基多维调控太赫兹超材料吸波器研究 安阳师范学院 胡丹,三维支撑型聚合物石墨烯材料“池-渠”润滑结构设计与摩擦学机制 河南科技大学 潘炳力,基于吡啶氮/石墨氮调控策略构筑窄半峰宽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广色域显示增强机制 中原工学院 李伟涛

    科研进展 2024年12月16日
    20300
  • 未扭转三层外延石墨烯中自发涌现的应变电子学效应与条纹状堆叠区域研究

    这种可控制生长的孤立且条纹状的ABA/ABC区域,为在这些区域上制造量子器件开辟了道路。这些关于在碳化硅上自组装形成ABA/ABC外延石墨烯条纹的发现,无需耗时且难以规模化的石墨烯剥离、对齐和扭转过程,为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中的不同潜在应用提供了可能。

    科研进展 2024年12月6日
    15000
  • 基于“铠甲”材料!科学家研制出水中硫离子传感器

    其研制的传感器连续检测10 μM的硫离子80个小时后,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仍保持不变,这主要由于CoNi@NGs中石墨烯壳层可以物理隔离核层金属与外部环境,防止金属被腐蚀以及生成金属硫化物。此外,CoNi@NGs还具有强疏硫性,可以排斥硫单质,产生自清洁作用,从而有效防止硫离子的氧化产物硫单质沉积在传感材料上。

    科研进展 2024年11月18日
    12400
  • CJPS | 四川大学傅强教授课题组研究论文:基于樟脑辅助的单层石墨烯转移到聚合物膜上的高质量大面积制备

    该工作使用了一系列常用的多孔和非多孔聚合物基底,来验证樟脑辅助转移(CAT)的有效性及石墨烯转移的质量。通过机制研究,发现了樟脑各向异性的升华传质过程,归纳出目标聚合物基底的多孔性是决定转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该工作对于进一步理解单层石墨烯转移过程中的与目标界面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1月13日 科研进展
    20400
  • 水和粘土制成的电池可在火星上使用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Vasily Artemov和他的同事用与传统电池类似的部件制造了这种电池,包括两个电极,一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但他们没有用金属制造这些电极,而是使用了碳基材料石墨烯。他们没有在电极之间填充锂盐溶液,而是使用了粘土和水。

    2024年10月26日
    17100
  • 科学家们解决了一个50年的难题:石墨的振荡舞蹈

    于默奥大学(Umeå University, Umeå, SWEDEN)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振荡反应,在这种反应中,石墨转化为氧化石墨,中间结构时而出现时而消失,暗示了化学理论的广泛影响。

    2024年9月28日
    19500
  • 魔角石墨烯会获得诺贝尔奖么?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关键,是一些新的认知。这个材料肯定很有趣,有一些新的性质,但是还没有到了极其意外的地步。高压室温超导、拓扑绝缘体等新的研究,虽然的确很有趣,但是都不是那么的特别让人意外。

    访谈评论 2024年9月24日
    16700
  • 未来材料长什么样?从生物界找答案

    团队创制的仿贝壳的微纳砖砌构型的纳米碳/铝基复合材料,大幅提高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强韧性,并将应用于航空航天和交通等重要高端装备领域。2011年以来,国内外110余个研究团队借鉴并采用了这一独特的微纳砖砌构型化复合方法,制备了纳米碳、石墨烯增强铝、钛、镁、铜、镍等金属基复合材料。

    访谈评论 2024年9月13日
    18800
  • 他们在双层石墨烯领域碰出新火花

    相较而言,双层石墨烯是一种稳态结构,是天然石墨的基本组成单元。然而,之前全球只有两个课题组基于该结构,在这个体系中观测到超导,第一个是最早发现双层石墨烯超导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Andrea Young课题组,第二个是Stevan Nadj-Perge课题组。这两个课题组之间还开展了一些合作。

    访谈评论 2024年8月30日
    19300
  • 具有大共轭π面的非平面纳米石墨烯

    研究展示了不同寻常的电子结构、创纪录的高近红外吸收、明显的磁屏蔽和超强的异分子范德华复合物,使人们能够建立一种清晰的结构-性质关系。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和理解与离散和相互作用π表面相关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具有广泛的意义。

    科研进展 2024年8月23日
    19700
  • 科学家揭示扭曲石墨烯多层中超导性的演化过程

    该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长程电荷波动对扭曲双双层石墨烯和螺旋三层石墨烯超导性的贡献,并将所得结果与扭曲双层石墨烯进行了系统比较。为此,研究人员采用了依赖于几个公认参数的图解方法。研究发现,双双层石墨烯和螺旋三层石墨烯与扭曲双层石墨烯在临界温度和序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趋势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可以与不同系统中莫尔Umklapp过程所起的作用相关联。

    科研进展 2024年8月4日
    217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