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快报
-
NML综述:柔性导热薄膜材料的机理、制备与应用
四川大学杨伟教授与青岛理工大学冯昌平副教授基于对前期研究成果总结,以及国内外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在论文中系统综述了具有超高面内导热系数的本征高分子膜材料和高分子基复合膜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传热机理、提高导热系数方法、降低界面热阻策略及其潜在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深入的讨论。最后讨论了柔性导热薄膜材料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上海大学丁鹏研究员:三维互穿结构MXene/石墨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软模板制备及多功能化
电子器件小型化、集成化发展影响着高分子复合材料转向多功能化研究。在聚合物中构建连续的三维功能网络,已被证明是能够实现复合材料多功能提升的有效策略。上海大学丁鹏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简便的软模板-分散浸涂法,构建出连续的MXene/石墨烯功能网络,获得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出色的电磁干扰屏蔽(EMI SE为43.3 dB)和热管理性能(导热增强率为1118%),并且表现出优化的相变(相对焓效率多次循环后保持在83%)、动态热响应行为(储能模量约为6240 MPa)和机械性能(杨氏模量提升4倍)。这种制备方法在实现材料多功能化的同时,也具有能够实现大尺度设计、样品定制、易于规模化的独特优势。
-
综述:激光诱导石墨烯在智能传感方向的应用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LIG和LIG复合物的制备原理,包括形貌和组分的调控,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控制等。接着基于设计原理和工作机制(特异结合型和非特异结合型的化学传感器,基于压阻效应的机械传感器等),对LIG传感器进行总结。最后,作者讨论了LIG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
-
高效光电水分解材料:在石墨烯上可控和大规模垂直生长等离子Ag修饰的二维MoS₂纳米片
韩国忠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Eui-Tae Kim团队为充分发挥二维MoS₂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潜力,制备了一种垂直生长在石墨烯上经过等离子Ag修饰的MoS₂纳米片材料。其中,石墨烯/MoS₂异质结构与表面银等离子共振的协同效应,有效的分离和运输了光生载流子,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可用于实际的大规模高效光电水分解。
-
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垂直石墨烯多孔碳膜的微纳加工及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雷副教授课题组,报道了电子诱导生长的垂直石墨烯基碳膜(EIPG)在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开发了一种在碳材料中加工纳米多孔结构(200 nm)的有效方式。该传感器的介电层厚度仅有50 μm,可以适应各种变形条件,具有66 ms的迅速响应时间以及极高的灵敏度(0.13 kPa-1)。即使在弯曲上万次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电学特性。其工作压力范围最小可以达到5 Pa,实现了对于手腕弯曲,声带振动以及脉搏检测的实际应用。
-
高负载量锂离子电池负极:基于一氧化硅/多孔石墨烯的自支撑复合电极
湖南大学二维材料课题组朱建等人利用大片径的多孔石墨烯与一氧化硅复合,制备出了高质量负载的多级多孔自支撑结构复合物,并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动力学研究显示,通过改变石墨烯片层上的纳米孔大小,可调整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传输能力,以增加电极在高质量负载下的面容量。此外,该电极材料的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自支撑式电极具有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对一氧化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有缓冲作用。在此基础上,将商业化NCM523与其匹配装备成的全电池在1 C的电流密度下,其能量密度远超当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
-
德国Cuniberti教授综述:碳纳米管在5G物联网时代的应用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Cuniberti课题组概述了碳基电子学碳纳米管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列出了碳纳米管在物联网时代新兴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例如高频晶体管和传感器。而且,脑机界面和用于人工肌肉的致动器助推了碳基电子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接下来,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给出了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和特性预测的趋势。最后,提出了碳基电子学未来的研究机会。
-
韩国岭南大学:高缺陷石墨提升铝离子电池的快充和稳定性
韩国岭南大学Gibaek Lee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利用表面改性的石墨碳材料(酸处理膨胀石墨(AEG)和碱蚀刻石墨(BEG))作为正极的铝离子电池。采用AEG作为正极材料的铝离子电池在电流密度为4 A/g下,电池比容量约88.6 mAh/g;在电流密度为10 A/g下,电池比容量可保持在80 mAh/g,超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库伦效率约为99.1%。而采用BEG作为正极材料的铝离子电池在4 A/g的高电流密度下电池比容量约110 mAh/g,即使在10 A/g的超高电流密度下,超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电池的容量几乎没有任何衰减。
-
上交大黄兴溢课题组:仿蜘蛛网导热结构相变复合材料用于电池热管理
利用氧化石墨烯(GO)的液晶特质,通过碱诱导、水热自组装法制备了高取向的三维同心环状GO水凝胶。并借助径向冷冻铸造技术,将同心环状结构诱导成仿蜘蛛网状的三维石墨烯骨架(sw-GS)。经热处理后,通过真空浸渍法,将 sw-GS引入至石蜡中,成功制备具有高密度导热网络的相变复合材料(sw-GS/PW)。
-
青岛大学吴广磊:简单工艺构建具有优异微波吸收性能的一维异质结构NiCo@C/ZnO纳米棒
青岛大学吴广磊课题组通过溶剂热反应和碳热还原处理成功地制备了NiCo-LDHs衍生的一维异质结构NiCo@C/ZnO纳米棒复合材料。由于出色的电导损耗、丰富的极化损耗以及增强的磁损耗能力,使NiCo@C/ZnO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最小反射损耗值(RLmin)在2.3 mm时达到了-60.97 dB,同时在2.0 mm时最大吸收带宽(EAB, RL≤-10 dB)达到6.08 GHz。
-
高下载量文章:双功能隔膜MOF/rGO显著提升锌负极性能
暨南大学王子奇教授及董留兵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费宾副教授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等在本研究采用离子导电MOF和石墨烯设计功能隔膜。离子导电MOF具有三维周期排列的阴离子孔道,能引导Zn²⁺在内部的均匀传输;而石墨烯层能在锌负极表面建立额外的电子传输网络,在负极表面产生局部钝化时依旧能够维持电子均匀传输。在这种双功能隔膜的作用下,锌负极的电化学可逆性得到优化、锌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
大电流密度电解水制氢:氮掺杂石墨烯修饰NiCo合金耦合介孔NiCoMoO纳米片异质结催化剂
首先以乙二醇与水的混合液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镍钴钼氧化物前驱体。随后进行高温煅烧,使部分镍钴合金从前驱体中偏析出来,没有偏析出的镍钴与钼形成氧化物;偏析出的镍钴合金可以催化有机碳形成碳包覆结构,同时与镍钴钼氧化物耦合形成异质结构。此外,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导致纳米片脱水,从而形成介孔纳米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