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快报
-
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垂直石墨烯多孔碳膜的微纳加工及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雷副教授课题组,报道了电子诱导生长的垂直石墨烯基碳膜(EIPG)在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开发了一种在碳材料中加工纳米多孔结构(200 nm)的有效方式。该传感器的介电层厚度仅有50 μm,可以适应各种变形条件,具有66 ms的迅速响应时间以及极高的灵敏度(0.13 kPa-1)。即使在弯曲上万次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电学特性。其工作压力范围最小可以达到5 Pa,实现了对于手腕弯曲,声带振动以及脉搏检测的实际应用。
-
德国Cuniberti教授综述:碳纳米管在5G物联网时代的应用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Cuniberti课题组概述了碳基电子学碳纳米管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列出了碳纳米管在物联网时代新兴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例如高频晶体管和传感器。而且,脑机界面和用于人工肌肉的致动器助推了碳基电子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接下来,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给出了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和特性预测的趋势。最后,提出了碳基电子学未来的研究机会。
-
韩国岭南大学:高缺陷石墨提升铝离子电池的快充和稳定性
韩国岭南大学Gibaek Lee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利用表面改性的石墨碳材料(酸处理膨胀石墨(AEG)和碱蚀刻石墨(BEG))作为正极的铝离子电池。采用AEG作为正极材料的铝离子电池在电流密度为4 A/g下,电池比容量约88.6 mAh/g;在电流密度为10 A/g下,电池比容量可保持在80 mAh/g,超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库伦效率约为99.1%。而采用BEG作为正极材料的铝离子电池在4 A/g的高电流密度下电池比容量约110 mAh/g,即使在10 A/g的超高电流密度下,超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电池的容量几乎没有任何衰减。
-
上交大黄兴溢课题组:仿蜘蛛网导热结构相变复合材料用于电池热管理
利用氧化石墨烯(GO)的液晶特质,通过碱诱导、水热自组装法制备了高取向的三维同心环状GO水凝胶。并借助径向冷冻铸造技术,将同心环状结构诱导成仿蜘蛛网状的三维石墨烯骨架(sw-GS)。经热处理后,通过真空浸渍法,将 sw-GS引入至石蜡中,成功制备具有高密度导热网络的相变复合材料(sw-GS/PW)。
-
大电流密度电解水制氢:氮掺杂石墨烯修饰NiCo合金耦合介孔NiCoMoO纳米片异质结催化剂
首先以乙二醇与水的混合液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镍钴钼氧化物前驱体。随后进行高温煅烧,使部分镍钴合金从前驱体中偏析出来,没有偏析出的镍钴与钼形成氧化物;偏析出的镍钴合金可以催化有机碳形成碳包覆结构,同时与镍钴钼氧化物耦合形成异质结构。此外,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导致纳米片脱水,从而形成介孔纳米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