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人

  •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筋撑石墨烯泡沫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开发了一种筋撑石墨烯,可以直接用作锂硫电池的硫宿主。筋撑膜结构不仅提高了导电性,而且提供了大的反应界面,提高了硫的利用率。互联的石墨烯网络促进了电子传输。缺陷增强了碳与硫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反应动力学,抑制了穿梭效应。因此,S/SG-1400复合正极在4 C时可提供857 mAh g−1的高倍率容量,在2 C下循环500次后仍保持66%的容量。这项工作考虑到无粘结剂电极结构和低成本材料,S/SG正极被认为有利于Li-S电池。

    2024年6月6日 科研进展
    11400
  • 氮掺杂石墨烯表面共价键合Cu-N4活性位点提高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与传统的原子聚集态的催化剂相比,具有独特电子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可以实现最大的原子利用率、确定的活性中心和高度均匀的活性位点。同时,氮掺杂碳载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的氮原子不仅与金属原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可以作为单核金属配合物的配位位点进行吸附和锚定,还可以提高对CO2的捕获能力,增强CO2RR和CO2ER的动力学。

    2024年3月26日 科研进展
    13000
  • 氧化石墨与DNA层级结构粘结剂助力325目(≤45 µm)微米硅稳定循环

    作者首先利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在SiMPs表面沉积一层氧化石墨(GO), 低温干燥得到Si@GO颗粒。在随后的电极制备过程中,采用单链 DNA (ssDNA) 作为粘结剂。ssDNA可以通过π-π相互作用在内的多种非共价作用与 GO 通过自组装结合粘附在GO表面,继而在SiMPs 表面形成GO/ssDNA双层包覆结构的复合粘结剂。

    2024年1月23日
    21200
  • 北京大学烯碳电磁功能纤维材料方向招聘博士后

    从事以石墨烯及碳纳米管材料(烯碳材料)为功能组分的复合纤维基电磁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机理研究,以湿法蒙烯(湿化学法纤维表面自主装)为主,通过界面及结构设计,开发纤维基吸波、屏蔽材料,研究其力、电学性能,揭示此类烯碳复合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

    工作机会 2024年1月20日
    20700
  • 超高倍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外延成核提升NaxFeFe(CN)6@rGO晶格规整性

    由于氧化石墨烯(GO)和NaxFe[Fe(CN)6]y·nH2O(NaFeHCF)之间只有4.87%(<5%)的有限晶格失配,以及GO中大量的电负性官能团(-COOH、-OH、-CH(O)CH-),GO可以作为NaFeHCF的成核和随后的外延生长平台,这使得NaFeHCF中缺陷含量大大降低(每配方单位0.08)。通过提供更规整的NaFeHCF晶格,以及一步水热得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高导电网络,实现了9 A g-1的超高速率下96.8 mAh g-1(39s,23228W kg-1)的前所未有的倍率性能,远远超过了我们所知的任何先前报道的基于PBAs的正极材料,验证了其作为电网储能的可靠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候选正极的优越性。

    2024年1月16日 科研进展
    20900
  • 低摩擦石墨烯基离子选择膜用于渗透能量高效收集

    该文章展示了一种由离子聚合物和两亲性分子修饰的GO基离子选择膜,它协同提高了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采用该膜的渗透发电装置在50倍浓度梯度下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32%。在实际河水和海水(小清河/黄海水)的盐度梯度下,发电机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13.38W m−2。

    2023年12月4日 科研进展
    24800
  • 广东工业大学黄少铭/李艺娟团队eScience:激光诱导亲锂MnOx/石墨烯阵列的集成化设计及应用于锂金属电池

    作者利用激光诱导技术开发了一种新颖、高效、可扩展的策略,以亲锂 MnOx 纳米颗粒修饰的三维石墨烯阵列作为LMA 宿主材料。其中多孔石墨烯阵列和亲锂 MnOx 纳米颗粒有效降低了锂的成核过电位,改善了 Li+ 的沉积行为,从而诱导了锂的无枝晶生长。独特的阵列结构提供了连续、平滑和超快的离子/电子传输通道,加速了 Li+ 的高传输速率和传输容量。

    2023年10月5日 科研进展
    43100
  • 分级球状Mo2C/N掺杂石墨烯催化剂促进低压Li2C2O4预锂化

    组装的Gr||LiFePO4和SiC||LiFePO4全电池在补锂后可逆容量分别提升了15%和22%。此外,非原位XPS和能谱表明预锂化后SEI表现出更优异的稳定性。

    2023年8月9日 科研进展
    53700
  • 原子尺度精确结构工程实现石墨烯电催化剂高选择性氧还原反应,助推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创新

    随着将不可预测的内在缺陷减少到与孔边缘的氧基组合形成统一的活性位点,我们制备的O-HGr由于拥有固有的晶格缺陷区,可以获得与氧化石墨烯(O-Gr)相比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2023年7月15日
    59000
  • Li-S电池商业化进程正极材料的思考:碳材料还是非碳材料?

    结构设计,化学修饰及机器学习辅助方法,在碳基正极材料的开发中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其在实现高硫载量和贫电解液的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方面仍存在挑战。综合考虑,我们认为碳基载体的优势超过了缺点,碳基正极材料依然可以被寄予厚望

    2023年6月23日
    63200
  • 废旧锂电池:除了活性材料,“集流体”也是宝

    研究发现,不同处理方法的集流体表面成分变化不大,但表面形貌变化明显。使用回收的Al集流体的电池在低倍率时与使用原始Al的电池容量非常相似,但在较高倍率时容量较低。使用回收Cu集流体的电池在较宽的倍率范围内表现出几乎与使用原始Cu的电池相同的容量。

    2023年3月7日 科研进展
    48400
  • 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JPS:塑料集流体,助力锂离子电池更上一层楼

    在有机电解质中的稳定性是锂电池集流体应用塑料聚合物基材的一个关键标准。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塑料集流体对有机电解质是惰性的,但对石墨烯薄膜有良好的附着力。

    2023年3月7日 科研进展
    89100
  • 非晶态磷化硒/石墨烯有效耦合实现高比容、长循环、结构稳定非金属钠离子电池

    郑州大学邵国胜课题组依托自主研发的高导电性晶体石墨烯(HCG)为基底材料,通过一种简单的球磨工艺将大量非晶态磷化硒(SeP)负载在三维连通的HCG框架中制备了高容量SIB负极。HCG衬底可以实现钠离子和电子的快速传输,同时可以容纳SeP负极活性物质的巨大体积变化。并且,基于NaxSeP的强玻璃相形成能力,有效避免除Na2Se和Na3P的超细纳米晶外的所有稳定化合物的结晶,极大促进了电池的氧化还原动力学过程。

    2023年3月3日 科研进展
    49200
  • 利用氧化石墨烯离子选择性构筑稳键的锂金属电池亲锂位点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木士春教授与何大平教授合作报道了一种独特的“三明治”锂金属复合负极,其中纳米级锌(Zn)金属被均匀地限制在氧化石墨烯(GO)和铜(Cu)箔之间。在这种独特的结构中,亲锂的纳米Zn颗粒在中间层作为锂成核种子,有利于锂的优先沉积并形成LiZn合金。

    2023年2月9日 科研进展
    68200
  • 电池学术研究vs.实际应用鸿沟到底有多大?国外三大公司Nature子刊齐发声

    从长远来看,炒作、过度推断和不正当的激励措施只会对该行业造成伤害。不幸的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电池领域因炒作、虚假承诺和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声名狼藉。近年来,许多其他科学领域不得不努力应对可重复性或科学完整性危机,通常这些危机是由电池文献中很容易找到的缺点引起的。特别是,强烈建议电池研究人员牢记以下方面,以改善材料开发,同时不忽视实际应用方面:

    2023年2月7日 科研进展
    619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