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与应用
-
韩国东国大学《InfoMat》:具有自调节锌/电解质界面和3D类石墨烯碳阴极的高能超稳混合电容器
通过使用高质量负载、富氧、3D、多尺度类石墨烯碳 (3D MGC) 阴极来克服阴极材料的缺陷。由于3D MGC的多尺度纹理、高电子电导率和富氧官能团,通过传统的吸附/解吸机制获得了可逆的氧化还原电容。包含改性电解质和富氧3D MGC 阴极的原型 ZIHC 产生了类似电池的比能量(203Wh kg -1在 1.6Ag-1)和超级电容器类型的功率容量(4.9kW kg -1在8Ag-1下)具有出色的循环耐久性(在10Ag -1下 30 000 次循环后保持96.75% )。这些发现为将高效 ZIHC 用于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
东南大学《Energy Technol》:氧化石墨烯包裹的ZnMnO3纳米棒,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
研究成功制备了包裹氧化石墨烯的ZnMnO3纳米棒 (ZMO/GO),并将其用作ZIBs的阴极。具有ZMO/GO正极的电池在0.1Ag-1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74.8mAh g -1的良好特殊容量和在2Ag-1下的足够稳定性。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能归因于具有高电导率的GO和具有快速H+扩散的ZMO。
-
四川大学《IECR》:3D打印超轻/弹性石墨烯/二氧化锰泡沫,用于高性能可压缩超级电容器
研究提出一种3D打印超轻超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锰泡沫(3DP-rGO-MnO2),通过简单的原位化学反应,在打印rGO泡沫基底上均匀加载MnO2,构建高性能可压缩超级电容器。
-
东电/宁波材料所《NJC》:玉米芯纤维素/石墨烯气凝胶,用于染料废水的吸附剂
研究提出一种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仿生功能化玉米芯纤维素/rGO(CL/rGO)气凝胶的简便方法。对MB的吸附性能测量表明,纤维素/rGO气凝胶在pH=7和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此外,进行了吸附-解吸循环实验,以评估 CL/rGO 气凝胶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良好的吸附能力使CL/rGO气凝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可用于染料废水处理。
-
深圳大学《ACS ANM》:MoS2修饰的N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用于高效太阳能蒸汽发电
研究提出一种基于MoS2纳米花修饰和氮掺杂石墨烯杂化气凝胶(MNGA)的宽带太阳能吸收器。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的多孔MNGA具有自漂浮能力、良好的隔热性和在可见光至近红外范围内 约93%的强太阳能吸收。
-
北京大学《Nano Lett》:碳烯纤维-迈向下一代纤维材料
本文,北京大学张锦院士团队在《Nano Lett》期刊发表名为“Carbonene Fibers: Toward Next-Generation Fiber Materials”的论文,研究对碳纤维的结构、分类和设计策略进行了全面探讨,并总结了碳纤维制备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最后,该工作还发表了其对开发下一代轻质、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碳纤维材料的看法。
-
中国石油大学《Nanoscale》:具有石墨烯气凝胶夹层的核壳Sb@C纳米棒阴极,用于高容量铝离子电池
研究通过聚合物涂层和热还原制备核壳Sb@C纳米棒,作为RAIB的金属基阴极。碳壳和石墨烯气凝胶夹层有效地阻挡了充电产物的扩散和穿梭,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北大刘忠范课题组《AFM》:石墨烯薄膜的掺杂-在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研究进展
重点关注CVD石墨烯薄膜的掺杂,主要针对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应用。旨在全面了解与应用相关的掺杂性能,包括掺杂稳定性、掺杂均匀性、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电导率和光学透明度。综述目的还在于为CVD石墨烯薄膜的未来掺杂技术在各种应用中提供展望。
-
哈工大(深圳)《ACS AMI》:简易合成高导电Ag/碳量子点/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柔性印刷电子产品
研究通过首次通过AgNO3的原位光还原和银沉积到通过CQD辅助液相剥离获得的石墨烯纳米片上,首次制备了在水中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高导电Ag/碳量子点(CQDs)/石墨烯(G)复合材料。平均尺寸约为 1.88 nm 的银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纳米片上。Ag/CQDs/G复合材料在水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30天。
-
山西大学《ACS AMI》:垂直石墨烯管网,用于应变传感
通过将应变定位集中在VG中,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基于 VGCM 的超低应变传感柔性应变传感器。与典型的平面石墨烯薄膜传感器相比,VG 的鳞片结构和微纳 3D 形态显著增强了裂纹扩展,改善了应变响应。由于管状网格和VG的应变集中效应,传感器产生的裂纹数量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传感器对低至0.1‰的超低应变的灵敏度。基于VGCM的传感器成为可穿戴设备、软微型机器人和便携式测试终端等多种应用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
南京工业大学《NanoRes》:具有高密度Co-N4活性位点的N掺杂石墨烯类分层多孔碳纳米片,用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研究通过氯化钠硬模板法合成了单分散的钴原子锚定在含氮类石墨烯层级结构多孔碳纳米片(SA-Co-N4-GCs)用作锌空气电池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其三维互联的分层多孔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不仅暴露了更多的Co-N4活性位点,促进ORR/OER反应动力学,同时创建了一个高效的电荷/物质传输环境,减少扩散阻碍并加强电解质在活性位点的可及性。
-
南昌大学《Adv Sci》:磷掺杂石墨烯气凝胶作为自支撑电催化剂,用于CO2转化为乙醇
将二氧化碳 (CO 2 ) 电化学还原为乙醇是缓解全球变暖和资源利用的有前景的策略。然而,由于C─C耦合和多次质子-电子转移的复杂性,CO 2到乙醇的转化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具有低活性和选择性。本文提出一种P掺杂的石墨烯气凝胶作为自支撑电催化剂,用于将CO 2还原为乙醇。
-
清华任天令课题组《InfoMat》:直接集成混合维范德华石墨烯/钙钛矿异质结,用于快速光电检测
综上所述,我们实现了单晶钙钛矿在石墨烯上的生长,构建了直接集成的混合维2D/3D垂直结构vdW异质结探测器。这种提出的单像素钙钛矿异质结构检测器能够检索物体的空间信息以进行计算成像。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包括危险气体泄漏的可视化、生物医学的癌症检测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3D态势感知。
-
东华大学《Carbon》:聚酰亚胺树脂修饰膨胀石墨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电磁屏蔽性能
总之,提出了一种制备具有优异导热性和超高 EMI 屏蔽效率的 PI 基功能复合材料的有用方法。由于EG和PI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EG-PDA/PI复合材料的高导热性和电磁干扰屏蔽性能可以在恶劣环境中处理后保持。因此,所得PI基复合材料的多功能性为这些材料在集成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应用以解决其“过热”和电磁污染问题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
上海理工大学《Carbon》:Na0.11 MnO2/3D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水系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
本文,上海理工大学赵斌教授课题组在《Carbon》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提出通过简便的电沉积方法在三维石墨烯 (3DG) 上生长了纳+预插层δ-MnO2纳米薄片(Na0.11MnO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