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纱线织就国际市场:夏津经济开发区绿色纺织产业逆势上扬

当鑫瑞娜家纺董事长贺杰在上海国际纱线展上展示融入石墨烯的智能控温被时,东华大学的研发团队正通过夏津产业大脑平台,将4A级抗菌棉的抑菌率从90%向95%攻坚。“过去单打独斗闯日韩,现在政府搭建的‘链动纺织’平台让产学研深度捆绑。”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石占赢 德州报道

春意正浓的鲁西北平原上,夏津经济开发区绿色纺织产业园内机器的轰鸣声与数字化系统的指令声交织成产业跃动的交响。这座以300万纱锭产能闻名的“中国棉纺织名城”,正以一场静默的革命重塑全球纺织业版图——从传统制造基地蜕变为绿色科技策源地,从“汗水工厂”升级为“智慧工厂”,从区域集群进化为国际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绿色纤维,织就全球话语权。在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里,一卷卷泛着珍珠光泽的莱赛尔纤维正从全自动生产线中倾泻而出。这种以生物基材料为核心的可降解纤维,碳足迹比传统化纤减少40%,却能媲美真丝的柔滑触感。

企业创始人王培荣指着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透露:“韩国ZAIN株式会社的年度采购协议金额突破5000万美元,我们的订单已排到今年6月底。”作为国内莱赛尔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鸿泰鼎自主研发的“干法粉碎——直接溶解——干喷湿纺”工艺,将溶剂回收率提升至99.8%,每吨产品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30%,这项突破性技术正在主导制定中的莱赛尔国际认证标准,为中国纺织争夺全球绿色话语权。

数字浪潮,重构千年纺机逻辑。穿过锦盛祥润纺织科技10万锭智能车间的玻璃廊桥,德国特吕茨勒清花机与日本村田络筒机的数据在云端实时交汇。总经理韩秀虎轻点平板,大屏上跳动的数字揭示着产业变革密码:72台瑞士乌斯特异纤机守护着“0棉结”品质承诺,智能排产系统将订单交付周期压缩至28天,而车间顶部的分布式光伏板正将春日阳光转化为每吨纱线20%的电力成本优势。“我们的5000余个纱线品种中,40%具备抗菌、控温等特种功能,意大利高端针织品牌Loro Piana的订单上月刚突破1000吨。”这家成立仅两年的企业,凭借投资3.2亿元打造的智能工厂,硬是在欧洲高端市场撕开了缺口。

一根纱线织就国际市场:夏津经济开发区绿色纺织产业逆势上扬

集群突围,从黄河故道到世界舞台。当鑫瑞娜家纺董事长贺杰在上海国际纱线展上展示融入石墨烯的智能控温被时,东华大学的研发团队正通过夏津产业大脑平台,将4A级抗菌棉的抑菌率从90%向95%攻坚。“过去单打独斗闯日韩,现在政府搭建的‘链动纺织’平台让产学研深度捆绑。”她手中的可水洗千层棉被,历经20次机洗仍保持98%蓬松度,这项打破行业魔咒的技术已转化为30万套新西兰订单。此次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夏津纺织军团第五次以集群形式亮相国际纱线展,“相变纤维航天服”“零碳纱线”等概念产品吸引全球客商驻足,集群年度交易额突破8亿元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正将新疆50万亩棉田与江浙200余家服装厂编织成无缝连接的数字化生态。

政策经纬,编织500亿产业蓝图。夜幕降临时,现代纺织产业园的智慧路灯次第亮起,映照着夏津纺织产业的未来与方向。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延义透露,政府12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已催生纺织产业裂变效应: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的智库资源导入,夏津财金集团资本加持,让这个曾经依赖传统纺纱的县域集群,如今聚集起246家上下游企业,莱赛尔纤维本地配套率突破65%,高端纱线占比从三年前的18%跃升至42%。“我们计划到2028年培育5家全球行业龙头,让集群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县工信局副局长张书博说。政策的经纬线正将“夏津手造”的匠心与“中国智造”的雄心,织就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齐鲁样本。

春风掠过黄河故道,卷起桑田的新绿。在这片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地,夏津纺织人用绿色纤维改写产业规则,以数字丝线串联全球市场,正在书写一部中国县域经济“向新而生”的鲜活史诗。

当鸿泰鼎莱赛尔纤维穿过韩国成衣的针脚,当锦盛祥润“0棉结”纱线织入意大利高级西装,当鑫瑞娜智能控温被铺进新西兰公寓——世界纺织业的版图上,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名字正变得愈发响亮。

本文来自大众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大众网大众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