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曦梦 谭镕 张良
“石陶铜铁竞风流,信息时代硅独秀。量子纪元孰占优,一片石墨立潮头。”一首《咏烯》描述了石墨烯这一新材料在新时代潮流下的独特地位。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东海之滨的浙江省宁波市积聚蓬勃生长的力量。
3月28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宁波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协会,在宁波共同举办“资本聚焦宁波新材料产业”主题交流活动。来自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优强企业的近30位投资人、企业家,以及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实地调研宁波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载体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九龙湖园区,通过与宁波新材料头部企业的沟通交流,为宁波乃至长三角新材料产业的进阶升级献计献策。
创新聚势
新材料释放澎湃动能
“从发展的眼光看,宁波新材料产业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价值,体现在产业集群极具竞争力、创新生态极具策源力、市场腹地极具辐射力。”宁波市副市长杨勇表示。
据介绍,新材料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宁波市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把其纳入“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战略,目前集聚了20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
作为全国首批七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宁波已形成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功能膜材料产业等4大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年末,宁波全市新材料领域1095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19.36亿元。
“宁波拥有100多家上市公司,聚焦新材料赛道的公司约占10%,这说明宁波在相关领域既有雄厚的发展基础,也有长远的发展潜力。”国泰基金董事长周向勇说。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齐聚宁波。“当初公司落户宁波,就是瞄准了宁波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公司不少客户在宁波。”宁波九寰适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九寰适创”)联合创始人王中伟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目前,宁波正围绕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集群打造标志性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光伏、集成电路、智能传感等多个重点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宁波新增共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预计“361”产业产值增长7.5%。2024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达18147.7亿元,同比增长5.4%,占浙江全省的比重为20.1%,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技术突围
资本对接产业“新”热潮
产业唱戏,资本赋能。在路演环节,五家宁波企业纷纷亮出“绝招”。
浙江净源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量产中空纤维膜,使国内高性能PTFE有机超滤膜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九寰适创专注于智能工业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的研究和应用,其自主研发的国产压铸模具CAE软件助推精密制造数字化转型。宁波柔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大宽幅石墨烯薄膜卷材生产,已建成了年产百万平方米级石墨烯薄膜卷材生产线。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行业专用辐射制冷超材料生产线,年产能达500万平方米。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卢米蓝”)是小米等品牌的产业链成员,2024年OLED材料销售额超1.1亿元。
初步统计,产融对接环节达成十余项合作意向,涉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设立、产线扩建等多个方面。
科创企业“冒尖”,与宁波科技创新生态密不可分。在卢米蓝董事长陈志宽看来,科技创新是产品竞争力和产品迭代的基础。“目前,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接近一半,保持每年新增申请发明专利60件以上。”陈志宽说。
宁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吸引打造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浙江区域中心)等一大批新材料领域高能级科创平台。
君合投资董事长陈谋亮颇有感触:“宁波的创新敏锐度令人瞩目,无论是新兴企业还是老牌上市公司,均展现出前瞻布局能力。同时,产业生态优势显著。宁波不仅拥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更形成了开放协同的创新氛围,政府支持、产业链配套与人才集聚的‘软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了沃土。此外,新一代企业家多具备名校背景与技术积淀,对科技前沿的把控精准高效。‘硬实力+软实力’的双重优势,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本赋能
产融联动驶向“新蓝海”
展望未来,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全球新材料竞争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与应用落地,宁波要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在宁波,资本已成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构建‘产业互联网+产业链基金’双轮驱动模式,宁波利用资本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齐劼人说。
上海一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关注新材料项目的应用爆点。“通俗地讲,就是这家企业要处于技术领先阶段,且处在大规模量产和终端应用爆发前夕。哪怕没太多业绩,但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已然成熟,刚好需要资金去落实产能、开拓市场。资本更倾向于支持这些能够快速实现市场化突破的项目。”他说。
“我熟悉不少宁波企业,很多宁波企业都非常扎实地在一些精细化产业里奋斗。如何帮助这些企业插上资本市场的‘翅膀’,让企业发展得更好,是华福证券一直都在思考的事情。”华福证券副总裁蒋松荣表示,当前二级市场在转暖,企业只要踏踏实实做好业绩,未来一定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产学研等各界融合发展正在提速。精裕投资董事长施永敏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在新材料领域积累深厚,作为上海交大创投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希望为企业家们与高校合作搭建平台,期待宁波企业与高校携手突破技术壁垒,共筑产学研高地。此外,精裕投资扎根香港,期望联动宁波与香港,进一步推动两地技术、人才、资本等多方合作。
日联科技副总裁毕小平表示,宁波新材料企业“藏龙卧虎”,与公司硬科技基因契合度高,日联科技在甬已有数百客户,有良好的口碑,期望进一步深度合作,实现共赢。
本文来自上海证券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