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青年决战“创青春”,赛出光子战略“潜力股”

来自苏州的“可控量产超微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团队带来的有机半导体材料金属酞菁结合石墨烯量子点并辅以激光诱导等离子效应的方式,改进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破解了环境监测、工业安全等多个领域的传感器性能难题

春日的太湖之滨,一场关于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对话正在亨通集团展开。

硬核青年决战“创青春”,赛出光子战略“潜力股”

3月26日,2025江苏“创青春”新一代信息通信(光子战略)产业链大赛决赛在苏州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从228个青年科创团队中脱颖而出的12个兼具技术创新与产业潜力的项目,以硬核技术、清晰的商业模式和扎实的产业落地能力征服专家评委和投资人,最终来自浙江的青创项目“微纳光芯”、来自深圳的海归青年创业项目“超高速全光通信解决方案”斩获一等奖,“可控量产超微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面向数据中心的大容量柔性光互连技术”与“可控量产超微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4 个 项目获二等奖,“智慧之眼——基于精准光子集成芯片的FBG只能传感监测系统”等6个项目获三等奖。这场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主办的赛事,不仅是一场青年科创力量的“华山论剑”,更是江苏锚定“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的一次关键实践。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光电特征提取芯片,能直接在传感端完成动态目标识别,响应速度提升10倍以上,功耗却能实现降低。”由5名博士后、博士、硕士等组成的“微纳光芯”团队,研发的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安防监控、无人驾驶及工业视觉检测领域,赋能20家行业头部企业,填补了国内高端光电芯片空白。

“团队研发的超高速全光通信解决方案,突破传统电子架构的带宽瓶颈和延迟限制。”由光电子学和通信工程领域青年专家组成的“超高速全光通信解决方案”科创团队,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致力于为数据中心、5G通信及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稳定高效的光通信产品。

台上选手倾力展现项目优势,专家评委席上的专家频频点头。决赛采用“项目路演+现场答辩”形式,由南京邮电大学、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江苏集萃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所、亨通研究院、南京青年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专家组成评审团,重点考察项目技术创新性与产业落地可行性。

赛事评委、江苏集萃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产研院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昭涛表示:“本次产业链大赛可谓亮点纷呈,参赛项目整体展现出极高的技术水准与创新活力。如超高速全光通信解决方案,打破现有通信技术的速度瓶颈,为解决数字时代海量数据传输需求提供了革命性方案,在实际应用层面,该方案将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有力支撑相关领域的升级与革新。”

南京青年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理事长张翼认为,此次决赛的项目都很好地体现了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结合,“展现出鲜明的产业导向”。来自苏州的“可控量产超微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团队带来的有机半导体材料金属酞菁结合石墨烯量子点并辅以激光诱导等离子效应的方式,改进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破解了环境监测、工业安全等多个领域的传感器性能难题;南京曦光信息科技研究院带来的“面向数据中心的大容量柔性光互连技术”,提升单纤容量10倍以上,解决传统光互连密度低、功耗高、成本贵的问题;山东团队带来“AI自主决策柔性传感工业机器人”项目,将AI融入机械臂,让机械臂自主决策并实现精准操作,为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力;“海洋物联网大范围感知数据接入交换和安全传输方案”项目的技术指标领先国际标准两个量级,直击海上油气平台通信安全痛点。

“我们对此次大赛的一等奖项目——微纳光芯很感兴趣,希望能在后续融资时介入。”江苏高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二部投资经理邹佳辰在赛后与项目路演人刘子腾交换联系方式,为后续的投资奠定基础。

这些令人欣喜的项目背后,是江苏共青团构建起的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一年一度的“创青春”创业大赛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摇篮,诞生了一批批走在产业前沿的项目。今年,为了更好地支持青年投身产业升级行动,江苏共青团在原先“创青春”大赛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全省“1650”产业体系,聚焦50条重点产业链分别举办大赛。大赛突出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主体地位,通过赛事发现产业链上的“潜力股”,共同推动重点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在此次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链大赛决赛现场,团江苏省委发布了2025年“创青春”重点产业链大赛计划,将在全省各地依托当地重点产业举办11场大赛,覆盖生物医药、新兴数字、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产业链。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团组织要做的是为他们架桥铺路。”团江苏省委青年发展部负责人表示,赛事通过“产业出题,青年破题”模式,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在此过程中,团省委根据每场大赛的产业方向,组建资本观察团,全程参与项目路演、答辩,全面了解项目情况及融资需求,帮助青创项目对接投融资渠道。赛后,团省委将通过整合全省苏青创业园、各地产业园区等创业阵地资源,为项目提供落地孵化、创业培训、资本对接等服务,支持创业青年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分工。

此外,江苏各地也在不断建强全周期服务体系赋能青年科创团队创新创业。以苏州为例,团苏州市委联合苏州城投集团共同成立苏青智谷·新索365青年产业社区,与30家创投机构、孵化载体建立“挑战杯”青创载体,为青年科创团队提供落地政策和产业链对接等扶持服务。今年以来,团苏州市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苏州共青团“链”上团建计划的工作指引》,打造“追光青年 益企行动”行业产业链等十条示范链,以“小切口”办好惠企、惠青实事,让团建“温度”提振青年士气、助燃产业发展。

“很感谢江苏共青团举办的此次产业链大赛,给了我们初创团队向产业链龙头企业和投资人展示科创成果的机会,更给予了我们继续深耕衍射光学元件领域的信心与动力。”决赛冠军团队代表刘子腾说,“赛事虽结束,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扎根江苏、深耕产业的新起点。”

赛事落幕,但创新浪潮持续奔涌。正如亨通集团总裁崔巍在决赛致辞中所述: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亨通愿与大家携手前行,共建创新平台,集聚力量攻关“卡脖子”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共拓应用场景,在海洋通信、卫星通信等行业前沿领域聚力打造标杆项目;共育产业生态,加强资本联动、资源共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这场赛事不仅见证着技术突破,更孕育着产业变革的新范式——在这里,青春智慧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本文来自江苏共青团,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