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何中伟赴定海、普陀开展创新工作调研和“一企一服务”活动,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提出的“4+1”重要要求,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扎实推进教科人一体化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构建舟山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常态化开展“一企一服务”活动,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海岛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进企业、看生产、问经营、送服务……何中伟一行先后走访了浙江华业塑机、飞鲸新材料、浙江欧深泰等公司,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鼓励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针对企业提出的出口报关流程繁琐、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难题堵点,他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对症下药”,要求逐一落实、形成闭环。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普陀国际健康产业中心近年来聚力招引生命健康相关产业,已入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何中伟一行来到该产业中心,走访希诺赛长寿医学中心、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舟山分中心,详细了解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情况,指出要鼓励支持企业主动融入舟山发展大局,积极投身现代海洋城市“985”行动,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何中伟还听取定海区与普陀区创新工作汇报。他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标对表补齐短板,因地制宜大抓创新,努力争先赶超、闯出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创新之路。要建立健全舟山特色创新体系,结合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着力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生态体系,一体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育。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鼓励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聚焦重点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产业链创新中心,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强化市场评估,推进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立“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推广校地人才“互聘共享”模式等,破解海岛地区引才难题。要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探索构建多层次基金体系,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创新活力。要强化贯通落实和督导考评,完善政企常态沟通和涉企问题回应解决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
本文来自舟山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