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弘靓)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我市紧抓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创新开展“一进三送一招”活动,通过市领导包保服务、全要素协同保障、精准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举措,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开展“一进三送一招”活动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服务,深入中复神鹰、时代新能源等重点企业调研指导,并亲自带队赴北京、深圳等地开展招商考察,积极对接、等龙头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系统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25名市级包保领导密切配合、上下联动,深入37家重点企业,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12个,问题化解率达100%,解决企业融资需求21.1亿元,争取国家、省级各类专项资金14.15亿元,创历史新高。
制定印发《西宁市2025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勇争先、求突破”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通过建清单、优机制、深谋划、强招商,深化政企双向良性互动,为全市稳企业生产、稳工业运行、稳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协调推进晶硅、锂电行业承诺事项26项,争取光伏指标1.8GW,落实资金39.4亿元;协调解决高景、中铝、时代新能源、西矿同鑫等5家企业产品运输、原材料供应、政策支持等诉求10项。
全力推动生产要素联动协同保障,推荐华电集团优先采购本地光伏、钢材、电线电缆、水泥等产品,推进水泥、欧耐特线缆等季节性停产企业提前复产,推动、科技等稳产企业扩大生产。强化运力保障,对接青藏铁路公司推动以高景为主的晶硅企业采取“公转铁”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引导企业增产稳产。此外,全面摸排企业(项目)融资需求,靶向召开银企对接会,协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强化政策解读及落实,编制《西宁市2025年一季度工业领域专项资金申报政策汇编》,动态建立“两重两新”、工业转型项目库,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组织13家企业(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同时组织东耀智显、蓝创信息等250余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为全力攻坚招商引资,制定《西宁市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攻坚行动方案》《西宁市2025年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勇争先、 求突破”工作方案》,细化年度目标,强化责任落实。聚焦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等15个重点领域,编制《2025年重点招商项目册》《招商引资工作指南》,谋划招商项目233项,总投资1909亿元。开展春季外出招商活动41次,其中市级领导带队9次,签约中凯国源石墨烯快充锂离子短条板电池生产等30个项目,绿色算力数据标注基地等3个项目落地实施。此外,组织450余人次召开招商引资专题培训会,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本文来自西宁晚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