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杭州积极打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品牌,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杭交易、在杭转化、在杭应用。即日起,每日商报推出《科技引领 杭州转起来》栏目,深入挖掘一系列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展现杭州持续擦亮“首选地”金字招牌的决心与努力。
商报记者 黄诗睿
在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的现场,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烯科技”)铺设的展位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展位上展出的,正是高烯科技自主研发的石墨烯基碳纤维,“我们以单层氧化石墨烯为核心原料进行产品研发,目前已形成‘一片原料两根纤维两张膜’的‘122’产业链技术和产品体系。”据执行总裁何朝云介绍,其中,石墨烯基碳纤维项目作为“122”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正在加速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和通信领域的转移转化应用。
所谓石墨烯纤维,指的是由石墨烯基元有序组装排列而成的新型碳质纤维材料。“传统碳纤维的构造类似于‘链链缠结’,导致晶界缺陷较多,简单来说就是很多条链子纠缠在一起,导致热量传递不够顺畅。而石墨烯纤维强而韧,可打结,可编织,导热性能极佳。”何朝云解释道,石墨烯纤维的成本相较于传统高性能纤维也更低,且不受国际市场的掣肘与禁运,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据了解,企业自主研发的石墨烯纤维,导热性能已超国际水准。目前,高烯科技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将石墨烯纤维应用于飞行器的热管理系统中。“它的高导热性能可以确保飞行器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机身轻量化和节能环保。”此外,石墨烯基碳纤维项目也于去年正式启动产业化,生产线预计在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量产后,石墨烯基碳纤维年产能将达到10吨。
自2016年成立以来,高烯科技始终通过自主研发推动“+石墨烯”模式在多场景落地,2019年,企业建成全球首条单层氧化石墨烯生产线,单层率达99%以上,获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的全球首个单层氧化石墨烯认证。作为全球唯一能够量产单层氧化石墨烯的企业,高烯科技不但推动了石墨烯在功能纺织、大健康、双碳节能、航空航天、电池能源、散热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更是为下游应用提供了优质、稳定的原料基础。
据何朝云透露,除石墨烯基碳纤维项目外,企业自主研发的其他石墨烯产品也都陆续取得了新突破,例如石墨烯散热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航天领域。去年2月,我国首个民营超高速星地双向激光通信终端发射成功,该激光通信卫星的相机散热模组正是运用了高烯科技的高通量酷冷模组,使得散热结构整体减重43%,冷热端之间温差下降73%,散热性能提升三倍以上。
近年来,杭州通过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桥梁”,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进程,推动了项目的快速落地和产业化。何朝云坦言,企业系列产品的研发、落地,离不开杭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扶持。“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石墨烯技术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化落地,推动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文来自每日商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