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为无人机防除冰解决世界难题——专访BGI无人机项目组

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匠心独运,项目组自主研发出“喷铜+铜网+蒙烯玻纤导电纤维”的复合电极技术,同时自研了适用于加热器件出线的压接端子及压接设备,这不仅标志着蒙烯玻纤材料在防除冰领域的华丽登场,更重要的是,它为螺旋桨叶片及螺旋电机的防除冰难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框架。

导语

人物 | 为无人机防除冰解决世界难题——专访BGI无人机项目组

BGI无人机项目组在无人机防除冰技术与市场化应用的舞台上,以创新的技术和不懈的奋斗树立了行业新标杆。让我们拨动时光的轮盘,重返那无人机防除冰项目萌芽的初心之地。在那里,一段与冰雪抗争、与梦想同行的壮丽篇章悄然铺展。

缘起·挑战中的机遇

BGI无人机项目组经过深入市场调研,发现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但在高空飞行中,机翼结冰问题一直困扰着无人机安全。机翼前缘等关键部位在遭遇大气中的过冷水滴撞击时,极易形成积冰,从而破坏飞机的气动布局,引发升力锐减、阻力激增,甚至导致飞行失控的严重后果。

BGI无人机项目组经过深入市场调研,发现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但在高空飞行中,机翼结冰问题一直困扰着无人机安全。机翼前缘等关键部位在遭遇大气中的过冷水滴撞击时,极易形成积冰,从而破坏飞机的气动布局,引发升力锐减、阻力激增,甚至导致飞行失控的严重后果。

攻坚·智慧与汗水的交融

这一项目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智慧与汗水的深度交融。首席科学家亓月教授与王晓白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项目组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理论基石。而项目负责人崔黎辉博士从材料研发到工艺优化,全面推进项目进展。

在那段岁月里,项目组办公室仿佛成了智慧与激情的熔炉。灯光彻夜不熄,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忘我奋斗。他们或沉浸于深邃的思考,或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或投身于无数次的试验探索。他们深知,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是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

突破·创新引领未来

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匠心独运,项目组自主研发出“喷铜+铜网+蒙烯玻纤导电纤维”的复合电极技术,同时自研了适用于加热器件出线的压接端子及压接设备,这不仅标志着蒙烯玻纤材料在防除冰领域的华丽登场,更重要的是,它为螺旋桨叶片及螺旋电机的防除冰难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框架。

人物 | 为无人机防除冰解决世界难题——专访BGI无人机项目组

人物 | 为无人机防除冰解决世界难题——专访BGI无人机项目组

技术的曙光初现,并不意味着征途的结束,而是新挑战的开始。项目组从工艺融合的无缝对接,到升温效率的精准调控,再到防水绝缘的万无一失,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极致的追求与对安全的坚守。无数次试验的磨砺,终使这项技术在高空严寒的极端考验下,展现出迅速响应、高效除冰的非凡能力,成功破解了电阻元件与机翼蒙皮间相容性与稳定性的世界级难题。

随着搭载BGI蒙烯玻纤防除冰机翼的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的批量交付,这一技术以其卓越性能助力人工影响天气任务,为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工具。

合作·携手共筑梦想

回顾项目之旅,BGI无人机项目组的每一位成员心中都充满了感激。一位团队成员回忆说:“在项目推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上,我们项目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客户设定的截止日期十分紧急,让团队成员们压力倍增。”为了抢时间、保质量,大家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连续多日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奋战在研发一线。

然而,没有一位成员抱怨辛苦,更没有人选择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为了团队的荣誉,为了项目的圆满成功,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最终,项目不仅如期完成,而且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

尾声·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从发现无人机机翼结冰的难题,到确定蒙烯玻纤材料为解决方案,再到复合电极技术的突破和产品的成功应用,无人机项目组走过了一段充满挑战的历程。

展望未来,无人机项目组将以更加宏大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维,引领无人机防除冰技术迈向新的高度。而与中国商飞北研的携手合作,标志着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军绿色新能源电动有人机领域,为低空经济的繁荣贡献BGI的力量。

本文来自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16:32
下一篇 2025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