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奋楫笃行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与“新高度”

伊品生物谷氨酸绿色生产工艺、墨工科技高纯石墨烯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分别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紧盯项目签约、资金到位、开工投产“三个关键”,优化全流程闭环服务,推进科凯工贸等18个签约项目加速建设,力促中科星桥陆地遥感卫星、河北博峰石墨烯应用等25个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到位资金55亿元以上。

俯瞰永宁县。

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

文旅活动为居民幸福“加码”。

精挑细选酿好酒。

前言

岁序更迭,再启华章。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市党委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形势,顶住各方面困难压力,踔厉奋发、负重前行、务实苦干,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安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4

因地制宜精耕细作
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稳健

一年来,永宁县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开辟新赛道、蓄积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增长4.5%。

——现代工业焕新提级。永宁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五大产业”发展格局初步构建。赛迈科特种石墨二期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实现新跨越;佳华铝业铝型材、坚盾铝单板全面达产,建筑及装饰材料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伊品生物跻身全球氨基酸行业龙头,以53亿元产值扛起了工业“半壁江山”;启元药业、洲洋制药“拳头产品”远销海外,生物大健康产业发展得到新提升。天恩电器、天然蜂等12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汇庆电力、凯晴源等10家企业升规入统,星汉智能、益洋绿储、达力斯风电等项目向新而变、向绿而行,算力、大数据、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三新”产业产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

——现代农业创优提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安全根基全方位夯实。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凯盛浩丰、名特优新等87个农业产业园提能增效,航拓渔业、润康泽脱水菜等10个产业融合项目科学布局,冷凉蔬菜及经济作物产量突破60万吨,占全市32%,“永宁香芹”成功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福鲜、宏达盛等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助民致富,白萝卜、鲜食玉米等“大单品”逐渐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紧扣“世界葡萄酒之都”定位,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2.4万亩,葡萄酒全产业链综合产值60亿元,全国首个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永宁落地,长城天赋葡萄酒荣耀亮相国宴。

——现代服务业扩容提升。聚力打造银川市国家级商贸物流枢纽副中心,南线物流快速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圆通速递智创园落地落实,四季鲜、小任果业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现代物流交易额突破250亿元,增长4.2%。华夏河图、贺兰红酒庄成功创建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玉泉酒庄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永宁县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县旅游收入达13.1亿元,增长25.1%。坚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扩大传统消费,优化消费环境,落实“以旧换新”政策,江山阅恒太城建成开业,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亿元,增长6%。

守正创新 多点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 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永宁县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把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富民之策、强县之策、跨越之策,在改革创新中破难题、闯新路、开新局。

——科技创新动力强劲。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新增晶润生物、宇成蓝天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22家,新百物流获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伊品生物谷氨酸绿色生产工艺、墨工科技高纯石墨烯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分别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登记科技成果17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件,技术合同交易金额达1.63亿元,科技成果应用加快转化。全年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36亿元,增长9.8%。

——深化改革活力迸发。因地制宜制定改革任务清单,13个领域51项重点任务366条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水资源集约节约监管平台建成投运,完成用水权交易770万立方米,伊品生物再生水循环利用实现突破。排污权抵押贷款、林下空间资源利用、碳普惠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关键性成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6条”等一揽子硬措施,新增经营主体4300户,金融机构投放企业贷款54.9亿元;打造全区首家“高效办成一件事”地方特色专区,多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区推广,成功入选“百供通”建设试点县,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区第一方阵。

科学规划 融合发展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永宁县牢牢把握城乡发展规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拓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乡村振兴成色更足。扎实开展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不断巩固深化“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实施移民创业园区、设施温棚园区改扩建等乡村振兴项目36个,脱贫人口收入稳定提升。福宁村、纳家户村等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蹄疾步稳,农村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投资1.32亿元,提标改造99条310公里农村公路,成功创建全区农村公路路况提升示范县,改造农村危房146户,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新型城镇品质更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实施雨污分流、排水防涝等4个“两重”项目,修复改善21条主干道路,闽宁第二水厂、污水处理厂改建完成、通水运营,团结小区、幸福巷等4个小微公园扮靓城市,维修中心村等住宅小区屋顶漏雨面积11万平方米,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5万平方米,群众生活环境持续优化。

——闽宁镇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坚持规划引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高标准推进闽宁产业园建设,捷能通等39个项目落地落实,星汉智能制造、冰果无人机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抢占“赛道”。深化拓展“两地三方”协作领域,第13批援宁干部“接棒续力”,举办4期东西劳务协作培训班,81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稳定,专技人才高频互动。“宁品出塞、闽品西行”等活动精彩纷呈,“乡韵闽宁”等公共品牌帮扶消费5.4亿元,“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生态底色更加靓丽

永宁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维护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坚守“一河一山一水系”生态环境基准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切实保障黄河长久安澜,黄河三期永宁段河道治理、入黄排水沟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序时推进,黄河干流永宁段连续8年保持Ⅱ类进出。贺兰山东麓防洪工程顺利实施,闽宁地区772.3亩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得到修复,贺兰山生态屏障全面筑牢。实施营造林面积1245亩,森林覆盖率达6.8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45.6%以上。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10平均浓度下降14.9%,全县优良天数比例达85.2%,位居全市第一。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水源地保护区标准化建设,整治河湖“四乱”21处,完成180个入河排污检测溯源整治。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90%、85%,土壤环境安全稳定。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完成清洁取暖改造6820户,创建“无废细胞”5个,闽宁镇成功申报自治区碳达峰乡村试点,伊品生物入选自治区绿色工厂名单,中粮长城荣获国内葡萄酒行业首家零碳工厂认证,闽宁“绿电小镇”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瀛海天琛完成首笔绿证交易,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人民至上 富民惠民
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永宁县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业创业更加充分。突出就业优先,培育61家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公司,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5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9万余个,城镇新增就业224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69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扎实推进稳内拓外促就业专项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工资性收入达4.8亿元,“塞上阿姨”等劳务品牌做优做强。积极搭建双创平台,建成创业孵化园5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各类培训补贴368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297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600元、21760元,增长6%、7.5%,群众钱包更鼓底气更足。

——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永宁二中、三小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三沙源初中部、永宁县第四小学正式投用,望远新银学校加快建设;探索三沙源上游学校、永宁中学合作办学模式,闽宁中学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盘活县域医疗资源,县医院“一院两区”高效运行,新增床位233张,闽宁镇卫生院荣获全国卫健系统先进集体。

——举办全区第二届“村BA”等体育赛事,复排创排《崔景岳在宁夏》等15部文艺作品,“贺兰山下·醉美永宁”等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宋澄村列入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持续关爱“一老一小”,率先在全区开展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银房“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落地永宁,新增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19家,覆盖率达93%;建成全市首家社区嵌入式托育点,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持续增加。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保障力度,发放各类救助保障金7178万元,惠及困难群体1.75万人,多层次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2025

主要预期目标

  •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
  •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5%左右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

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之年。永宁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县为牵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五区”建设,大力实施“九大行动”,努力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追赶进步,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奋力推进永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辉煌。

抓转型 促升级
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工业培强育新。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靖伟泰盛等30个工业项目建设,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以上。建立完善“小升规”后备企业培育库,力争培育规上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

——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以工业化思维加快推动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实现农业增加值28亿元以上。促进肉牛、高端奶、鲜鸡蛋、冷凉蔬菜、四季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实施深圳点筹数智农业等产业融合项目,新改建温棚500栋,打造香芹、蜜薯、鲜食玉米等“大单品”生产基地,培育“乡韵闽宁”等区域公共品牌。

——推进酒文旅融合升级。加快建设葡萄酒产业综试区核心区,新建改造富麓、法塞特酒庄,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心仓、蒸馏共享集成系统建设,力争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0%。以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立足“一山一河”“两红文化”“闽宁新貌”等特色旅游资源,强化与西夏陵、镇北堡西部影城等景区联动,拓展丰富近郊乡村游、酒庄体验游、红色研学游等业态;打造红酒文化特色街区,助力办好第五届葡萄酒文旅博览会;打造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精品旅游路线5条,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80万人次。

抓投资 促增长
着力积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精准发力扩大项目投资。实施贺兰山头关风电场等17个亿元以上项目和山海反刍饲料等101个重点项目,力争投资60亿元以上,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达60%、75%。

——精准对接提升招商质效。紧盯项目签约、资金到位、开工投产“三个关键”,优化全流程闭环服务,推进科凯工贸等18个签约项目加速建设,力促中科星桥陆地遥感卫星、河北博峰石墨烯应用等25个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到位资金55亿元以上。

——精准施策促进消费提振。推动李俊、望远大集提档升级,打造闽宁美食街等3个特色街区,规范有序发展夜间经济。精准开展新春年货节、房地产交易会等活动,加快住房“换优”、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厨卫“换新”,积极培育首发、冰雪、银发、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亿元。

抓改善 促提升
着力塑造城乡融合新风貌

——全力推进闽宁镇高质量发展。依托“福建企业+宁夏资源”,提速建设闽宁产业园,加快旺城乡乳制品加工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园区总产值突破10亿元以上。建立“宁品在闽”展销推介机制,通过定向采购、订单采购,实现消费帮扶5亿元以上。加强劳务协作,有组织劳务输出移民群众2000人次,带动增收4000万元以上。

——全面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实施李俊冷凉蔬菜冷库、望洪西玉冬枣基地等20个“兴村富民”工程,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村达26个。加快望植公路、胜银公路路况提升,优化调整农村客运公交线路6条,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全域提升城市品质能级。抓好理想新都苑、那云湾等16个在建住宅项目,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快永二干沟城市段治理。实施县城排水防涝、望远城区雨污分流、第一污水处理厂改建项目。

抓改革 促发展
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更深层次推动改革攻坚。深入推进“六权”改革,开展永宁四中污水资源化利用“四水四定”试点,实施再生水厂改扩建项目,引导企业加大节水节能改造投入力度;深入拓展山林权改革路径,发展林下空间资源利用试点;促成更多碳排放权和排污权入市交易,推动“多权融合”改革裂变增利。

——更宽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企业梯次培育计划,依托创业谷、闽宁产业园等平台优势,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雏鹰等高成长创新型企业3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以上。

——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更新6.0版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发布城市发展机会清单。围绕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拓展16项“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

抓保障 促共享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新温度

——实施就业创业富民增收工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以上。培育壮大“塞上阿姨”“闽宁巧媳妇”等劳务品牌,力争建设就业服务驿站、驻外劳务工作站7个。

——实施教育教学提质培优工程。推动闽宁园艺幼儿园、望远新银学校开校入学,新增学位2460个。开展新一轮“县管校聘”改革,持续建强校长、骨干教师及教研员三支队伍,补充紧缺学科教师130名以上。

——实施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工程。聚焦“一老一小”幸福目标,实现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60%;建设婴幼儿托育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打造普惠性托育机构3家,提供托位200个。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

结语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宁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接续奋斗,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永宁实践的崭新篇章!

记者 孙楠/文 图片均由永宁县委宣传部提供

本文来自银川新闻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