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做石墨烯产业的引领者
刘忠范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都不是局外人和旁观者,而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做改革的排头兵,做创新的实践者。
我从事石墨烯新材料研究。从实验室里的石墨烯样品,做到规模化的石墨烯产品,进一步做到市场化的石墨烯商品。一路走来,深感做点“真正有用的东西”的不易。在象牙塔里写文章是一种追求,但是要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技术层面的、也有市场层面的、还有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利器,而改革则是走出困境的钥匙。
2018年10月,我创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这是北京市首批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肩负着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任务。BGI聚焦石墨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手抓材料,一手抓装备,致力于从基础研究出发,突破石墨烯材料制备的理论瓶颈、技术瓶颈、工艺瓶颈和装备瓶颈,为未来石墨烯产业的全球竞争奠定坚实的材料基础。
常言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研究院建设和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建设资金是首先遇到的大问题。由于各方承诺的资金迟迟不到位,只能以个人名义借款4750万元,来启动大楼装修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对一个普通教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需要勇气和担当。研究院运营一年后,又遭遇持续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可谓是生不逢时。疫情期间,不少骨干人员陆续离职,更是雪上加霜。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执着,更因一份发展石墨烯产业舍我其谁的理想情怀和担当精神,让BGI闯过了难关,一路走到今天。
研究院走过了近六年的旅程。我们非常自信地说,BGI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今天的BGI,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石墨烯新材料研发和产业转化基地。我们拥有两栋研发大楼和44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是国际知名的石墨烯新材料研发高地。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石墨烯单晶晶圆、卷对卷石墨烯薄膜的批量生产,并首创超级蒙烯材料、超洁净石墨烯等新概念材料,其中蒙烯玻璃纤维材料在国产先进战机、风电叶片以及地铁座椅上实现规模化应用,很快会用在战略导弹、工业烘干等领域。一个个贴有BGI标签的新产品走进市场,其中蒙烯电镜载网在蛋白质等高分辨解析领域得到客户们的广泛欢迎;石墨烯TOC分离膜实现了全有机碳分析仪耗材的国产替代。目前已有十余类石墨烯材料和规模化制造装备推向市场,成为石墨烯新材料领域的全球引领者。
BGI高度重视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工作。在成立研究院的同时,按“一体两翼”、“一对一孵化”的创新模式,成立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并组建专门的市场经营团队推进产业落地工作。我们的理念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让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同乘一条船,以解决普遍存在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为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的堵点,我们推动成立了“北京大学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一道,形成从基础研究、规模化工艺研发到产业落地的“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富有成效的。BGI的飞速发展得益于这种体制机制创新,我们的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数万个石墨烯企业中的佼佼者。
BGI人拥有一个伟大的中国梦,即打造一个千亿级的石墨烯新材料企业,参与全球石墨烯市场的竞争,避免未来石墨烯产业出现“卡脖子”问题。2024年初,我们启动了北京怀柔装备制造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得到国家发改委的专项支持。今年下半年,我们将走出北京,迈出走向全国的第一步,在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建设“BGI分院(中原石墨烯实验室)”和“BGI河南产业基地”。我们致力于“用石墨烯改变世界,用硬科技创造未来”。我们正坚定地走在实现石墨烯中国梦的路上。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顺应新时代,再上井冈山。远离凡尘杂务,初心问当年。拜谒革命烈士,重读英雄事迹,圣地叹先贤。血雨腥风日,弹指一挥间。
茨坪镇,黄洋界,荆竹山。铁打纪律,实事求是破万难。理想信念指引,艰苦奋斗闯关,人民是靠山。井冈精神在,复兴换新天。
(作者刘忠范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本文来自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