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水乡片区的小镇道滘,全球首家拥有石墨烯原料制备、创新产品开发、材料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企业——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墨睿科技”)曾在这里落地、生根。
它的创始人蔡金明,则是一位拥有北大本科、中国科学院博士耀眼学历,并在瑞士攻读博士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拥有5项国际专利的学术“大牛”。
新材料发现11年后,实现产业落地
石墨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二维材料,换言之,它是世界上最轻、最薄、最坚固的材料。
2004年,两位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从实验中分离出了单层的石墨烯,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关注和兴趣。
第二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蔡金明,就把自己的科研领域锁定在石墨烯上,开始了长达20年的探索。
博士毕业后,蔡金明2008年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2009年至2014年又去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攻读了博士后。
这期间,科学界对石墨烯的研究愈加深入,因其拥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完美地满足性能高、散热好的苛刻条件,成为芯片制造的首选材料之一。
2010年,蔡金明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发表了关于石墨烯的重要突破性论文,使石墨烯作为半导体基材成为可能。
5G时代的来临,更让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爆发期,蔡金明嗅到了机遇的“味道”,决定回国创业,让多年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2015年,蔡金明成为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组建了低维纳米材料真空实验室。与此同时,他在东莞道滘成立墨睿科技,创业之旅正式开始。
为什么是东莞,为什么是道滘
实际上,东莞并非蔡金明回国创业的唯一选择。
回国后,他曾密集走访了北上广深、重庆、成都等城市,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正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东莞。
“石墨烯类似于电子材料,适合用于手机和电脑上,东莞有非常完善的产业链。”蔡金明说,他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南方,“所以很坚定地选择了东莞。”
至于为何选择道滘这样的乡村小镇?对此,蔡金明也有自己的想法。
“公司刚成立,规模也不大,道滘政府在初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蔡金明说,在东莞市政府的支持下,墨睿科技和道滘镇政府共建了东莞道睿石墨烯研究院,蔡金明也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了来自两级政府的更多支持——不仅给予企业一定程度的租金减免,还帮助企业以先代购后回购的方式购买了许多设备,在企业创办早期给予了研发经费的支持。
2017年,墨睿科技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除了掌握石墨烯的原料制备技术之外,公司还能够根据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石墨烯开发相应的产品。
2019年,墨睿科技完成了第一条导热膜生产线的搭建;2020年,开始进行石墨烯导热膜规模化生产项目的探索;同年10月,墨睿科技拿到了小米手机的第一笔订单,将石墨烯导热膜应用到小米手机上;2021年8月,小米MIX4手机全球首发,该手机应用石墨烯均热板,也成为石墨烯在产业化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可以说,墨睿科技是在道滘生根发芽的,小镇独特的水乡文化也影响了蔡金明。“我们将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团建的时候会带大家包粽子、划龙舟。”
加入松山湖科研“朋友圈”
在小镇中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没有让蔡金明止步于此:“道滘属于水乡片区,更多还是以产业为主;但松山湖学术研发氛围更好,更适合做一些原创性研发及产业转化。”
2022年2月,墨睿科技再获超亿元融资,同时转战松山湖,开启新的旅程。如今,墨睿科技已经将位于道滘的公司原址作为产业基地,并在松山湖万汇云谷建立了新的研发中心。
虽然这转变看似突然,但蔡金明与松山湖的缘分实则很久之前便已结下,“我第一次来东莞就逛了松山湖,当时觉得这里环境好,科研氛围浓厚。”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蔡金明,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部分研究员甚至是师兄弟关系。“偶尔我们会‘走个亲戚’,就石墨烯开展技术交流。”他表示,早在入驻松山湖以前,墨睿科技便已与这里的多家科研平台开展了系列合作与交流。
新材料产业是东莞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除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外,东莞新材料产业基地也落户于松山湖,其他还包括杰斯比、海丽化学、宏锦新材料、方大新材料等代表性企业;此外,华为、华勤等上下游企业也集聚在松山湖,这让墨睿科技拥有了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
几乎每周,公司都会与附近的伙伴厂商进行沟通对接。“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与痛点,然后开发定制化产品。”蔡金明坦言,“松山湖作为东莞的科创窗口,也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
创业成功的蔡金明常说,“是东莞这片沃土滋养了我们……东莞是著名侨乡,华侨华人及侨企之间的交流很便利;东莞本身也是外向型经济,华侨华人本身也有海外经历,所以优势很突出。”
最后,蔡金明总结道,发展民营经济,珠三角是不二之选——“广东政商环境非常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华侨华人回国发展。”
本文来自四海粤谈,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