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盛集团坐落于上海张江高新区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在上海、江苏分别投资建有石墨烯孵化园和石墨烯产业园;从2010年起,利物盛在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义无反顾地投身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领域,走上了高科技创新和石墨烯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转型发展之路,尤其在石墨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加热系统创新上取得了多项成果。日前,利物盛集团副总裁赵志国,在利物盛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接受了专访。分享了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石墨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见解。
新能源汽车发展孕育石墨烯应用“新”商机
赵志国首先谈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从环境保护到产业发展再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来看都具有深远且重要意义,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五次提到新能源汽车,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一骑绝尘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外贸“新三样”也持续走俏,产品累计出口超万亿元。取得如此惊艳的成绩,是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多年来强链补链延链不断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的认可,折射出中国制造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努力结果,新能源为中国汽车提供了全新的“加速度”。
今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质生产力牵引下,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一大批整车龙头企业,正经过跨领域深度融合创新,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能源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树立的中国品牌在产品、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不仅性能更好、配置更高、科技感更强,而且在品质和服务上全面升级,最大程度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越来越多的全球消费者愿意选择中国品牌。由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向世界递出了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这对利物盛这样有着几十年汽车零部件生产经验的集团企业而言,应用石墨烯融合创新,向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孕育了更多新商机。
利物盛坚持石墨烯向“新”应用不动摇
赵志国表示,神奇的石墨烯新材料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全球性应用技术创新的竞争。新材料是汽车产业的基础之一,利物盛作为传统汽车零配件企业,最先敏感到,石墨烯拥有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潜质,可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正因为这样前瞻性的认知,促成了利物盛瞄准石墨烯领域十四年如一日专心致志的投入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赵志国说,利物盛在石墨烯应用技术方面的突出表现,为加快石墨烯应用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是我们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所在。他表示,任何新生事物在开端时都不外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宝贵,就是因为在这新生幼苗中有着无穷的活力在成长。石墨烯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完善和提升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活力可以加持其中,促其茁壮成长。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石墨烯散热材料可以解决热失效。又如,针对充电时长的问题,石墨烯可以提升锂电池导电性能,并提升电池寿命。再如,针对低温启动困难问题,石墨烯的发热技术可以加以克服。还有石墨烯材料用于车身的轻量化将直接为车辆增程,解决用户焦虑,更有石墨烯采暖可用于车内配置部件的加热,提高驾乘的舒适感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石墨烯在为新能源汽车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提供着无限机会和可能。
近几年来,利物盛集团坚持向“新”发展不动摇,在石墨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研发上投入巨资。凭借石墨原材料开发、提纯、石墨烯制备与应用全产业链优势,特别是发挥石墨烯低成本应用的比较优势,已研发出石墨烯产业相关应用100多项专利技术储备。现在正将10多个石墨烯应用创新成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的石墨烯中央扶手箱加热系统、石墨烯座椅发热片、方向盘石墨烯加热系统、石墨烯发热脚垫等,在节电、舒适性、抗冲击、即开即热方面比较传统零部件配置,具有更大优势。初步形成石墨烯向“新”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水平。另外,还有石墨烯改性塑料技术、石墨烯改性橡胶轮胎技术、石墨烯改性涂层技术、石墨烯改性陶瓷技术等工业级石墨烯,可实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石墨烯向“新”应用提升利物盛核心竞争力
赵志国强调,利物盛集团在汽车零配件领域,不仅有优秀的研发团队、管理团队,还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和创新成果。随着新能源汽车降本增效、市场竞争的加剧,必将产生的蝴蝶效应,会波及较多产业链供应链企业,促进他们做好调整,以快速迭代的技术创新去适应市场。利物盛具有石墨烯材料低成本和融合创新的双重优势,依靠做高质量产品,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助跑新能源汽车,去勇闯国际市场。
赵志国最后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全球化战略背景下,认清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牢牢把握住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时机,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等多种技术性融合变革中,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可持续的创新赋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未来。(陈青瑜 王灵山)
本文来自市场信息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