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4月24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2所研制和提供的众多产品参加了“主场秀”:点燃长征5号“第一把火”的消氢点火装置、长-2F火箭中被誉为航天员“生命之塔”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动力装置、“神舟”“天舟”飞船舱体密封以及空间站密封系列产品等纷纷精彩亮相。
地处鄂西北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2所,是我国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固体火箭推进剂研究所,在航天化工领域以领先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服务于我国航天及国民经济建设,先后参与了“神舟”飞船、“嫦娥”绕月等100余项航天工程研制,20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记者近日走访观察发现,42所在建设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同时,正在依托专业的核心技术,布局新兴产业链,丰富产品品类,融入经济“主赛道”。
核心技术 “四大领域”越有底气
目前,42所依托固体推进剂技术,大力推进航天技术转化应用,实现由单一的民用推进剂产品向跨领域能量管理和应用的系统集成产品转变,在含能材料、精细化工、特种装备、能量管理系统“四大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专业优势。
“面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产业链‘链长’、产业链‘关键一环’和隐形冠军产品。”在航天日现场,42所副所长李军告诉记者,全所上下以提升原创技术的需求牵引,强化源头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正在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在国家战略决策引导下,42所聚集优势产业,明确了实现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定位、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实现了由发展民品到发展航天民用产业、从粗放到集约的发展方式探索,市场定位更加明晰,战略决策更加规范,专业核心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推动高效率创新机制建设,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方能为优势产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42所通过研究用户需求,围绕如何提升客户的价值,进一步聚集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促进两大产业实体经济逐步增长,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也取得了新进展。
特别是2022年以来,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湖北省市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和新能源产业等,42所积极延链、强链、补链,利用“五链”融合分析工具,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储能、消防、航空航天、医用敷料、伺老产业、LED显像、光学电子及集成电路等8个产业链、8项新技术的规划设计。
航天产业,喜报频传。固态电池项目通过立项、开题评审,成功开启“新赛道”,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等产品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家用紧急供氧器等新产品完成定型开始转化。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1.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能力建设和产能释放跃上新台阶。
创新平台 “产研结合”越发自信
众所周知,舱外航天服就是航天员太空行走的生命“盔甲”。航天员出舱所穿的航天服主气密层和手套橡胶件的连接处密封件,正是由42所研制。为了让航天服既柔韧、便捷,还具有足够抵抗太空负压环境的强度,研发团队历时三年做了数千次试验,只为防止航天服发生可能泄漏的风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42所项目立项及平台建设也在不断取得新突破,省属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力源公司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航鹏公司获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目前,42所已拥有了应急救生与安全防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光电子薄膜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安全气囊气体发生材料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功能化石墨烯创新研究院,并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技术的创新平台建设为构建产、研衔接顺畅的研发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紧迫要求,42所成立四个产品设计开发研究中心,贴近三个实体公司开展技术服务,以课题组、项目组“哺育”民用项目或重点技术研发。各公司、事业部则通过研发部、工程部、质量部等功能设置,从事生产工艺优化、精益质量管理等应用研究,使两级研发力量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促进产业链加速形成。如今,已形成了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及药剂、高性能薄膜材料和精细化工、油田及煤矿民用推进剂以及特种橡胶材料等独具航天特色的规模化产业。
有了核心技术支撑,加上创新平台的春风化雨,让新产品不仅有了技术,更有了市场。新开发的多脉冲高能气体压裂弹,穿戴式老年人跌倒防护气囊,“航小方”“航天方盾”系列航天化学自动灭火系统,联合开展新型谱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研制,石墨烯海洋防污防腐一体化涂料,次磷酸铝无卤阻燃材料等,紧盯市场需求,逐步走向市场,保持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再好的产业必须有人才。42所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所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42所所长郭翔表示,以优惠的政策、引进+培养的方式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的研发队伍,提高产业发展后劲。
记者采访中发现,42所积极推行课题组长、项目负责人公开竞聘和“双跨”机制,对重大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制,对产业研发人员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实施政策保底,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奖励力度,畅通研发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投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成果转化 “新产品迭代”越显神采
7条生产线,年产能超过700万套,全过程信息在线监控、质量信息电子化记录、100%防错追溯;穿着喜庆大红袍的“航天小方”有了官方正式名,“航小方”商标成功注册,喜迎自动灭火装置品牌建设“开门红”……今年一季度,42所加快智能制造能力提升步伐,气体发生器等核心技术产品市场取得突破,正式出口海外,储能消防产业链成功开启“新赛道”。
“4号线突破日产4000发,6、7、8号线突破日产5000发,6号线达到原有设计产能的120%,全部实现量产供货。9号线作为出口线,出口备货两个月、交付130000发后再根据客户需要提升产能。10号线在顺利完成PV试验后每天可达到3000发,正处于爬坡阶段……”发生器事业部经理曾志平每天都要在一排排生产线上巡逻,骄傲地站在产线大屏前介绍他的“中国速度”。
发生器产品已在多款全球主流车型中适配,打破乘用车侧气囊领域国外技术垄断。“今年1月,2023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布的名单上,航鹏榜上有名,进入‘国家队’是对我们技术创新能力和业绩的认可。”航鹏科技公司董事长王亚说,公司正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优势,紧密围绕含能材料、特种装备和能量管理系统三大主线,攻克技术瓶颈,航鹏新区将形成年产800万支气体发生器、300吨药剂的产能。
与此同时,42所的储能消防再添“实力”。作为42所航天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一颗熤熤闪耀的“新、亮、星”,为了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公司成功完成对自动灭火装置产品的商标注册。针对客户提出的消防储能技术攻关进展顺利,今年有望签订近千万元的订货合同,实现公司主营业务拓展和利润增长。
坚持“引”“育”结合,与武汉理工大学团队等合作,42所在高端涂料、车辆装备、密封材料、固态电池、氢化物燃料电池、新材料及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合作,打通“技术-产品-市场”任督二脉,实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创新型国家级原创技术策源地。
根植理想 “航天科普”收获梦想
近日,在42所“航天幼儿园”,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和航天模型组装体验活动吸引力孩子们的目光。
4月19日,博士王彩云受邀来到襄阳市二十中学,为四、五年级共100多名学生举办航天科普讲座。讲座中,王彩云博士从中国航天日的由来讲起,讲到42所研制的第一代聚硫推进剂成功应用于“东方红”一号末级火箭发动机,她通过地球人造卫星以及自然卫星月球的相关知识,以火箭模型、大量图片和视频相辅助,将宇宙和航天的奥妙直观地呈现出来,引得学生们浮想联翩。
襄阳市各中小学校园兴起“航天热”,42所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走进当地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科技馆和企业,开展一堂堂生动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而曾经参与航天科普的年轻科技人员,一茬换了一茬,将播撒航天梦想的种子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
去年,42所与谷城县庙滩镇签约合作,结合郭峪村航天旧址分布现状,规划设计“航天红星”三线文化展区、高能精神文化广场、航天科普体验馆和三线生活体验区,走航天红色教育和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科研人员扎根郭峪十八载,山沟里孕育出大国重器。戴学华、杜品芳等英雄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铭记先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流血牺牲的奉献。”42所思想政治工作部团委书记张弦说,将通过数字手段、影像视频等方式把工业遗产原貌模拟还原,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讲好航天人接力奋斗的故事。
“极目楚天,共襄星汉”的浪漫与探索宇宙的梦想,一代代航天人一直在驰而不息,笃行不怠。在未来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任务中,像42所一样的更多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将持续贡献“源动力”。(记者 李伟)
本文来自经济参考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