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耐心,应用驱动!刘忠范深圳开讲,把脉碳纤维与石墨烯发展

与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石墨烯行业的关注点不在一个频道上。国外更多关注真正体现石墨烯新材料特性的未来型技术研发,而中国则大多关注近期的实用性产品的开发,生产企业主要以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高端研发方面相对欠缺。未来,如果不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我们在石墨烯等硬科技领域还会不断出现“卡脖子”的问题。

4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受邀来到深圳,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精彩开讲,并与线上线下超20万听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保持耐心,应用驱动!刘忠范深圳开讲,把脉碳纤维与石墨烯发展

(来源:海报新闻)

刘忠范院士分享的主题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石墨烯的创新实践”。报告中,针对碳基新材料的两大代表——碳纤维与石墨烯,刘院士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碳纤维要避免传统纤维发展的路径依赖

谈及碳纤维,刘忠范院士表示,发展以碳纤维和石墨烯为代表的的新材料产业,要抱定一颗平常心,练好内功,要有耐心。

当前全球的碳纤维市场需求已经达到了20万吨/年,然而碳纤维相关制品的主要生产厂商多为海外企业。产能排在全球前五位的厂商,日本就占了三家,另外的是德国和美国公司。我国过去20多年全力发展碳纤维产业,但是现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零。这一结构性矛盾,背后反映的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错误。比如,目前全球碳纤维领域的龙头——日本东丽公司,早在1961年便成立了碳纤维研发部门,1971年即实现了碳纤维产品的量产,但直到2003年获得波音787型飞机合同后,才真正实现碳纤维产品的“出圈”。

我们知道航空圈有一句话,叫做“一代飞机,一代材料”。波音公司要做新一代的大飞机,找到东丽,一起合作把碳纤维用到波音787上,直到2011年(东丽公司)才进入稳定的盈利期。类似东丽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新兴领域坚持长时间投入的态度值得我国的高新产业界学习。

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验证PAN基(聚丙烯腈)碳纤维的研究,但由于产业参与方纷繁复杂,知识产权归属不明晰,以及缺乏能够长期坚持研发投入的相关企业,我国的碳纤维产业发展逐渐落后于日本。

这就提醒我们,发展以碳纤维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要有耐心和坚持。不能再一个地方挖不出水就换一个地方接着挖,认定了的技术路线就要坚持下去。其次是要有主导企业和领军企业,任何科技创新的成果最后必须通过企业才能落地。最后,绑定头部企业和杀手锏级的应用场景也非常重要,没有波音公司的(波音787型飞机)量产,(碳纤维)很可能晚一些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落地。

石墨烯研发展要依托应用驱动

碳基材料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石墨烯,刘院士介绍,中国具有巨大的石墨资源优势,在石墨烯领域论文发表数量以及专利申请数量也是全球最多,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力量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但与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石墨烯行业的关注点不在一个频道上。国外更多关注真正体现石墨烯新材料特性的未来型技术研发,而中国则大多关注近期的实用性产品的开发,生产企业主要以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高端研发方面相对欠缺。未来,如果不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我们在石墨烯等硬科技领域还会不断出现“卡脖子”的问题。

材料的发展系于应用,没有大规模应用前景的材料是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的,必须将研究驱动转为应用与研究双轮驱动,将研究成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书写在产业一线。

(综合自经济观察报、海报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来自碳纤维研习社,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4年4月11日 20:01
下一篇 2024年4月11日 20: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