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与人才是相互成就的。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创新人才。
2021年以来,河南全职引进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领军人才200多名,海内外博士万余名,全省人才总量超1410万人……创新潮涌,中原更加熠熠生辉。
人才圆梦河南,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优良的环境。坚持以一流平台引才、以一流课题聚才、以一流生态留才,让人才有更多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河南正成为八方英才竞相驰骋的热土。
2024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大河报·豫视频推出《择城记——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系列报道,为您展现河南大地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共同发展!
寒冷的冬季,当你想在电商平台上买点保暖衣物的时候,一搜索,一定会跳出来含有“石墨烯”字眼的各类产品。
“其实石墨烯不仅能用于服装的保暖,还能用来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光子传感器,甚至可用在航空航天器的表面。” 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研究员赵楠博士表示。
享受科研带来的获得感,与郑州是“双向奔赴”
在实验室里,赵楠正穿着一件白大褂,全神贯注地测试着产品的稳定性,他说,“我研究的材料主要以生物基石墨烯为主,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真的很有成就感。”
脱掉白大褂,这个90后的年轻老师有着一头利落的短发,休闲裤、针织衫的打扮青春洋溢。
别看赵楠年轻,出生于1993年的他已是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还担任着中德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工信厅绿色低碳专家、河南省发改委节能降碳专家和ISO/TC 285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中方专家。目前,他带领了五名硕士生,围绕制约现代社会循环绿色发展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平时的研究进度还是抓得挺紧的,我希望学生们都能学到真本事,以后能给社会做出贡献。”赵楠说。
冰动三尺,非一日之寒;著作渐起,非一日之功。求学多年,基于强烈的兴趣,他几乎将全部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科研之中。特别是在中国农业大学求学的时候,为进一步精进专业知识,他每日大量阅读论文,及时了解行业最前沿信息,在农大良好的学术氛围里他迅速成长,并于2019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赴美国密苏里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博士联合培养。
“选择高校是因为享受科研带来的获得感,选择郑州原因比较多。” 赵楠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他与郑州、与郑州大学,算得上是一场“双向奔赴”。
首先他生于河南南阳油田,幼年时期就经常来郑州游玩,“郑州对我来说就是第二故乡。而且新能源行业关系到城市建设,它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我想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从一定程度上推动郑州城市建设。”赵楠说。
其次是因为河南对新能源行业的重视,河南省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驱动河南省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新材料将成为河南省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这让他很看好河南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此外,这里给出的政策诚意满满,郑州的人才政策非常完备,包括人才安居政策、高层次人才补贴政策、就业创业政策等等,而且为吸引博士研究生等优秀人才,学校也给了很好的待遇,包括一次性安家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各项津贴等,能让我们安心生活、专心工作。“赵楠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这一系列的集成式人才政策迅速拉近了城市和毕业生之间的距离,让他看到了河南的机遇与未来,留郑州就业的想法更坚定了。
河南省力推的新型产权转化,极大提升了科研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科技创新的成果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中。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一个现象:一些企业发展遇瓶颈,缺乏专业性人才;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人才有想法、有研发能力,成果却未能及时投入应用。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改善了,政府一直在提倡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产权合作,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我这边跟一些制造业公司都有合作,主要是帮他们做一些能源管理和环保管理,也算是和产业一线的有效结合,这也是郑州城市建设的一个方向。”赵楠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透露。
据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优势,凝聚起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整体合力,促进高校、企业产学研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中、运用到生产生活上,才能体现其成果价值,才会有更多资金和更高热情投入到新技术研发中,科研人员才会主动围绕产业堵点痛点去攻坚克难。”赵楠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专利有需求,人才的价值将更加被肯定,此外通过产权政策,在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职务研发的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提高收入待遇。“通过大力提升科研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能让人感觉到‘郑州的发展需要我’,而郑州也能给我更好的生活。”
对河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希望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022年7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科技创新驱动河南省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
“近年来,郑州市加快布局高端制造业、新材料行业等相关产业,相关政策持续出台,为石墨烯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郑州市纳米碳材料产业链开始布局,目前上下游企业逐渐完善,具备了较好的创新、转化土壤。”赵楠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表示。
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河南一方面加快推动新能源多场景应用,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前瞻性布局储能、氢能等新兴赛道,加速新能源渗透;另一方面通过发放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新能源产品的渗透力,让新能源引领新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除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之外,它也为新能源行业的科研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作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基地,河南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和人才,正以破浪前行的姿态,不断探索向前,让人充满期待。”赵楠感慨道。
谈及目前的生活状态,赵楠表示“非常满意”,“无论是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被使用;还是看着新一批科研青年人才在我的带领下爱上了这个行业,我都很有成就感。很庆幸回到郑州发展”。
阳光照耀下,赵楠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从北京回到故土,这位风华正茂的“返乡”博士对河南、对郑州、对未来美好生活都信心满满。
如今赵楠正稳步开展着各项科研工作,用自己对所学专业的“满腔热忱”引领更多学子走进更深更广的科学世界。
2024年他还入选了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新一阶段的启程。着眼未来,我相信自己可以乘着行业发展的东风,做出更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成果,为城市发展做贡献。”赵楠说。
本文来自大河报·豫视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