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婷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在2月25日至28日举行的省级领导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上,省委书记王晓晖提出要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四川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拥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短板?四川如何锻长板、补短板,尽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紧扣省委部署,各民主党派四川省委会、省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紧盯这些优势,培育未来产业
省政协委员、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域总部总经理由建认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四川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但目前四川存在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四川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初现规模,但在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材料方面与国外及国内先进省份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缩小差距?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建议,将全省新材料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构成,作为未来产业主攻方向进行重点培育,突出钒钛、稀土、锂辉石等资源要地优势,突出新材料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究编制材料强省建设专项规划。
哪些新材料在四川最具发展潜力?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建议,补全完善钛金属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航空钛材料、医用钛合金等钛功能材料新兴产业;以基础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生物医学、超导、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积极培育建设全钒液流电池、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超高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产业创新中心。
由建也认为,作为西部乃至全国的矿物原材料生产加工大省,四川应充分用好乐山的晶硅光伏、攀西的钒钛磁铁矿、广元青川的电解铝等独特优势资源,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精心谋划一批具有带动力、引领性的重点项目,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高地。
而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看来,四川拥有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科研实力雄厚的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既有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底气,也有培育未来产业的实力。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建议,我省应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建设省级“农业新质生产力集中示范片”。
强化协同,打造科创策源地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型生产力。科技创新策源地从哪儿来?
“产教融合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产教融合的目标。”省政协委员、遂宁市政协副主席刘建军认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对人才供需匹配、产业转型升级、行业科技制高点的要求,需要加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刘建军建议,以产权为核心设计产教融合共同体组织架构,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牵头企业,整合产业链关键企业、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参与,探索共同体企业出题、大学“揭榜挂帅”的协同应用性研究模式,提高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
农工党四川省委会认为,当前四川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聚力提升新材料科研能力。在政府层面,科技、经信等部门要分工合作、构建合力攻关组织机制;在实体层面,要支持构建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破重要基础单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支持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组建新材料创新发展技术联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促进四川乡村振兴。”省政协委员、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吕火明和省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协主席廖伦志提出,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培植农业新产业新模式;通过培育仓储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拓展云展会、跨境电商等衍生增值服务,让现代乡村焕发生机活力。
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亟需政策支撑
大家认为,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有力的政策支持来有效激发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和省政协委员们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建议。
省政协委员、民建四川省委会财金委主任李恩付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风向标——创投风投。“建议制定四川省创业投资促进法,从立法上优化会商、审批、审核流程和办理标准及办理时限等;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母基金、政府产业基金和专项基金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对民营资本让利幅度,并建立健全国有创投企业考核及容错机制,组织开展国有创投跟投试点等,着力打造创业投资良好环境。”
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建议,加大对新材料的金融信贷支持,研究设立省级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统筹支持国有、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健全自主创新成果优先使用机制,四川率先在全国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和高质量中试平台。
“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高技能人才稀缺问题,要用‘真问题’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和执行力。”刘建军建议,鼓励学校将企业内训资料融入大学教学内容,开发产教融合课程;鼓励高水平大学面向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企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定向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搭建多层次多类型协同创新平台,开展跨学科、跨地区、跨产权的协同研究。
“好产业吸引好企业,好企业带来好人才。”由建建议,紧扣主导产业需求集聚产业人才,深化对重点企业“一企一策”人才政策支持,根据人才发展需要,既聚焦创业孵化、成果转化、职业发展等大事,也关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身体健康等小事,形成“引育留用”闭环管理,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
而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志宇提醒,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着力加强数字经济安全保障。“随着我省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要在全面评估我省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数据安全保障和数据治理能力、网络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来自四川在线,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