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墨烯纳米电子学中,半导体石墨烯Semiconducting graphene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石墨烯没有本征带隙。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通过量子限域或化学功能化,用以改变带隙的尝试,都未能产生可行的半导体石墨烯。
今日,天津大学Jian Zhao, Peixuan Ji, Yaqi Li, Rui Li,马雷Lei Ma & Walt A. de Heer等,在Nature上发文,证明了在单晶碳化硅衬底上,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miconducting epigraphene (SEG),具有0.6eV带隙和超过5,000cm2V−1s−1室温迁移率,这比硅迁移率大10倍,比其他二维半导体的迁移率大20倍。
众所周知,当硅从碳化硅晶体表面蒸发时,富碳表面结晶产生多层石墨烯。在SiC硅端接面上,形成的第一石墨层是部分共价键合到SiC表面的绝缘表层石墨烯层。该缓冲层的光谱测量显示了半导体特征,但是该层的迁移率因其无序而受到限制。
该项研究,演示了一种准平衡退火方法,在宏观原子级平台上产生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G(即有序缓冲层)。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G晶格与SiC衬底对准。并呈现较好的化学、力学和热学性能,并且可以使用传统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将其图案化并无缝连接到半金属表层石墨烯epigraphene上。这些基本特性使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miconducting epigraphene,SEG适用于纳米电子学。
图1: 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miconducting epigraphene,SEG制备。
图2: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G表征显示了高度覆盖的有序、无石墨烯、晶体学排列的SEG,具有明确定义的带隙。
图3: 氧涂层SEG霍尔棒的传输特性。
图4: 预测的SEG场效应特性。
文献链接
Zhao, J., Ji, P., Li, Y. et al. Ultrahigh-mobility semiconducting epitaxial graphene on silicon carbide. Nature 625, 60–65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81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11-0
本文译自Nature。
本文来自今日新材料,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