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重庆定下加快打造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的目标,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相比,首次提出万亿级目标的先进材料产业备受关注。材料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对“先进材料”寄予了厚望,我们先来看看他如何定义“先进”,以及这位诺奖得主在重庆的智慧研发之路。
2010年,因在二维材料石墨烯方面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9年4月,由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诺奖(重庆)二维材料研究院在两江新区落户,这也是重庆首个诺奖牵头的二维新材料研发平台项目。
四年来,这家研究院已为近百家川渝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石墨烯作为一项关键材料,已在电池、传感器、热管理等诸多领域得以应用,而石墨烯与其他材料结合产生的复合材料,将进一步对电子、汽车等领域产生重大意义。
这位诺奖得主还用一句生动的话,道出材料科技的重要性——每个人类文明发展阶段都是用材料命名的,比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放眼全球,今天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等新兴产业崛起背后,无不以材料领域的突破为先导。众多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材料带来了更加广泛的市场需求,比如高性能特殊钢和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项目的关键材料,新能源汽车则催生了动力电池材料和汽车轻量化材料的旺盛需求。
作为国企“老字号”,西南铝近年来不断为国家重大工程,尤其是航空航天项目重点保供,“长征”系列火箭、“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国产大飞机C919等一系列“国之重器”,都闪耀着“西南铝造”的光芒。除了航空航天领域,这家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铝加工企业还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国内率先完成汽车用高强7000系铝合金的材料开发和产业化,目前已全面市场化推广。
龙头引领,链条延伸,材料产业迈向万亿级,还离不开陆海新通道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深度融合力。这条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开放通道,开行之初,货物不足50种,如今已涵盖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材料等近千种。货单之变,既是产品种类之变,也是附加值之变,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家战略释放出的集聚效应,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双核联动”,也为推动先进材料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今年3月,长寿经开区低碳循环经济区基础设施工程二期完成交付。这是四川佰瑞德矿业在我市布局的首个新能源材料项目,将投资125亿元,开工建设32套年产40万吨磷酸铁锂装置,作为我市的老工业基地,长寿瞄准的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
在涪陵,当地成功引进总部位于杭州的“独角兽”企业卡涞科技,建设年产300万件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在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链主企业的带动下,联洋、幄肯等优质企业也纷至沓来,共同构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生态圈。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支柱产业中材料产业同比增长10.3%,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41.8%。近半年,重庆先进材料产业再提速,6月,博赛集团与万州牵手,在此前投资实施360万吨特铝新材料项目基础上,再投资115亿元,实施氧化铝智能升级和产能置换、焦电铬一体化两大重点项目。9月,东方希望集团在永川签署合作协议,投资建设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全产业链项目。10月,2023中国(重庆)国际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大会在涪陵举行。
一连串动作,推动这一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在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先华教授看来,重庆是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具有便利的交通和物流优势。同时,重庆市也非常重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材料企业,完善产业链体系,这样对提升重庆市先进材料产品的竞争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这一块重庆市已经在做了前期的布局和最近的一些政策上的推动。我们新材料领域,也涉及到环境问题以及碳排放的问题,一定注意推动绿色制造,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再回到节目之初,诺奖得主康斯坦丁的那句话,人类的文明时代,就是材料时代。新材料产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从这个角度说,重庆聚力打造万亿先进材料产业,既是托举今天,也是制胜未来。
(第1眼-重庆广电 傅了 邓静 吴静 袁媛 李艺 丁琳 李嘉博 报道)
本文来自第1眼-重庆广电,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