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创业那些坑,都是自己埋下的?

“公司成立后,折腾三五个月发现融资太难了。见了很多大机构,好像都有意愿,又都没有下文,投资经理嘴上说着多学习却不投钱。”一名985高校教授赵思明就这样草草收场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坦言确实看不懂融资逻辑。

作者丨王露
编辑丨张丽娟

“公司成立后,折腾三五个月发现融资太难了。见了很多大机构,好像都有意愿,又都没有下文,投资经理嘴上说着多学习却不投钱。”一名985高校教授赵思明就这样草草收场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坦言确实看不懂融资逻辑。

顶着“海归博士”“学术带头人”光环但创业结果不尽如人意的人,不止一个赵思明一个。

多位学者型创始人向小饭桌诉说过创业受挫的经历,不是吃了闭门羹,就是VC没有如约投资,还有的人踏错了市场节奏、与合作对象的关系破裂。

“今天见经纬,明天见红杉,一开始都挺开心的,但很有可能一无所获。”资深医药赛道投资人李荔告诉小饭桌,这样的事情在创投圈特别多,科学家的“标签”并不是“万能灵药”。

“高校教师即所谓的科学家群体创业的失败率是最高的。” 新材料领域业内资深人士刘思告诉小饭桌,一些投资机构“迷信”要在实验室阶段买进,太过于想当然了。

美国一家专做技术成果转化的公司“巴士底”曾做过一项调查:美国高校教授创业的失败率惊人地达到了96%至97%。

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会是合格的创业者吗?答案极有可能是否定的。

01 科学家的“标签”还有用吗?

当名称里带中科字样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抑或动辄必称清华教授带队,能看出对于高校出身的创业者来说,科学家是个必用的标签。

不过,投资人似乎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

“为什么我们的技术这么好,却没有机构投?” 与资本热潮被追着“砸钱”相比,最近常常听到科学家创业者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市场变冷了还是技术不值钱了?

资深医药投资人李荔告诉小饭桌,100个科学家里至少有80个都有着相同的问题,对技术非常自信,对资本市场毫无认知。“四五年后的项目才有可能进入IND(临床研究阶段),天使轮一张口就要4亿估值,现在的真实情况是能做到1亿就非常难、非常难了。”

这种对市场感知的滞后或误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错过一笔实际上还不错的融资。而机会过去,很可能就没了。一级市场就是这样,你总得给对方一个拿出4亿的好理由,而不只是“同一个科研所出来的,他们怎么就行?”

李荔直指,有一些基金自始至终没喜欢过科学家创业这样的公司,而为了追逐风口而追的基金越来越少。

刘思明显感到“钱太多了,教授不够了”的时代已渐渐冷却。“就像从元素周期表里找项目一样,一些机构最初会冲着顶尖的专家团队,号称只投院士、准院士,最终会发现没那么简单。”

也有人直指,科学家这个词愈发被滥用,成为企业里一个title而已。“全世界有几个教授敢说自己是科学家?用科研人员可能更合适一点。”

李荔则发现,当年教授不够用的另一个原因是高管“用完了”。“2020年之后,跨国药企中天花板的人物该创业都已经出来,再想去挖就有点困难。”彼时低利率时代,基金可以容忍较高的风险和较长的周期。机构追逐创新便往上游走,实验室里的科学家自然就成了选择。

当IPO上市高门槛,退出机制发生新变化,必然影响前期投资逻辑的判断以及打法,更多机构回归到公司价值本身,估值套利越来越难,“To VC”讲故事模式自然也不再起到太大作用。

有投资人表示,现阶段他并不鼓励科学家轻易创业。“除非是顶级学者,一个人能撑起估值几个亿乃至几十亿天使轮的那种。要不就有钱有资源,技术能迅速落地,跑出应用场景。”

刘思持同样观点,他指出技术方面的单一优势有时候不值得创立一家公司,最后买单时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

02 最难的不是融资,而是“撑下去”

“当年有融资窗口期时,合伙人还惦记着往日荣光,别人应该上门求他。”石磊是一家建筑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公司有两位联名创始人均是研究所大佬下场创业。

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双方创业磨合的蜜月期过去,问题开始出现。他向小饭桌吐槽,这类高校或学者出身的人,“没有科学家的命,得了科学家的病。”

“去年公司给甲方做一批非标件,由另一个创始人全权负责。我特意强调一定要把合同里型号规格和价格审核好,他说全部搞定没问题了。”结果在对方公司会议室签合同前半小时,石磊发现甲方在合同里做了手脚,差点倒赔钱。

对任何创业公司来说,获得融资只是外界看到的一步。“从0到1的早期项目存在的问题也就越多,人员配备、股权架构、运营管理、财务法务等等都是需要创始人操心的。”李荔称,需要创始人们快速学习,并撑下去。

技术平台是否真的具有产业化的价值?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壁垒?是否能够解决实际商业问题并有持续性营收?这都是需要在创业前要想清楚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家在做基础研究时并没有必要考虑市场需求,这样的技术平台在产业转化的时候会遇到问题,尤其在医药领域比比皆是。比如有科学家发表了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上的重量级文章,实际上在市场需求上医生应用的意愿度非常低。

“顶尖高校的学科领军人,特爱搞那些特别新的靶点、特别创新的机制,不考虑投资人喜不喜欢、有没有患者、市场竞争是什么样子的。还是做论文要在学界引发影响力的思路,不是商业市场的逻辑。”李荔称不考虑产业转化的可行性,不太可能创业成功。

在医药赛道深耕多年的投资经理夏玉坤博士甚至特意写了一本名为《科学家创业手册》的书,给想要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科学家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 书中曾这样比喻上述类似的事情:“在象牙上雕一碗大米饭虽然是一门很精湛的手艺,但是却无法用来饱腹。”

03 补齐短板?不是谁都能做到

“只懂科学,不会管理,过度自信,不懂市场”是诸多投资人指出一些科学家创业路上的误区。

过硬的学术造诣和技术以及多项知识成果和发明专利,是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优势,在擅长的领域创业说服力必然要强得多。但技术、管理和人脉的才干应用,在科研和商界的模式并不尽相同。

即便是同一战壕里的合伙人,也时常出现摩擦。就在前一天晚上,另外两个创始人还在和石磊置气,埋怨他总在否定他们的想法。

“他们要是让我去斯里兰卡卖宝石,我都会认真考虑,关键是想法一个比一个离奇。”石磊无奈道让他们去对接的靠谱公司不去,天天有些不切实际的主意,不搞熟人关系继续深耕去什么风口赛道,谁能吃得消。

小饭桌此前采访的投资人则表示,谁都有短板,科学家也一样,只不过这个群体有其共性,投资人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板来补齐。“各做好各的事,把各自长板发挥到淋漓尽致就行”。

夏玉坤博士在书中写道,在 Biotech 行业当中有一些独特的资源颇为关键,如政府园区的补助和扶持、监管和审评的快速通道和优先审评、临床研究的专家资源、医院和患者资源等等。除了钱之外,这些能够补齐切切实实公司短板的资源非常重要。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愿意将精力用在创业上,“但不全职还要占大股。而且一些人有很多个公司,一个技术分支搞一个公司。一名科学家身兼数个创业公司的 CEO。”另一位投资人对小饭桌称,创业比科研的不确定性更大,既能在商业上做出成就,又能在科学上作出突破的人少之又少。

“对一个科学家来说,他当了20年的科学家,现在要创业。你们有钱过来当然好,没钱?折腾5到8年也不耽误科研。”李荔称,现在很多人是这样的心态,他们并不是破釜沉舟的创业者,所以才会这么自信,但这种自信在高校退路上而言没有问题,去市场上验证有极有可能破碎的。

“每次有人跟我说先干了再说的时候我都无语。现在能保命就不错了,哪敢随便跳坑。”石磊称,更早的时候还想一想融资,现在基本不想了。把公司搞好,活下去就行了。

本文来自小饭桌,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3年10月31日 10:15
下一篇 2023年10月31日 11: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