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底实现投产的井冈山经开区智慧装备产业园乾景电子项目,全面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约60亿元
干部坚守项目一线、利用长假密集拜访返乡客商、与市直学校举行办学合作座谈会……金秋时节的井冈山经开区,到处都涌动着活跃的创造与奋进的热潮。
今年以来,井冈山经开区紧紧围绕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巩固深化“一区四园”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产业发展、优化服务、改善民生方面集中发力,系统集成推进多个微改革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建设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
厚植产业发展优势
10月5日,在吉源安新开工项目现场,工人们有序施工,推土机、挖掘机等各种工程车来回穿梭;在乾景电子、生益电子二期等项目现场,建筑体量庞大的厂房拔地而起,目前,项目已进入内外装修、同步设备进场的冲刺阶段……
今年以来,井冈山经开区大干项目,纵深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实施“四个一”责任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建立项目要素保障组和工业项目联审、用地选址、厂房代建机制“一组三机制”,全年铺排项目80个,计划投资287亿元。其中,南亚N5N6工厂、瑞声电子AR/VR智能设备等8个工业项目已竣工投产,乾景电子、生益二期、安百川、方舟流体等10余个项目预计年内投产。
以满格状态大干招商,5大招商团、4支重特大项目招商队、16支产业招商队尽锐出战、全面出征,目前已引进工业项目40个,投资额426.4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优强项目8个。同时,该经开区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深入推进与高等院校的对接合作,打造校地合作示范品牌,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建“石墨烯研究院”,与东华理工大学、井冈山大学等合作共建“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
如今,电子信息已成为推动当地产业迸发活力的“加速引擎”。电子信息研究院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30余个、合作金额超千万元。电子信息产业联盟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00余个,搭桥红板与秀狐等70多家企业供需合作,金额超3亿元。与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合作共建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已获批筹建省级质检中心,将于10月底前正式运营。
持续优化企业服务
9月5日,吉安砺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苏宁带着发明专利证书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到井冈山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咨询。工作人员在对证书的有效性查验合格后,告知刘苏宁可以兑现高质量发展奖励,且7个工作日可以完成审批。
同一天,在工程审批窗口,吉安市澳凯莱服饰有限公司法人王建携带营业执照和投资合同,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窗口工作人员耐心指导王建使用赣服通扫二维码登录,在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在线办理。完成信息提交后,区行政审批局及时审批,企业于当日取得了《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审批快、兑现快,真是太方便了!”前来办事的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
优质服务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样,服务好企业更是井冈山经开区的“必答题”。该经开区健全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和挂点服务工作机制,每家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专干),安排188名干部帮扶334家重点企业,在企业政策兑现、融资、就业、上市等方面落实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入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实行“137”办结制度,今年共受理企业“免申即享”事项580件、涉及企业327家,兑现奖励资金达2.7亿元。成功推动江西威尔高于9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针对企业招工方面的困难,井冈山经开区先后组织开展28期各类线下招聘会活动、22期“云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入企”等招聘活动,累计提供1.3万个岗位,帮助企业招工32820余人。同时,严格落实工伤、失业降低费率政策,今年已为企业减负603.65万元。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7月25日,吉安市第一中学、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吉安市保育院和井冈山经开区学校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举行。三所吉安市教体局直属学校将采取整校托管或合作共建的模式,对井冈山经开区学校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助推井冈山经开区各学校尽快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共同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井冈山经开区全面落实建设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战略目标,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涉及民生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该经开区加快人才公寓国际幼儿园和马甫、官山头安置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进公办普惠幼儿园发展,实施叶森然校区改扩建、实验校区立面改造和金鸡岭学校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并探索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转入学线上一次性办理。探索推行“党建+社区+物业”微改革,打造一批“红色物业示范点”,实施物业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改革。全面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现17个自然村和2个居民点共1500余户村民顺利通水,实施永和大道、纬二十路、南塘路、樟树塘路等畅通微循环工程。
该经开区还优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探索建立脱贫人口收入可持续健康增长机制。不断深化“党支部+企业+致富带头人+脱贫户”产业帮扶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工厂化养鱼、电商等项目。充分发挥园区企业多、就业岗位多的优势,全面落实脱贫户、监测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徐文明 林益民/文 宋正强/图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