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温昊达 王永丽 本报记者 吴树江
萝北云山蕴藏着丰富的石墨资源,已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20.08亿吨,集中分布在萝北云山矿区及周边约1000平方公里。时下,已进入石墨生产旺季,云山石墨露天矿坑上车来车往,不断向下游企业运输矿石,选矿车间内机器轰鸣,浮选机器不停运转,球形车间内人员攒动,设备调试、产线试运……一片忙碌。
总投资25亿元的中国五矿(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高纯石墨项目及清洁能源微电网等配套工程,去年在鹤岗石墨高质化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
中国石墨集团(溢祥石墨公司)已成功上市,实现鹤岗民营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今年最新统计的石墨经济指标:1月至6月萝北经开区石墨企业开采矿石168.25万吨;上缴税金18001万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41.66%。1月至6月全市石墨产业实现产值8.81亿元。
喜讯接踵而至。这是鹤岗市大力发展石墨产业,加快构建“1+N”石墨产业发展体系,拉动鹤岗转型升级,跑出石墨产业高质量振兴发展加速度的重要体现。
A 打造低碳绿色智能矿山
中国五矿云山石墨矿。
7月4日,站在中国五矿云山石墨矿的出矿口,一辆辆满载矿石的卡车正有序通过无人值守称重系统;不远处,无人驾驶矿卡从山上向山下运输矿石,还有随着太阳转动自行调整角度吸收太阳能的光伏“太阳花”……
2020年12月,以萝北云山石墨矿区为主导的黑龙江萝北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2022年,萝北云山石墨矿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非煤智能矿山,由中国五矿申报的“超大型露天石墨矿绿色智能化采矿技术集成与运用”项目获非金属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9年,通过招商引资,“国家队”中国五矿落户鹤岗市。同年12月,由中国五矿主导,央企、国企等联合投资,成立了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自此,中国五矿石墨产业项目正式实施,使鹤岗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晶质石墨生产基地。同时中国五矿与华为、中国移动、海康威视等服务商强强联合,首次引入“5G+工业互联网+应用”理念,加速推进年产600万吨绿色智能低碳矿山建设,目前已逐步实现了智能爆破、无人矿卡运输、全流程少人无人化生产以及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管控,保障了我国石墨原材料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我们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运用了数据库技术,配合智能识别系统,自动完成称重及货物分配,能有效杜绝人为干预和人为错误。以前一辆矿卡从装载到过磅通常需要5分钟至7分钟的时间,而无人称重系统启用后,一辆运输矿卡仅需30秒钟即可通过地磅,数据还会实时回传到调度中心进行统计分析。”中国五矿石墨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李增达告诉记者,中国五矿联合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可实现重载下坡运行12小时,尤其是在重载情况下,可以节省能耗费用70%至80%。
2020年以来,在中国五矿的带动下,萝北石墨精粉产量、球形产量连续创历史新高,对鹤岗市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此外,中国五矿还正在积极打造多能互补的低碳示范园区,通过多种方式建设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项目,加速推动鹤岗石墨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和转型升级。
B 构建现代化石墨产业体系
石墨矿石在“浮选”中。
今年年初,中国五矿石墨选矿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球形石墨项目也即将建成试生产。
近年来,鹤岗市统筹推进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1+N”石墨产业发展体系,助力全省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中国五矿石墨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全力推进从资源端到材料端再到应用端的全产业链建设,将分期建成年产1000万吨绿色矿能矿山、40万吨精粉石墨、10万吨球形石墨、10万吨高纯石墨、10万吨负极材料以及技术研发、固废资源等高质化利用项目,同时配套建设大型排土场和尾矿库。
据了解,中国五矿石墨产业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带动就业1000个岗位,实现税费5亿元,大幅提升鹤岗石墨产业原料供应保障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通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产业链。一期二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带动就业2000个岗位,实现税费10亿元。
中国五矿石墨董事长王炯辉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黑龙江石墨产业的直接投资、合资合作和发展引领,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碳绿色智能矿山,以及行业领先的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链,为助力我国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黑龙江千亿级石墨产业、夯实鹤岗天然石墨产业基地贡献积极力量。
C 石墨科技“产研”加速融合
顶着烈日,进入位于萝北的五矿石墨实验室,记者看到实验人员身着耐高温防护服,头戴安全头盔,正在进行石墨900℃高温下固定碳含量测试……
自进驻鹤岗以来,中国五矿石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五矿石墨董事长王炯辉的带领下,引入石墨领域高端化人才,目前已有百余位高端专业化人才扎根鹤岗,其中博士以上学历20余人,涉及矿产开发、智能化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材料研发等多个领域。2020年以来,连续获得“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并坚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作用,联合国内石墨领域领先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近百名科研人员,与业内多个院士团队保持密切合作,围绕石墨资源高质化利用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
在中国五矿的引领带动下,鹤岗石墨产业已形成政、企、科研院所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局面。目前,中国五矿正在加速筹建中国五矿石墨技术研究院、天然石墨基负极材料联合实验室、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正在努力打造引领我国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孵化器,打造天然石墨产业科研领域“国家队”。
“尽管这里冬天零下30多度,却是石墨产业发展的热土。”赵彬回忆他2019年博士毕业后从北京来到鹤岗,一干就是4年。现在,他已经是中国五矿石墨所属的萝北县云山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石墨绿色采选和科技研发工作。
“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人刚毕业,有人已经工作多年,能在石墨生产一线进行关键技术攻关,这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鹤岗工作很舒心,这也是我们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中国五矿石墨科研工作者张喜博士说。
近日,鹤岗市引才小分队开展“市委书记进校园”和“春风行动”活动,吸引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大学生纷纷前来应聘,有145人进行了意愿登记,接收各岗位有效简历500余份,41名高校毕业生现场与企业签订意向协议。目前,在鹤岗专职从事石墨产业研发的技术团队中,仅博士就超过20人,本科及以上人员超200人。
球形石墨车间。
萝北奥星公司董事长陈瑞告诉记者,公司主打鳞片石墨、球形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产品,一些研发的专利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完成对石墨产业链的补链、延链。
在我省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的大背景下,鹤岗市全面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等人才新政,打出了产业发展与高端人才集聚的“组合拳”。
D 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鹤岗聚焦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正在全力推动石墨产业快速发展,石墨已成为当地仅次于涉煤产业的第二大产业。
鹤岗市石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孔萍说,鹤岗已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20.08亿吨,全国负极材料用天然石墨原料80%以上来自鹤岗,石墨精粉产量占全国逾1/3。目前鹤岗共有石墨企业37户,形成年开采矿石600万吨、生产石墨精粉及深加工产品逾百万吨产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石墨采选加工产业链。
与鹤岗石墨产地相隔3743.2公里的深圳一家大型企业,应用的优质负极材料石墨来自鹤岗,形成了“北采南加”的石墨全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助力。
7月17日,记者连线贝特瑞,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贝特瑞早在2010年就在黑龙江投资布局石墨矿,在黑龙江十余年的发展,我们深刻感受到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支持。”
石墨烯润滑油车间。
石墨产品精深加工在鹤岗日渐兴起,涵盖石墨烯加入混凝土修路、润滑油、发热墙等领域,石墨在“百年煤城”鹤岗转型中正发挥它特有的功效与魅力。
“鹤岗首条试验石墨烯混凝土道路”在鹤岗市的黑龙江省华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建成,时隔两年,记者看到它经历极寒、高温之后依然“平整如新”。该公司的负责人说:“这条石墨烯混凝土路面长100米,宽6米,抗压性、抗折强度和抗渗性都要更强一些。”在路右边的石墨烯润滑油车间,负责销售的于总高兴地说,仅今年上半年他们就签订200多吨生产任务。
“这个正在建设中的1600平方米实验蔬菜温室大棚,使用的是第四代新型石墨烯发热集成板,能让土壤温度达到20℃,特殊时期达到30℃,夜间也能保温,特别适合东北的蔬菜大棚果蔬生长。每年运行的电费100元就够用了。”石墨烯发热集成板研发人孟庆波告诉记者。
孟庆波是鹤岗市村晖农业机械化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带领研发团队20多人,自主研发了很多专利,现在他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孟庆波说,2019年成功研发第一代石墨烯发热墙,可在零下38℃的环境下种大棚果蔬。目前,已建成实验蔬菜温室大棚93座,其中鹤岗21座。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