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大庆生物经济“生”逢其时 加速“起飞”

基地将延伸圣泉生物质精炼产业链,加快推进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建设,谋划产业链条向更高附加值的呋喃树脂、石墨烯等下游产品延伸

东北网5月15日讯 5月12日,大庆生物经济再传佳讯。

全球首个百万吨级“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在大庆圣泉绿色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投产,8万吨/年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奠基仪式同时举行,标志着大庆市生物质产业化发展打开一扇新大门。

生物经济是21世纪最为活跃的新兴经济形态,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为此,从国家到省到市先后出台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随着老项目投产新项目启动、杜尔伯特经开区全力打造“全省生物经济产业发展核心区”的脚步,厚积成势的大庆生物经济,迎来发展的爆发期。

厚积薄发!大庆生物经济“生”逢其时 加速“起飞”

100万吨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暨八万吨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奠基仪式现场。刘宝平 摄

秸秆“生金” 新老项目接续“报春”

走进大庆圣泉绿色技术有限公司秸秆洗选漂车间,一辆辆开足马力的装载机正将打包好的秸秆运入车间。秸秆在这里经过漂洗后将逐级分离,最终经过炭化工序后形成生物质树脂炭。

“秸秆就是生长在地表的‘石油’和‘煤炭’,得不到有效利用就等于富足的资源被闲置浪费。”大庆圣泉绿色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成真表示,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充沛的资源优势加上良好的工业基础,将为项目投产持续赋能,推进新项目高质量落地。

江成真告诉记者,生物质化工是利用生物质原料进行化学反应,生产各种原料、中间体和最终产品的产业。由于其具有经济性、环境友好和能源安全等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日益比肩石油化工和煤化工。

2019年9月27日,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一期)开工,历时3年多建设完成,总投资20多亿元。

这一省级重点项目,每年可吞下秸秆50万吨,“吐出”生物质炭、糠醛、纸浆、生物甲醇、乙酸、可降解材料等系列绿色生物基产品。项目攻克了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成分难以高效分离并高值化利用的全球性难题,将秸秆中的有效成分“吃干榨净”“变废为宝”,让小小秸秆实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转身。

据大庆圣泉绿色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栗昭争介绍,“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是济南圣泉集团联合中科院理化所、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和山东大学携手攻关实现的创新成果。在关键技术开发、工艺路线设计、生产设备制造等全产业流程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聚了245项专利。

项目顺利推进,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

从项目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省市县三级包联,坚持“六必访”“保姆式”服务,市专班“驻场”挂图作战,及时兑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等政策资金,解决原料供应、生物化工产业园区认定等难题。

“保姆式”服务让企业“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得好”,也提振了投资信心。

今年5月12日,圣泉又“豪掷”30亿元,启动了8万吨/年硬碳负极材料项目。该项目是圣泉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利用优质生物质炭作为原料,制备生产硬碳负极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容量,相比传统负极材料,它的成本更低,且具有绿色环保、性价比高的特点。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建设11万吨高性能电池负极硬碳前驱体项目,二期计划建设8万吨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朱庆虎告诉记者。

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也让乡村振兴经济效益提升拥有了新抓手,为农民增收开创新路子,还带动大庆及周边地区秸秆收购、加工和运输业的发展和近万人就业,为实现大庆农作物产业化的循环利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未来。

玉米“蝶变” 厚积成势打造“核心”

科技引领,秸秆“生金”,也让玉米身价倍增。

在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经过深加工,“蝶变”成苏氨酸、赖氨酸等产品。2022年,企业出口额29亿元,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母公司宁夏伊品同样追加投资,在当地启动了新项目,向生物基新材料领域进军。

据黑龙江伊品新材料有限公司尼龙生产部经理宋云鹤介绍,从玉米到赖氨酸、苏氨酸、氨基酸这些产品,玉米的身价几乎翻了一倍。将赖氨酸进行深加工,通过生物合成法,转化成生物基的尼龙56产品,在此基础上利润又翻了一倍。

新老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利用的难题,为玉米产业“吃干榨净”提供了发展之道,根本之策。

省生物经济专班确定在全省推进建设10个生物经济新基地和6个生物经济新园区,其中,在大庆市杜尔伯特县经开区建设大庆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基地规划用地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已使用1.6平方公里,拥有圣泉、伊品、伊利等大型企业,发展生物经济产业基础良好。2022年,基地营业收入实现66亿元,同比增长16%。

基地建设目标是,2023年,产业规模预计增速超20%,实现80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超过150亿元,成为“全省生物经济产业发展核心区”。

为此,基地将延伸圣泉生物质精炼产业链,加快推进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建设,谋划产业链条向更高附加值的呋喃树脂、石墨烯等下游产品延伸;推动伊品尼龙56实现量产,鼓励企业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工艺,扩大尼龙56盐和尼龙56切片的产量,实现经济性、规模化发展,并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引建生物基材料全产链项目。依托生物经济龙头企业,发挥玉米资源的“虹吸”效应,充分利用秸秆等生物优势资源,引建生物基纤维、生物基塑料及聚合物、淀粉及其下游产品、生物柴油、生物基溶剂等产业项目,完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实现生物基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厚积薄发!大庆生物经济“生”逢其时 加速“起飞”

大庆市生物产业布局图

剑指“两核、一带、一廊” “生”逢其时加速“起飞”

落实黑龙江省“4567”发展规划,大庆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把生物经济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庆市发改委数据显示:全市现有生物经济规上企业125家,2022年营业收入达300亿元。目前,全市生物经济项目43个,总投资16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1个、总投资48亿元,新建项目9个、总投资29亿元,谋划储备项目13个、总投资88亿元。

布局生物经济,大庆市已经有了明确路径:到2025年,构建“两核、一带、一廊”生物产业新格局,生物经济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

“‘两核、一带、一廊’产业格局就是依托大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打造西部生物基材料产业核心区、打造东部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构建西环优势生物资源产业带、建设中部特色生物产业走廊。”大庆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蒋希明介绍说。

围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环保6个产业链,大庆市正加快推进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建设。

核心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化迈进;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和生物能源产业,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培育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环保产业,抢抓机遇高端发展。

“生”逢其时的大庆生物经济,乘着时代的风口,正昂扬走进新时代!

本文来自东北网-大庆晚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