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澜沐浦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粉体
■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叶恬汝
石墨烯暖手袋、石墨烯护膝、石墨烯取暖器……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正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石墨烯产业,依然存在关键技术供给不足,下游产品低端化、同质化等问题。
聚焦石墨烯产业发展,瑞安扛起“攻克共性问题、探索发展路径”的大旗。在东新科创园一期,欧洲科学院院士唐军旺领衔的石墨烯产业化团队去年完成了实验室建设、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并实现了年产150公斤流水线的稳定生产。
日前,随着浙江澜沐浦石墨烯研究院的签约,废水处理、硅碳负极等石墨烯下游产品开发项目将陆续上马,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步伐正在加快,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掌握关键制备技术
石墨烯跻身新材料“贵族”行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东新产城小微园的浙江澜沐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沐浦”)石墨烯生产车间,只见700余平方米的生产区域内,几位操作人员忙着上料、下料。在这里,天然石墨“走进”生产线,“走出”后摇身一变,便是身价千倍的石墨烯。
从石墨到石墨烯,价值从每吨几万元增值到每吨数千万元,实现了“平民”到“贵族”的华丽变身。
“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澜沐浦执行负责人吴志连告诉记者,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导电、导热和光学特性,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储能和环保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产业化前景极佳。
“这个是我们生产的石墨烯,利用现有的大型连续微波处理系统,已实现年产150公斤流水线的稳定生产,增加生产线便可以成倍增加产量。”吴志连手持样品告诉记者,对于石墨烯产业来说,技术决定未来,去年,澜沐浦完成了实验室建设、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经历了石墨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制备的蜕变,相关技术日臻成熟。
能够在国内“落地”,得益于院士团队的技术加持。成立于2021年10月的澜沐浦是英国伦敦先进材料与过程公司(LAMP)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分公司。该公司依托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唐军旺院士科研团队的科技成果而创立,核心技术曾荣获2019年度国际化工协会商业创新大奖。
“我们利用微波技术制备石墨烯,可以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制造结构和性能可控的高质量石墨烯,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品,更加绿色环保。”吴志连介绍道。去年,该公司的石墨烯生产线成功实现盈利,目前石墨烯产能实现150公斤/年,随着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单条生产线可实现年产吨级高质量石墨烯,产值有望突破亿元。
拓展下游应用领域
推动形成一批“石墨烯+”产业
在石墨烯的量化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澜沐浦紧接着对石墨烯的应用做深入的实验与研究,力争开发出更多的石墨烯下游产品。
去年以来,项目团队围绕先进的石墨烯微波法宏量制备技术,积极拓展石墨烯在传感器、电池、涂料等产业链的下游应用,力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该公司主营产品为石墨烯粉体、石墨烯分散液、石墨烯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废水处理、海洋防腐涂料及高导电/热材料,相关产品面向国际及国内两大市场,公司被列入北京市疾控中心供应商名录。
今年1月,澜沐浦为宁波天基隆智控技术有限公司供应一批石墨烯产品,用于制造防腐涂层,目前项目正在有序开展。
在众多潜在应用中,石墨烯净水技术不仅在原理上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在实验室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有关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对水体中铅的吸附量是活性炭的10倍,其对汞的去除能力比其他吸附剂高 5倍。去年,澜沐浦从英国引进博士人才,成立攻关小组,开展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废水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沉降快、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可以说,石墨烯在废水处理方面提供了令人惊喜的全新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邢家良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对石墨烯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制造出具有超高效吸附特性的石墨烯基吸附材料,加快污泥颗粒化进程,极少的用量便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目前,该项目即将进入中试阶段,在市府办、治水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计划在陶山污水处理厂进行放大研究。
“我们希望将石墨烯应用于实际产品中,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结合,推动形成一批‘石墨烯+’。”吴志连表示,瑞安制造业比较发达,而石墨烯恰恰就能针对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澜沐浦还将组织团队研发成员探索石墨烯在锂电领域的应用,重点开发石墨烯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技术。
成立石墨烯研究院
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
日前,瑞安市人民政府与澜沐浦完成签约,浙江澜沐浦石墨烯研究院走进瑞安。
“研究院组建以后,我们将充分发挥石墨烯材料的独特性能,重点培育废水处理、硅碳负极两大研发中心,形成创新合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伴随着吴志连的介绍,瑞安石墨烯产业发展脉络愈加清晰。
“石墨烯研究院的建设,就是要加速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加快技术的工程化、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石墨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浙江澜沐浦石墨烯研究院建设要形成开放共享机制,打造一个开放的技术供给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相关的制度体系,保证创新中心开放发展,不断吸纳产业链创新资源要素,形成有效的创新合力。
对于浙江澜沐浦石墨烯研究院来说,这意味着不小的压力,同时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面对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要前瞻谋划石墨烯产业技术供给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发展主动权。”吴志连说,按照计划,浙江澜沐浦石墨烯研究院将致力于打造瑞安市新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带动区域内新材料相关企业协同创新。该中心定期向瑞安市本土企业免费开放,提供新材料领域的拉曼、电镜、导电、导热等测试服务。
今后,浙江澜沐浦石墨烯研究院将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技术供给、检测技术供给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与各类创新载体,完成从共性技术研发到技术成果转化,打通产业化的创新链、产业链关键堵点,打造石墨烯产业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震惊!瑞安能产石墨烯
■张翔
看到《瑞安开启石墨烯产业化之路》一文时,最直观的感受是“震惊”。
震惊在哪儿?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材料。它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强、最导电、最导热的材料。
石墨烯的发现历史很有趣。虽然科学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知道石墨的单原子层结构,但是直到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才用胶带在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反复剥离,成功地分离出了单层的石墨烯,并测量了它的一些电学性质。他们因此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的应用非常广泛,作为一名数码爱好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往往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产品的散热能力,这背后的功臣就是石墨烯材料;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石墨烯也有广泛的运用。在环保领域,石墨烯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吸附材料,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二是作为光催化材料,可以利用光能降解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
瑞安能产“黑金”石墨烯,无疑对我市的众多产业有极大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环保等领域。“澜沐浦”执行负责人吴志连说的“形成创新合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正是瑞安目前急需的。真切希望能借此契机,打造一个开放的技术供给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和资源共享,不断吸纳产业链创新资源要素,形成有效的创新合力,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本文来自瑞安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