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奈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包括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碳纳米管导电母粒等,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导电塑料等领域,并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电池等产品中,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根据证监会实施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规定,公司业务属于“C制造业”大类中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上游行业
碳纳米管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设备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商两大类。其中,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各类工具、机器设备等;公司生产的碳纳米管及相关复合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NMP、丙烯、分散剂、液氮等化工产品。上游行业大部分原料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状态,行业发展充分,对碳纳米管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2)下游行业
公司的碳纳米管及其相关产品作为导电剂的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锂电池是一类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穿梭来达到充放电目的的化学电池,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大充放电倍率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产品(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储能电池领域。
锂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导电剂作为一种关键辅材,可以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环寿命。由于近年来政策推动、技术趋于成熟、产业配套趋于完善等因素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行业未来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公司主要产品
1、碳纳米管粉体
碳纳米管为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层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状结构,一般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具有非常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现已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作为一种新型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领域,用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性能。碳纳米管的长径比、碳纯度作为影响导电性的两个核心指标,直接决定了碳纳米管的产品性能,碳纳米管管径越细,长度越长,导电性能越好。公司采用的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工艺制备的碳纳米管呈现粉末状,因此被称为碳纳米管粉体。
2、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按主要原料分类,可以分为纯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纯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全部由碳纳米管粉体分散溶剂等其他原材料混合搅拌、研磨而制成;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按配比7:3添加碳纳米管粉体、石墨烯与分散溶剂等其他原材料混合搅拌、研磨而制成,其主要应用于磷酸铁锂锂电池领域。纯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工艺流程基本一致,均需经过分散及预分散、研磨、成品包装等工序。
公司石墨烯产品主要配合碳纳米管产品使用。目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新型材料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随着技术进步及商业化应用加速,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公司不单独生产石墨烯粉体产品,而是在生产石墨烯复合浆料的过程中,先采购膨胀石墨,经过物理剥离、分散后在溶剂中制备出石墨烯,再加入碳纳米管粉体直接制备成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及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等一套严格、完整的采购管理流程,对供应商的经营能力、资金能力、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经过小批量试用采购且合格后,将其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体系中,按订单需求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多年,熟悉客户的需求和采购周期,销售部日常紧密跟踪客户的需求并制定销售计划。
公司生产部以销售部的销售计划为基础安排生产计划,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所需原料及原料安全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并组织采购。统一对生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物资进行采购,以确保公司生产、运营有序健康的进行。
2、生产模式
(1)自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及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公司碳纳米管粉体产品的生产周期(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到产品完成、验收入库为止的全部时间)一般约为5天,部分高端产品为20-30天;碳纳米管浆料产品全部由公司自产的碳纳米管粉体产品和分散剂溶解、分散、研磨而成,该生产周期一般约为3天。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结合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以保证生产计划与销售情况相适应。公司销售部门提供实际订单情况以及销售预测,生产部结合当前的库存物料、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等实际情况安排生产计划。
(2)委托加工模式
报告期内,部分高端产品对纯度要求较高,需要经过多道提纯,由于公司集中有限场地和资源建设了重要生产工序环节,故将部分碳纳米管粗粉委托外部单位进行初步纯化,以减少碳纳米管粗粉杂质含量。公司将初步纯化后碳纳米管粗粉收回后,进一步纯化后用于制作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公司客户为国内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其对电池原材料供应商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公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较长周期的评估认证,并经过多轮的样品测试,全面考核候选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后,公司方能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一旦通过客户的认证,正式成为客户合格供应商后,客户将向公司定期采购相关产品。
公司与长期合作的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约定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客户根据需求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
4、研发模式
公司在研发方面主要以自主研发为主,以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的方式为补充。目前公司在镇江、台湾设立了研发基地,建立了内外协同的研发体系,构建了完善技术研发制度和奖励机制,围绕既有的核心技术以及工艺,发挥技术与研发优势,结合市场导向,进行基础研发和产品创新。
5、目前经营模式及未来变化趋势
公司结合主要产品、竞争优势、核心技术、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况等因素,形成了目前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上述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未来短期内将保持相对稳定。
(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目前主要作为新型导电剂应用于动力锂电池领域;目前公司行业主要有以下趋势:
(1)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成为导电剂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受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需求增长带动,出货量达到327GWh,同比增长129.7%。其中,储能电池出货48GWh,同比增长196%;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3%。GGII预计2025年,中国动力(600482)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070GWh,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550GWh,从而带动上游材料的应用需求。
动力电池增势强劲的主要原因是:(1)国内新能源终端需求大幅上升,企业加速排产,带动对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2)受国家发布新能源汽车路线及节能2.0等多项利好政策,新能源产业链需求充满乐观,下游终端主机厂对上游电池企业加大采购量,间接拉动出货量快速上升;(3)国内以CATL为代表的企业加大海外布局,带动动力电池出口增加。
2017-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分析及预测(GWh,%)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2月
据人民网报道,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销量达352万辆。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3.4%,增长超预期,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其次,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网联化等风潮推动下,本身具有更高科技含量,并且新能源汽车车型也逐渐多样化,这使得消费者有购买意愿增加;充电桩、充电地图等日常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提高,终端消费者认可度增加。
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快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新发布的双积分政策,加之国家对禁售传统燃油车已经提出明确信号,结合双碳政策发布,未来将有更多传统车企开始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恢复增长,GGII预计未来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也将重回快速增长轨道,到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50GWh。
(2)动力电池领域对大倍率充放电需求提升,带动导电剂应用增多
受益于动力电池快充等性能升级需求,带动整个锂电材料体系的升级要求,例如高镍、三元和硅碳负极的普及使用,未来以CNT为代表的新型导电剂性价比和渗透率将逐步提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大功率充电技术目标是近期满足10分钟至15分钟实现充电80%,未来功率将达到900kW。缩减充电时间是电动产品提升便捷性的必要因素,是动力和数码电池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数码电池倍率性能达到1.5C,动力电池倍率性能达到4-5C,倍率性能的提升推动碳纳米管导电剂用量的提升。
(3)电池向高镍化发展以及硅碳使用量的提升,碳纳米管导电剂渗透率提高
综合看来,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仍以炭黑为主,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新型导电剂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碳纳米管产品应用领域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
2021年、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导电剂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2月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到2025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比将达61%,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渗透率提升,主要受动力电池高镍化以及硅碳使用量提升带动,加之市场对快充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加快,进一步有助于提升碳纳米管产品的使用。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掌握的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1)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解决了碳纳米管无法连续化宏量制备生产的难题作为纳米级基础材料,碳纳米管自被发现以来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已成为化学及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受制于连续化宏量制备的难题,碳纳米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被有效商业化推广。清华大学“基于纳米聚团流化原理的高纯度碳纳米管批量制备基础研究”,从理论层面提供了碳纳米管连续化宏量制备的相关方。公司前身开曼天奈通过独占许可的方式取得上述相关发明专利的独占许可使用权。公司在清华大学的理论基础上,经过近五年的时间终于开发并掌握了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的产业化技术,彻底解决了碳纳米管连续化宏量制备生产的世界性难题。
(2)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的技术优势
公司掌握的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颗粒状固体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或液固相反应的反应器。流化床具有高效传质传热的特点,并具有生产效率高的显著特征。目前,流化床反应器已在化工、石油、冶金、核工业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公司已陆续建成多套不同容积尺寸的流化床反应器群组,可以保证天奈科技碳纳米管的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在保证生产效率高的前提下,碳纳米管流化床制备技术也能满足差异化碳纳米管的量产需求。公司采用的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从催化剂加入,到裂解烷烃在催化剂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再到碳纳米管产出,都有针对性的设计要求,可以实现碳纳米管制备单台反应器产量最大,同一型号碳纳米管产品的性能稳定和品质可控。
③公司具有生产碳纳米管用的流化床的设备设计能力。公司的流化床反应器已实现自动化控制,可以满足连续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关于流化床的温度、气压、气体流量和过程时间等核心工艺参数,都由公司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执行和控制,瞬时失控均立刻报警提示。反应器的连续工作的状态有系统性评估,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连续稳定的生产,既保证产量最大产出,也保证产品品质稳定,实现对碳纳米管产品性能及成本的有效控制。
(3)公司掌握的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已经得到国际知名化工企业认可
2017年5月,公司与全球第四大化工企业SABIC公司签署技术授权协议,授权SABIC公司使用天奈科技的大批量生产碳纳米管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用于SABIC公司自己的下游产品中。
二、公司是最早成功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推动了碳纳米管在锂电池领域的广泛运用
(1)公司是最早成功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
在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的推广初期,相关生产企业一般是将碳纳米管以粉体的形式供给锂电池厂商试用,但导电效果并不理想。在此种状况下,碳纳米管在锂电池电极材料中没有有效地分散开,依然处于聚团状态,降低了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相关研发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实验,为制备出相应的碳纳米管合格分散浆料,使用了包括高速分散机、胶体磨、均质机、超声设备等多种分散设备,最终成功遴选出最合适的分散剂、分散方法和设备,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并实现商业化及产业化。
(2)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已在国内外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战略,依托自身的研发优势,开发出了一系列与碳纳米管及浆料相关的创新技术,并将其在国内外申请了发明专利。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6项发明专利及49项实用新型专利、清华大学独占许可19项发明专利、美国知识产权局授权3项发明专利、日本特许厅授权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韩国知识产权局授权2项发明专利、台湾发明专利1件。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国家1项标准,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8项。
(3)公司是碳纳米管及浆料国内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起草单位
公司主导制定了一项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相关的国家标准(GB/T33818-2017);参与起草了三项碳纳米管相关的国家标准(GB/T24490-2009、GB/T26826-2011和GB/T40568-2021);八项石墨烯产业团体标准(T/CGIA001-2018、T/CGIA002-2018、T/CGIA011-2019、T/CGIA012-2019、T/CGIA013-2019、T/CGIA032-2019、T/CGIA014—2019、T/CGIA003—2021)。同时,公司作为中国代表主导制定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国际标准(ISO/TS19808)在2020年3月正式发布,供全球各国使用。
三、公司掌握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技术,可以保证公司产品未来的持续升级
公司制造碳纳米管主要采取化学气相沉积法,其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反应化合物中的碳分解出来,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长成为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碳纳米管的关键是催化剂,即催化剂是碳纳米管的“基因”。自公司成立以来,技术人员就一直探索新催化剂和改进已有催化剂,结合流化床工艺的特点持续开发和改进催化剂工艺。公司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打造了一套自身独有的评估体系,并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生产经验。公司已先后开发了多个过渡金属催化剂体系和催化剂载体系列,包括纳米聚团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层状物质作载体的催化剂以及以尖晶石为主的复合结构催化剂。
目前,公司掌握长度可控的定向生长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技术,该催化剂可以使得碳纳米管以垂直于层状载体方向,在其两层之间呈定向平行生长。在该种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纳米管的管径由催化剂活性中心颗粒大小控制,同时生长的碳纳米管的长度可控,因此生产的碳纳米管长径比较大。公司由此形成了定向生长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并于2017年7月就上述相关制备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公司掌握的定向生长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可以控制碳纳米管的定向生长,同时可以做到控制碳纳米管管径、长度以及纯度等三个核心指标,主要应用于公司第二代碳纳米管产品产品制备及量产过程中,并对公司未来产品的升级以及顺利投产和量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第二代碳纳米管产品的相关性能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第三代产品进一步提升碳纳米管长径比,增加导电性能。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与同行在产品技术上展现优势。公司已开发完成三代碳纳米管产品,并顺利实现量产化,目前四代产品正在量产中,第五代产品正在开发中。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4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2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新增商标申请1项。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877.45万元,增长98.42%,主要因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研发力度加大,导致研发投入上升。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紧紧围绕既定战略目标,稳步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受益于公司既往年度对市场的持续开发和深耕,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经营业务
公司始终坚持紧跟市场变化,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深化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开展以大客户为主,开发优质二线客户的销售策略,全方面提升客户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126.3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17.0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0.10%和6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252.22万元,同比增长86.14%。
(二)技术研发
继续加强研发力度,密切追踪最新的技术及发展趋势,持续开展对新技术的研究,着力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快产品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785.04万元,研发人数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9.30%。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6项发明专利及49项实用新型专利、清华大学独占许可19项发明专利、美国知识产权局授权3项发明专利、日本特许厅授权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韩国知识产权局授权2项发明专利、台湾发明专利1件。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国家1项标准,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8项。
(三)加大产能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三个IPO募投项目和一个可转债募投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土建工程施工、厂房搭建、设备采购调试,为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司主营产品生产能力,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产能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为适应市场不断扩张的需求,经审议通过,新增扩建项目:“天奈科技西部基地项目”、“天奈科技锂电材料眉山生产基地项目”、“天奈科技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年产3,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项目”,目前项目正在筹划中。
(四)再融资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工作,2022年3月1日天奈转债(转债代码:118005)上市流通。可转债募投项目募集资金总额8.3亿元,提升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优化了资本结构,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资本力量。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产能,满足下游客户对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需求,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夯实公司在碳纳米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经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授权公司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董事会将选择适当时机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三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股票,授权期限为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至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具体内容见公司2022年4月20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天奈科技关于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26)。
(五)强化内控建设
公司持续推进系统制度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加大制度的宣导和执行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始终把风险控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管理体系、风险教育、合规经营、业务管控等方面强化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措施得力。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要求,严格按照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召集、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法人治理水平和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六)管理水平提升:报告期内,在董事会正确决策的引领下,面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公司管理层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继续强化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梳理和优化,通过严抓采购、生产、质检等各个环节,加强管控,确保产品品质,提升管理效率。
财务管理方面,公司不断加强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完善各项会计核算、预算、成本控制、审计及内控制度,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责任追究制度、风险预防和保障体系,完善内部合同管理体系,制定并完善管理标准、流程及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对清华大学授权技术依赖的风险
清华大学的“基于纳米聚团流化原理的高纯度碳纳米管批量制备基础研究”从原理上解决了碳纳米管连续化宏量制备生产的难题,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了上述研究相关发明专利的独占许可使用权,该独占许可权为不可撤销,授权期限至最后一项许可专利权失效时。同时双方约定在独占许可专利基础上自行改变、修改、改善或衍生的全部知识产权,归公司唯一且独占所有。
清华大学授权公司使用的技术为公司第一代碳纳米管产品产业化的相关基础理论,公司在其基础上实现了第一代催化剂及碳纳米管产品的产业化,并掌握了相关产业化技术。基于清华大学层状载体催化剂的概念,公司自主开发了第二代碳纳米管催化剂并自主实现第二代碳纳米管产品的产业化,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催化剂及碳纳米管产品的技术;公司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纳米管复合产品的技术。综上,公司第一代产品对清华大学授权技术具有依赖。
2、技术和产品升级迭代风险
碳纳米管目前主要作为一种新型导电剂替代传统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领域,且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如果未来出现其他更加优异的新材料,并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运用的条件,则会对公司碳纳米管导电剂产品有一定程度替代,公司将面临客户流失和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导电性能不断提升的四代碳纳米管相关产品,第五代产品正在开发中,持续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下游市场的技术发展方向。但如果公司新技术的研发未能及时取得成效、产品的升级换代出现延误或者竞争对手率先实现了技术突破,造成产品与下游客户的要求不符或未能及时开发出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则会导致公司订单数量减少或销售金额下降,出现营业利润下滑,公司面临产品无法及时升级换代带来的风险。
3、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碳纳米管在下游市场的应用。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碳纳米管下游市场应用相关数据库、技术工艺开发经验,形成了多项专利及非专利技术。公司已经对核心技术建立了相应的保密制度和工作岗位隔离制度,对专有技术资料信息严格监管,与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签订了技术保密协议,但如果出现技术人员流失,公司存在技术泄密的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4、新业务领域的拓展风险
目前,尽管公司在积极拓展碳纳米管在导电塑料、芯片等其他市场的应用,但公司在新业务领域拓展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的相关风险。
成本控制方面,由于相较于传统碳材料,现阶段碳纳米管作为一种纳米级碳材料价格相对较高,如果公司无法在短期内进一步降低公司产品成本,不能满足客户对成本的要求,可能会对公司新业务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分散技术方面,和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相似,由于碳纳米管具有难以分散的特点,公司采取将碳纳米管和树脂等材料混合形成碳纳米管导电母粒销售给终端客户的方式。但不同于碳纳米管在NMP等液体溶剂中分散,碳纳米管在导电塑料中领域应用需要将其在树脂等固体中分散,难度更大。如果公司相关分散技术无法提高,公司产品在导电塑料领域中的拓展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碳纳米管性能方面,尽管目前公司已经研发成功了三代导电性能依次提高的产品。但是新业务领域特别是芯片制造领域对碳纳米管性能(尤其是碳纯度)的要求更高,公司现有相关产品的性能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公司未来无法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产品的相关性能,以满足相关客户需求,可能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锂电池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市场应用风险
目前,碳纳米管主要作为一种新型导电剂被锂电池生产企业使用,用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改善循环寿命。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的应用时间尚短,各锂电池生产企业对使用碳纳米管导电剂依然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如果未来碳纳米管导电剂对于传统导电剂的替代不及预期或者有性能更优异的锂电池用导电剂出现,则公司锂电池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市场应用会受到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2、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45%。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公司客户相对集中与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有关。
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客户覆盖范围的增广,客户集中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仍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NMP、丙烯、分散剂、液氮等,其中NMP占比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为82.39%,占比较高。2018年10月,公司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新纳环保,拟自行回收并生产NMP,以应对碳纳米管浆料的主要原材料NMP价格波动风险。但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且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锂电池产品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公司历来十分重视产品质量,严格控制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公司已经按照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使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的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了产品质量。伴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果公司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不能适应经营规模持续增长的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的品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5、投资扩产风险
公司抓住市场迅猛发展机遇,积极扩产。公司在建中的生产项目包括:IPO募投项目“年产300吨纳米碳材与2,000吨导电母粒、8,000吨导电浆料项目”及“碳纳米管与副产物氢及相关复合产品生产项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碳基导电材料复合产品生产项目”。受新冠疫情影响,可能会出现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的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筹建中的项目包括:“年产8,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项目”、“天奈科技西部基地项目”、“天奈科技锂电材料眉山生产基地项目”、“天奈科技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年产3,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项目”。
上述扩产项目虽然已经公司充分论证,但如果出现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以及下游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导致公司新增产能无法有效消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为4.27万元/吨,报告期内存在一定波动,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变化、产品结构变化、下游行业降价传导、市场竞争等。未来公司将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以及新市场拓展,通过开辟新的市场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巩固公司主要产品的行业领先地位,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是,如果未来上述系列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出现不利变动而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前述风险和竞争,将可能导致公司利润率水平有所降低。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34%,公司主要产品平均成本上涨。受市场竞争加剧、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下降、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未来可能会继续下降,对公司未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2、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为85,890.35万元。公司应收款项金额增长较快主要系销售规模增长以及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供求、资金状况以及客户的信用状况等因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进一步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严格执行相关的信用政策、内控收款政策。
在目前业务快速增长状态下,尽管公司采取了措施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制度,但未来若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部分客户出现经营风险而不能按期回款,公司可能存在因大额计提坏账准备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3、税收优惠政策的风险
2019年11月7日,公司取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公司2019年至2021年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15%。目前,公司已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再次申请认定,预计可以通过,故公司2022年1-6月企业所得税暂按15%税率计提。
如果公司未来不能继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公司将面临不能获得税收优惠,按照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风险,将对公司净利润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行业风险
1、锂电池被替代的风险
目前市场上主要化学二次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二次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高电压、可实现大倍率充放电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数码产品及储能系统等领域,且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趋势下,锂离子电池成为二次电池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种类;目前受制于生产水平,导致其制造成本高,市场价格高于其他电池。
镍镉电池具有内阻小、耐过充、放电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广的特点,最早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中,但其能量密度低、记忆效应严重且镉金属对环节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使用逐渐减少。
镍氢电池作为镍镉电池的替代品,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较长且可实现大倍率充放电,主要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及数码电子产品领域,其主要的缺点为高温性能差,且具有一定的记忆效应。
铅酸电池作为大型充电电池,主要应用在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目前技术发展成熟且成本较低,但其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差,且原材料铅属于重金属,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各国均已展开相应的治理整顿工作。
未来3-5年,随着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使用成本降低,锂离子电池将加速对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的替代。如果未来锂电池对其他电池替代不及预期或者有性能更优异的电池种类出现,则公司锂电池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市场应用会受到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用碳纳米管相关产品收入存在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1、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国家政策鼓励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动力电池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例如《“十四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上述政策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但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取了退坡式的补贴机制,因此未来可能出现因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减少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2、新冠疫情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较大压力,报告期内,国内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及局部规模性暴发的态势,海外疫情形势处于不断变化中,但总体新冠疫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带来的影响较小,未来受疫情的影响程度要根据疫情发展加以判断,不排除未来疫情进一步加重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优势
(1)自主创新的研发优势
公司是以技术研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及对老产品的升级实现持续发展。公司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在碳纳米管以及相关复合材料领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和技术储备。
(2)研发团队优势
公司始终把研发团队的建设作为公司经营发展最核心的环节。目前公司在镇江、台湾设立了研发基地,研发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27人。公司现拥有一支设计理论扎实、研发经验丰富的优秀研发团队,公司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具有海外博士学历,拥有丰富的新材料与锂电池行业经验。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毛鸥提出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原从事的工作由公司研发团队承接,不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具体内容见公司2022年7月2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天奈科技关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49)。
公司现已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科学的研发体系,并对研发活动实行项目制管理,按研发人员技术能力进行精细化的分工与合作,重点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创新能力过硬且具有团队精神的研发人才队伍。目前公司的技术团队结构稳定,配置合理。公司已开发完成三代碳纳米管产品,并顺利实现量产化,目前四代产品正在量产中,第五代产品正在开发中,持续不断的加大进行技术创新并推出新的产品,保持公司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产学研合作优势
公司实施中长期技术创新战略机制,一直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道路,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扬州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研发关系。公司于2016年获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成为江苏省碳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获江苏省工信厅批准成为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获江苏省发改委批准成为江苏省碳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日益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使公司的研发方向始终具有前瞻性,在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
2、行业地位优势
作为最早成功商业化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打破了锂电池领域国外企业对导电剂产品的垄断,改变了原有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随着公司产能的增加,公司的行业地位也将逐步增强。公司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领域的行业地位优势将使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为公司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3、客户优势
(1)公司已和国内一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
在锂电池领域与国内一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公司与这些客户合作已多年,并在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锂电池生产企业对原料的性能、批次稳定性、交货期和供应的及时性等要求很高,加上客户更换原料供应商的成本较高,因此锂电池生产企业在选定供应商前均会对供应商的生产设备、研发能力、生产管理、产品的性能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进行严格考察和遴选。业务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新进入者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才能在行业立足,稳定而优质的客户关系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公司已与国际大型企业合作,共同推广碳纳米管在下游领域的新应用
在动力锂电池领域,企业的普遍做法是将碳纳米管添加至正极材料中,作为导电剂以提高锂电池的导电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改善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国内市场对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要求逐年提高。传统体系的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瓶颈渐显,新的动力锂电池体系则成为电池企业研发的重点。目前已经突破能量密度瓶颈并实现产业化的技术路线为“高镍正极+硅基负极”。随着主要材料企业的技术日趋完善,且相关的电池企业的应用技术逐渐成熟,硅基负极应用将逐渐增多。硅基负极的导电性能比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等石墨类负极材料要差,因此需要添加高性能导电剂来提升其导电性能。目前,公司已经和日韩知名动力锂电池企业共同开发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硅基负极中的应用,并且测试情况良好,预计未来将实现大批量供货。
在导电塑料领域,公司已经和SABIC、Total、Clariant和Polyone等知名国际化工企业展开合作,相关碳纳米管导电母粒产品已经部分完成客户认证;在芯片制造领域,公司与美国Nantero公司开始展开合作,公司高纯碳纳米管产品已经送样测试。
4、生产技术优势
作为纳米级的基础材料,碳纳米管自被发现以来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已成为化学及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受制于连续化宏量制备的难题,碳纳米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被有效商业化推广。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并成功利用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彻底解决了碳纳米管连续化宏量制备生产的难题。同时,公司掌握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技术,可以控制碳纳米管的定向增长,做到直接控制碳纳米管管径、长度以及纯度等三个核心指标,以保证公司碳纳米管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还拥有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的碳含量的纯化专利和专有技术,该技术突破了碳纳米管二次处理的产业化难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公司作为最早成功商业化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在粘度、碳纳米管含量、导电性能等方面均属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的碳纳米管浆料产品已经被锂电池生产企业所广泛使用,产品质量得到客户普遍认可。
5、产品配套和公司服务能力强
公司目前主要为锂电池厂商提供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等产品。锂电池厂商对供应商基本采取认证采购模式,对供应商的产品结构、产品品质和产品性能等配套能力和服务能力有较高要求。公司具有较强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具体表现为:
首先,公司产品结构合理、配套性强。在锂电池领域,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公司开发了适用于钴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多种产品,并均顺利实现量产化,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此外,公司新开发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产品也已通过客户评价,获得客户认可。
其次,公司技术服务能力强。和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与客户高效互动、快速反应,能够及时有效充分地掌握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要。公司可以根据客户所期望的产品性能,为客户进行碳纳米管配方设计或改进提供建议。这种产品和应用技术的配套服务能力不仅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还使得公司在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本文来自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