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呈现了一场冰雪盛宴,也是一场“华服盛宴”。从开幕式上的各代表团“服装秀”,到谷爱凌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金龙战袍”,礼仪小姐姐穿的颁奖服同样令人惊艳。
“颁奖礼服的面料是我们设计制作的。”绍兴达利丝绸董事长林平对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说,语气中带着自豪,“冬奥会颁奖礼服将中国极致美学与国粹丝绸和功能纤维完美融合,精彩呈现给全世界。”
去年年初接到任务
设计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
达利丝绸地处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绍兴新昌,成立已经有40多年,是全球知名的丝绸纺织及服装企业。
说起和冬奥会颁奖服的渊源,那得从达利和北京服装学院10多年优秀的合作开始。林平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介绍,2008年奥运会的丝巾类礼品、APEC峰会时的西服面料、G20峰会的床品国礼等,都是由达利丝绸提供的。
而这一回,北京冬奥会“瑞雪祥云”“鸿运山水”系列颁奖服,都是由北京服装学院尤珈副教授领衔设计的。
“我们接到任务的时间,是去年正月里,那时候刚过完年。”林平透露,其实当时这个颁奖礼服的主题还没有完全确定。“一开始定的是雪花主题,而奥组委希望能再更多一点中国特色。”
尤珈副教授团队来到达利丝绸一起商量,“我们有四五个会议室,就在我们1号会议室,挂着一幅《千里江山图》,大好河山,就是它了!”林平说,整个“鸿运山水”系列的颁奖礼服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这幅中国宋代王希孟的作品,“所有的图案都是来自这幅画。”
顶级桑蚕丝、羊绒再加黑科技
走起路来还会自带花香
冬奥会的颁奖仪式分别在雪上场馆、冰上场馆和颁奖广场。颁奖礼仪服装不仅要呈现礼仪人员端庄、大方的形象,还要满足防寒保暖要求。因为比赛时,像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的最低温度可能达到零下30摄氏度。
林平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礼仪服一开始就选定了最优质的6A级桑蚕丝与顶级羊绒。为了让颁奖礼仪服装美观又保暖,考虑到冬奥会的场景和气温环境,设计团队经过几十次反复试验,又特别添加了一片片黑色的材料,这是中国航发为本届冬奥会研发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可以帮助礼仪小姐姐抵御寒冷。
“有机桑蚕丝和环保羊绒都是顶尖的。”林平介绍说,除了挺刮、抗皱,面料还做了三防处理,采用纳米技术,防水防污防油,“因为考虑到下雪场景,礼仪服装必须防水。”
值得一提的是,面料里还加上了一点点“小心机”,让礼仪小姐姐们走起路来会自带香味,每一个都是“香香公主”。“那是我们和浙江的传化集团合作,用上了高分子微胶囊破壁技术,衣服摩擦之后,就会发出淡淡的花香。”
调色和特殊工艺处理难度极高
整整花了10个月
颁奖服的色调灵感同样来自《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共有五层,五色。黑、白、红、绿、青,层层叠加,才有“千载青绿,无垠山河”。
而虎年春晚中的《只此青绿》是一场超乎寻常的视觉盛宴,青绿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的视觉标志,也是《只此青绿》舞剧的灵魂。
“我们这个调色的过程足足花了10个月左右的时间。”林平说,选定了原材料之后,接下来就是调颜色、调组织,传统丝绸怎么去和其他材质融合,“因为它不是纯丝绸,而是丝绸加羊绒还有新科技材料,一起染色的技术难度相当高。光是把两种材料交织在一起,就反复做了几十次的试验。”
这期间,达利丝绸团队几乎每天都和尤珈副教授团队保持着紧密的沟通,有时候因为疫情,视频会一开就是一整天。
最终,经过了50多道特殊工艺处理,礼仪服装的面料终于达到了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保暖效果。林平介绍,面料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锦工艺,单花有1.469亿个组织点,是在目前最先进的12000针数码提花机上织造而成的。
去年11月底,达利丝绸做了200套颁奖服,同时将面料交给了中丝集团。“感谢北京服装学院和中丝集团与我们的通力合作,一起完美地将美丽的丝绸再次呈现给全世界人民。”林平这样说道。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中国代表团的服装也来自达利
“除了礼仪小姐的颁奖礼服,去年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国运动员代表团出场时穿的红色西装,面料也是我们制造的。”林平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据了解,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门红”系列礼服,出自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尚艺小镇的设计师杨慧之手,她也是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
这套礼服在主体色上沿用了最能代表爱国精神的国旗红,与奥林匹克的专用白色搭配相得益彰,同时部分借鉴了国家一级文物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化内涵。整体服装以典雅的中式服装风格为核心,延续了中华小立领的经典设计,并与西式服装剪裁巧妙结合。“不知道你仔细看了没有,这套衣服上面的图案设计灵感其实来自中国特有的榫卯结构图,整体组合起来看又像战士的盔甲。”林平说。
本文来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