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30位“武汉英才”代表上台领取证书。他们或是代表国家战略方向的前沿学科带头人,或是企业进军产业“无人区”的开拓者,最年轻的不过32岁。
2021年度,657名高层次人才入选“武汉英才”计划,其中,产业领军人才155名,优秀青年人才502名。
制图|刘岩
如何创造性地答好党中央提出的“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这道“必答题”?如何担当“国家人才发展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高端人才集聚区”建设使命?
用好人才,成为关键。这些“武汉英才”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四个面向”,武汉正努力走出一条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不到30岁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核心业务牵头人
去年,在汉央企东风公司已开发出国内首款量产的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2年前,接到自主研发燃料电池“芯片”——膜电极的任务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唐雪君还不到30岁。
膜电极决定着燃料电池的性能、寿命及成本,占据燃料电池电堆成本的70%,但却一直是制约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入东风公司后,唐雪君作为牵头人组建研发团队,目前在多项技术上取得突破,“企业为我们搭建好研发平台并持续投入,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东风公司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右)。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唐雪君的故事不是个案。一棵树从苗圃里的幼苗培育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栽种、施肥、修剪,在武汉,用而成“材”、人尽其才,形成良性循环。
被引进回国的韦俊雄博士,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日激光进军超快激光变频领域的牵头人时,还不到30岁;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张帆,成为小米核心业务“小爱同学”的算法策略组研发负责人时,刚过30岁……
武汉坚定把人才使用作为当务之急,在人才使用中识才、育才、成才。此次入选的“武汉英才”,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80%以上研究领域契合我市965产业,70%以上主持或参与过国家重点项目,60%以上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义无反顾回母校创业 留下来的不只是“感情”
“如果没有湖北省射频微波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我的课题就难以为继,更不要提后面的创业故事了。”“武汉英才”、武汉汉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何大平说。义无反顾回到母校武汉理工大学,如果说一开始是校友情感驱动,而支持他长久留下来的,正是依托“平台”。
何大平团队致力于导热石墨烯膜的研发,能有效解决5G产品更高热通量的问题。团队与理工大等高校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不断吸纳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来汉。
后期,何大平团队的创新成果,又依托企业所在的岱家山科创城质量服务站这一公共技术平台,通过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助力,形成内控标准,最终赢得智能终端下游客户认可。
“武汉不缺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平台及人才,但仍缺乏从‘1’到‘100’的工程性研发平台,及从‘100’到‘100亿’的运营平台。”何大平认为,平台就是舞台,平台越大,越能集聚更多顶尖的人才。
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共1823个。以这些平台为载体,集聚了全市几乎全部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但支撑人才发展的创新平台实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这次会上,武汉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标准的科技创新平台、做大做强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能级的城市功能平台,加快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城市功能高地,让“人人尽展其才”。
创新成果显著来汉第二年即享受了股权激励
本月初,“武汉英才”、武汉华日激光高级光学工程师韦俊雄已经成功申领了“光谷数字人才卡”,凭借此卡,可以便捷地享受政务服务、医疗服务、子女入学、休闲度假、融资对接等6类权益的服务体验。此前,作为光谷“3551”计划高层次人才,韦俊雄的人才项目已经获得了东湖高新区的无偿资金资助。
“光谷数字人才卡”自2022年1月4日上线以来,三周时间内,已有228名东湖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成功办理。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根据人才需求,积极拓展人才权益和服务场景。
“武汉英才”、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药理研发高端人才赵心,致力于肿瘤药物合成致死和肿瘤药物耐药机制研究,其研发的某款新药已在海外进入临床一期,由于创新成果显著,来汉第二年即享受了企业的股权激励。
人福药业员工在固体片剂生产线对包装药品进行抽检。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年轻的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系统专家周圆圆说,能感觉到,武汉的产业环境、营商环境都在越来越好,城市的教育、医疗、生活配套也不断完善,这几年,“回流”和留汉的人才明显变多了。
这次会上,武汉提出,将推进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需求“一站受理”、人才服务“一码集成”,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好环境,真正把武汉打造成天下英才的逐梦之城、圆梦之地。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实习编辑:郑晓晓】
本文来自长江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