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由二维硅材料由于其厚度小、横向尺寸大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LIBs)的高性能阳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超薄二维硅纳米片(Si NSs)的简易合成及其有效应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杜春雨,教授团队在《Adv Funct Mater》期刊发表名为“Ultrathin Si Nanosheets Dispersed in Graphene Matrix Enable Stable Interface and High Rate Capability of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论文,研究通过HCl蚀刻Al2O9Si 3合成平均厚度小于2nm的超薄Si-NSs。与石墨烯结合后,制备的Si-NSs@rGO该材料具有超高速率性能(2395.8 mAh g−1 at 0.05 A g−1 and 1727.3 mAh g−1 at 10 A g−1) ,较长的循环寿命(在2Ag−1下进行1000次循环具有0.05%的容量衰减率(每个循环)和较高的平均库仑效率(1000个循环期间为99.85%),优异的性能归因于 Si-NS 的超薄性,极大地提高了 Li +离子的扩散性和可逆性。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制备高倍率负极材料的策略,以满足对高功率密度锂离子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
图文导读
图1、a)蒙脱石Al2O9Si3-HCl的照片。b) 蒙脱石Al2O9Si 和Al2O9Si3 -HCl的XRD图谱。c)用于蚀刻蒙脱石Al2O9Si3的HCl溶液的27Al MAS NMR光谱(d) Si-NSs@rGO 的合成过程示意图。e) TEM、f) HRTEM 和 g) Si-NSs 的 AFM 图像。h) Si-NSs@rGO的TEM图像。
图2、a)Si-NSs和Si-NSs@rGO的XRD图谱。b) Si-NSs@rGO 的Si 2p XPS光谱。c) Si-NSs和Si-NSs@rGO的拉曼光谱。d) GO、Si-NSs 和 Si-NSs@rGO的TG曲线。
图3、a) 在0.1mV s -1扫描速率下Si-NSs和纳米Si的CV曲线。b)在50mAg-1下 Si-NSs 和纳米Si 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c)在200mA g -1 100次循环下Si-NSs、Si-NSs@rGO、纳米Si和纳米Si@rGO电极的循环性能。d) 长期循环性能和 e) Si-NSs、Si-NSs@rGO、nano-Si 和 nano-Si@rGO在2A g-1下1000次循环的库仑效率。
图4、a) 拟合的 C 1s,b) F 1s 光谱,和 c) 循环 Si-NSs@rGO 电极的 Si 2p XPS Ar 离子蚀刻深度分析。d) 循环纳米 Si@rGO 电极的拟合 C 1s、e) F 1s 光谱和 f) Si 2p XPS Ar 离子蚀刻深度分析。
图5、锂化期间单个 a) Si-NS 和 d) 纳米Si 在不同充电状态 (SOC) 下的 von Mises 应力分布(b) Li +的浓度分布和 c) 在 100% SOC 下锂化过程中堆叠的 Si-NSs 的应力分布。e) Li +的浓度分布和 f) 在 100% SOC 下锂化过程中堆叠纳米硅的应力分布。g) Li +浓度和 h) Von Mises 应力与堆叠纳米硅表面应力集中点和应力均匀点的 SOC 曲线。
图6、a) Si-NSs、Si-NSs@rGO、nano-Si 和 nano-Si@rGO 电极的倍率性能。b) Si-NSs@rGO 与之前报道的硅基材料之间的速率能力比较。c) Si-NSs@rGO的微分容量曲线。d) Si-NSs@rGO 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 CV 曲线。e)阴极和阳极峰的Log( i ) 与 log( v ) 图。f)不同扫描速率下电容和扩散控制贡献的百分比。g) Si-NSs@rGO 在 1.0 mV s -1 时电容和扩散电流的分离。h)活化后Si-NSs@rGO和纳米Si@rGO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i)在较低角频率下Z re和ω-0.5之间的关系。
小结
这项工作表明,制备超薄Si-NSs及其与石墨烯的结合是提高Si基负极电化学性能的一条重要简易的途径,在大功率和长寿命LIBs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且可以扩展到其他电极材料的研究。
文献:https://doi.org/10.1002/adfm.202110046
本文来自材料分析与应用,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