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文章发表在《Catalysts》杂志上,讨论了已经放置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的铂金(PtAu)纳米颗粒如何对氢在硫酸中的析出具有相当大的催化速率。
研究:由还原氧化石墨烯支持的PtAu纳米颗粒作为氢析氢的高活性催化剂。 图片来源:petrmalinak/Shutterstock.com
氢作为燃料的重要性
世界迫切需要一个可行的化石燃料替代品,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环境上。
由于氢气是一种清洁而廉价的能源,因此,使其成为一种良好的燃料,因此可以通过氢气的演化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来产生。
由于析氢反应(HER)具有如此广泛的适用性,因此由于其从学术和工业角度来看的广泛意义,因此在化学中一直是一种彻底研究的反应。
这些活动对于各种操作都是必要的,例如氢燃料电池中的电力生产,H的生产2通过水电解和一氧化碳的转化2转化为可用的燃料和化学品等。
对于最佳且廉价的制氢过程,需要一种用于析氢反应(HER)的良好催化剂。
催化剂应该便宜,同时还要表现出高效率,耐用性和使用寿命。一般来说,人们承认铂族中的金属,其中Pt位居榜首,是析氢过程中最大的电催化剂,但它们非常昂贵且难以作为电极材料获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用于反应的合适催化剂,这些催化剂也便宜且易于获得。
扫描电镜图像(放大倍率= 50,000×,比例尺= 1μm):(a)Au/ rGO和Au NPs尺寸分布;(b) PtAu/rGO和PtAu NPs大小分布。© Rakočević, L., Simatović, I. S., Maksić, A., Rajić, V., Štrbac, S., & Srejić, I. (2022)
Graphene to the Rescue
石墨烯是近年来激起许多科学家好奇心的碳基物质之一。由于其耐人寻味的二维结构,石墨烯具有显着的电磁,机械和光学特性。因此,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氧化石墨烯(GO),已被证明可用作HER和各种其他工艺的催化剂载体。
考虑到这一点,作者选择研究两种材料,以有效催化HER;Au/rGO 和 PtAu/rGO。这两者都是金属沉积在石墨烯衍生物上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与纯PtAu化合物相比,金和铂的原子百分比非常小(分别为0.3%和0.6%),从而使整个催化剂以原始成本的一小部分提供,同时保留了催化剂在析氢反应中的大部分理想性能。
科学方法的严谨性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两种催化剂的HER活性进行了评价.
使用计时安培法(CA)来评估PtAu / rGO的耐久性,PtAu / rGO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一直具有高活性。使用独立测量,还研究了氢在PtAu / rGO和Au / rGO上的演变。实验包括在石墨烯边界处无提示地沉积金和铂。
PtAu/rGO电极表现出优异的HER活性,基线电位相对接近HER的平衡电位。这意味着PtAu/rGO非常适合作为硫酸溶液中HER的简单Pt催化剂的经济替代品。
重要收获
使用PtAu / rGO作为催化剂,用于硫酸溶液中氢气的析出,作者展示了催化剂出色的催化活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PtAu纳米颗粒随机散射且大小不均匀,并且它们主要集中在rGO片的边界上。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查都表明样品中金和铂的原子百分比很低。此外,PtAu/rGO电极的LSV曲线显示出HER的异常起始潜伏和低悬挂的Tafel斜率,这两者对于这种电极都是例外的。EIS研究的结果与LSV数据一致,表明HER活性水平很高。
CA测量在恒定电极电压下进行了40分钟,表明用于析氢的PtAu/rGO催化剂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一发现可能为使用氢气演化的经济燃料生产打开了大门。
0.5 M H的析氢反应2所以4:(a) 在稳定性测试后,以10 mV/s的扫描速率记录rGO、Au/rGO和PtAu/rGO电极以及单独用于PtAu/rGO的LSV曲线;(b) 衍生的塔菲尔斜坡。© Rakočević, L., Simatović, I. S., Maksić, A., Rajić, V., Štrbac, S., & Srejić, I. (2022)
参考
Rakočević, L., Simatović, I. S., Maksić, A., Rajić, V., Štrbac, S., & Srejić, I. (2022). PtAu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b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s 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ts, 12(1). Available at: https://www.mdpi.com/2073-4344/12/1/43
本文来自AZO NANO,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