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开幕式现场。 李爱平 摄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内蒙古乌兰察布是我人生的第二故乡。”29岁的展长振说这句话时,语气坚定。
这位本科、博士均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29岁年轻人,为何对中国北方城市乌兰察布有着如此强烈的感情?
23日,第九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在此间召开,展长振受访时给出的答案是,“这个地方能展示自己的价值”。
展长振告诉记者,博士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乌兰察布市政府请来从事石墨烯方面的科研创新工作。
其间,让展长振最为兴奋的是:“当地组织部部长亲自与我对接,解决了很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也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
第九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开幕式现场。 李爱平 摄
“作为一个北京人,现在我真的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了。”展长振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间,他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当地天然石墨的性质与改性进行了深入理解,并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展长振正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级科技项目2项(含科技兴蒙项目1项)、乌兰察布市科技项目4项,累计主持经费900余万元。这让他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现任内蒙古石墨烯新材料创新中心总经理的展长振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内蒙古取得这么多成绩,源于内蒙古大草原为人才营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
与展长振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
这位三句话不离本行的科学家告诉记者,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地深耕燕麦领域多年后,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个尊重人才的地方”。
“我们在乌兰察布有燕麦方面的科研团队,许多专家都是育种、栽培方面的行家里手,大家在这里工作生活都很愉快。”任长忠说道。
“在乌兰察布和我对接的是市长,她隔三差五问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让我感到特别温暖。”任长忠受访时建言,未来,内蒙古需要在特色农业、矿业、文旅融合等领域进行人才引进,“让人才留下来,发挥价值。”
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在当天的活动中表示,乌兰察布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先后柔性引进院士12名,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766名,专项引进教育、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1500余名。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在隋维钧看来,今天的乌兰察布,迎来了优势的叠加期、发展的机遇期,处处绽放着激情活力、涌动着勃勃生机。“我们正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热情的姿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完)
本文来自中国新闻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