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还有44天时间即将开幕。12月21日,大公报记者实地探访河北张家口赛区获悉,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三个竞赛场馆除部分临时设施外已全部完工,“金牌大户”云顶滑雪公园元旦完成造雪造型后也将收尾。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时,“雪如意”着陆坡抛面的曲线与运动员空中飞行的抛物线轨迹完全吻合,使得运动员在空中飞行时每一个瞬间的距地高度都会在3米以内,增加安全保障。而在寒冷冬日观赛,各场馆的保暖“黑科技”坐垫届时则将为冬奥“增温”不少,观众赛后还可将它们带走留纪念。
形似“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记者张帅摄
因为跳台剖面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 形曲线契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的场馆之一。清华大学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王灏指出,不同于国外的跳台滑雪赛道大多建在土石方等填充物上,“雪如意”另辟蹊径将168米长的大跳台赛道架在空中,“柄身”正好是赛道,运动员从赛道上疾驰而下,并在“雪如意”底部足球场内的结束区完成动作。
赛道精心设计保证运动员安全着陆
“从设施设备来讲,‘雪如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跳台滑雪场地,能够保证运动员出好成绩。”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施经理王敬先当日介绍,跳台滑雪运动员忌讳有横风,而“雪如意”所处的山呈碗状形态,把场地“含”在山谷里,能够减弱大部分干扰运动员的风。而且,“雪如意”朝向正对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所在山谷方向,不仅能让运动员有愉悦的飞行感受,而且视野更加开阔,还能看到远处的长城遗迹。
王敬先还强调,“雪如意”设计有很好的助滑道系统,不会因为赛道对运动员产生任何伤害。“我们还考虑到运动员自身出现失误,而导致发生着陆不稳的现象。因此在场地设计时,我们将着陆坡抛面的曲线,做到与运动员空中飞行的抛物线轨迹完全吻合。”他介绍,这样运动员在空中飞行时每一个瞬间的距地高度都会在3米以内,可以保证即使出现失误,运动员也可以非常平滑和稳定地落在着陆坡的雪面上。
不使用地下水造雪
大公报记者实地探访看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以及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彼此相隔约两公里,三大赛场都位于崇礼古杨树场馆群。奥体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贾茂亭对大公报指出,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天然雪的硬度满足不了像冬奥这样重大赛事的比赛要求,因此场地都为硬度更高的人工造雪。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两大赛场合计大约需要25万立方米的水量才能满足造雪需求。这些人工造雪用水多为水库引调水,以及回收的雨水、地表径流水、融雪水等,蓄水多元且可循环利用,为冬奥会人工造雪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我们没有开采地下水,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损坏。”贾茂亭还表示,每场比赛完后,工作人员都将连夜持续压雪,为次日比赛打造最合适的用雪硬度。
保暖坐垫抵御低温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观众看台,座椅将安装保暖“黑科技”坐垫为观众保温;记者张帅摄
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多在室外,因此观众要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下观看比赛。大公报记者了解,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场馆坐席台阶表面将铺设一层具有封装外壳的坐板,外壳内装有石墨烯片,通过实时通电来发挥石墨烯的发热功能,使座板表面温度迅速提升。此外,座椅上还将安装保暖“黑科技”坐垫为观众保温,比赛结束后,允许观众将它们带走,以留作纪念。
本文来自大公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