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东莞 | 东莞打造产城人共生共荣新生态

未来,何海勇打算将产业在东莞实现落地。“目前我们的连续化超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技术,已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在技术方面已经成熟,正在跟一些东莞企业洽谈产业化的事宜。”何海勇说。

日前,在2021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东莞行人才项目洽谈会(松山湖专场)现场,参观了大族粤铭激光车间后,回国到东莞创业刚满两年的黄俊刚感慨受益良多。今年,他领衔的“5G用自由转轴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的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第一台样机将于9月下线,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完善的制造链条是他选择东莞的重要原因。

干事创业的平台、周到及时的政策、便利完善的配套……如今,东莞在迈向万亿GDP与千万人口发展的新阶段,正以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海纳四方英才,同时也向创新人才借智借力,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荣的全新生态。

1 高水平人才队伍助力产业“立新柱”

作为广东瑞盈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博士后,黄俊刚已有20多年激光研发和生产经验,而这样的人才交流活动对于工作繁忙的他来说仍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他的5G用自由转轴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产业化项目,第一台样机9月下线。“这一项目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能生产带宽可以实时改变的下一代高速光网路核心光元件的国家,将大大增强中国在5G通信领域的竞争力。”黄俊刚说道。

黄俊刚的信心不仅来自行业大背景的利好,更源于对团队技术的信任。高速调谐、无跳模调谐范围大、窄线宽,这是新一代(超高速)光网络对发射和接受光源的激光器的三大性能要求,而目前已商用的5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无一能满足。

聚焦这一需求,瑞盈激光研发了一种大规模生产、造价在千元以下,同时具备上述三大性能的窄线可调谐激光器。黄俊刚表示,该激光产品具备的特性,使得其在5G通信、高端智能制造、医疗成像、气体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

当前,东莞正加快以科技造富壮大产业实力,力争迈入万亿元GDP城市之列。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之都,是东莞正着力探索的一条可行路径。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表示,东莞将进一步强化对高企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梯度发展格局,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在这背后,正需要高水平人才队伍及其创新项目落地,为东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夜晚华灯初上,当黄俊刚还在松山湖反复监测样机生产时,在常平镇的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门口,智慧灯杆已悄然亮起。智能照明、紧急呼叫、智慧停车、环境检测……以其智慧的“大脑”守护市民的生活与智慧城市的高效运作。

扎根LED行业10余年,勤上光电研发总监张政宽与东莞共同成长。2008年,张政宽怀着梦想来到东莞,当时正处于东莞制造迈向东莞智造、LED灯具取代传统灯具的技术革新期。

从过去仅能开关灯的传统灯具,到可以根据交通情况远程调整灯具亮度、按需照明的智慧路灯,张政宽带领研发团队实现了这一全球首创,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他与团队继续探寻更智能的路灯,深入研究物联网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运算等技术,实现了城市综合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而且做到了互联互通与协同应用。过去灯杆的一杆一功能正成为过去,取而代之是多杆合一、互联互通的多维智能平台。

张政宽回忆,刚到企业时,做软件的只有一个由三人组成的小团队,如今团队培养出10位设计、操作类人才,逐渐壮大。“我不仅见证了我们公司的转型,也感觉到了东莞整个城市都在从制造业向智造转型,我们身在其中,也要不断努力。”张政宽感慨道。

2 东莞创业环境获专家和项目青睐

东莞正在向更多的人才张开怀抱。7月29—30日,短短两天内,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层次人才齐聚东莞,他们大多拥有成熟的技术和理念,希望在东莞实现产业落地。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何海勇对东莞并不陌生,每次来到东莞,他都有新收获。“东莞企业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很高,行业内有了新的技术,东莞企业会不惜代价优先尝试,这在其他很多城市是很难见到的。”何海勇表示,东莞在石墨烯领域的很多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东莞企业反馈的信息往往也是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对开展和优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在何海勇正在做一项名为“连续化超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技术,据介绍,相对于现有机械剪切、超声、研磨剥离法,这一套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效果更佳,工艺过程更为稳定的石墨烯片层剥离过程。采用这套技术所得到的石墨烯粉体,层数可至10层以内、片径达数百微米、结构完整性更佳。

未来,何海勇打算将产业在东莞实现落地。“目前我们的连续化超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技术,已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在技术方面已经成熟,正在跟一些东莞企业洽谈产业化的事宜。”何海勇说。

人社部创业导师、沛坤投资董事长张涛对于高端人才创业团队拥有独特偏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科博士出身的他,能够接触到国际一流的项目资源。此次借2021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东莞行的机会来莞,他早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张涛决定来东莞发展,现在正在创建广东林润沛坤基金,并且在东莞理工学院任客座教授。林润沛坤基金主要做硬科技方面的投资,像一座桥梁沟通出资方和投资项目,具体而言,该基金专注于投资智能制造领域,希望寻找到智能制造领域高科技产品的国产替代初创企业,并培育其发展壮大。另外,这一基金具有比较强的金融招商能力,能够利用科技创投这个工具,帮助本地政府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张涛十分看好松山湖科学城的发展,“松山湖科学城是一座高规格、有想象力和前景的产业之城,我们希望借着东莞建设松山湖科学城的契机,和科学城一同成长。”

在这些愿意留莞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当中,营商环境被频繁提起。何海勇表示,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政府的营商环境、办事效率、服务意识,会影响到创业者的发展信心。所幸,在多次接触中,他发现东莞政府的服务意识强、工作效率高,合作的体验感很好。

张涛表示,作为资本运作机构,林润沛坤基金在选址时首要考虑当地的营商环境,在前期的招引过程中,东莞政府的办事效率比较高,对基金运作比较熟悉,以致团队和政府沟通起来没有障碍,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

据初步统计,2021年高层次人才东莞行共促成高层次人才与东莞企业达成合作意向51个,已开展合作项目8个。此次专家来莞洽谈已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包括但不限于东莞市能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与专家黄良斌对接UVLED应用于微米级加工项目、东莞市一能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林明耀教授达成了《无霍尔传感器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算法软件开发项目》等。

3 搭平台、优服务实现引才留才

8年前,东莞市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杜昭辉带着技术来到东莞从零开始创业,从事位置传感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选址时,我们只想着应该去供应链最活跃的地方。落地东莞后,我们感受比预期更好,不仅没有后顾之忧,甚至有家的感觉。”

杜昭辉回忆,公司完成注册当天便入驻了管委会提供的办公和生产厂房,没过几天,离公司步行可达的人才公寓也向杜昭辉开放使用。来到东莞后,许多政府人员跟杜昭辉紧密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这些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东莞城市对团结外来力量共建家园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力。”

近年来,东莞多举措做实做细人才工作,在创业平台、人才服务、环境品质等方面集中发力,着力打造人才高地。如今在东莞,无论是创业家、科技工作者还是专家学者,在与这座城市的相互陪伴中,都能找到与自身发展的空间和期待。

2020年,东莞市场主体超过134万户,是2015年的1.8倍,占全国总量的1%;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381家,是2015年的6.5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如此多的优质企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也开拓了创新创业的空间。

随着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在莞集聚,东莞人才发展平台正迈向国际化、高端化。目前,全市研发投入强度从2.36%提至3.0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越来越多的高端科创人才纷纷选择在东莞创业,在东莞生活。

作为松山湖本土起家的初创企业,弓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大都是“三莞设备”——莞产机器人、莞产软件、莞产配件。

“我们在东莞的供应链体系非常完善,一般车程半小时之内搞得定,大大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弓叶科技总经理、东莞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莫卓亚分析,以创新科技为主轴的松山湖,不仅搭建了完整机器人生产体系,还有完善的周边产业链条,这为弓叶科技这类创新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为了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东莞全力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摆在重要位置,下大力气重点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和各领域领军人才,并且系统推进人才安居、健康医疗、子女入学、创业服务等保障计划,全力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面向未来,东莞正积极落实好项目接洽和人才落户的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坚定人才在莞发展的信心、决心。围绕东莞人才引进政策、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平台搭建等主题,海内外人才也提出了许多新建议、新期待。

中国农业大学博王明建议,“十四五”时期东莞可通过精神、物质奖励,搭建人才引进交流平台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加速人才向东莞聚集。

4 夯实基础研究打破创新天花板

当前,东莞正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高端创新人才成为科学城“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潜心打造“国之重器”,不断提升东莞源头创新能力,高水平人才团队还为东莞基础研究的突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8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做客CCTV—2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栏目,深度解读了被称为探索微观世界的“火眼金睛”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

2018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装置是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3年来,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已超2000人,完成课题超500项,涵盖新材料、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众多领域。

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团队,利用散裂中子源开展实验,开创性提出一种新的作用机制,获得强度、韧性、延展性俱佳的低成本新型钢材,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

散裂中子源建设过程中,还培养了一支约400人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队伍。“这个队伍非常宝贵。”陈和生强调,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装装置,需要一个数百人的高水平的专业齐全的团队的长期奋斗。

如今,依托这支人才队伍,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和预研项目已经启动建设,未来他们还将为散裂中子源二期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一流人才领衔的研究队伍,不断打破东莞科创成果天花板,赋予东莞参与国内外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坚实底气。

近年来,在半导体器件发展微型化和柔性化的驱动下,二维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机械性能,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成为科技界研究的前沿课题。

“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可以弥补硅以及其它半导体材料在应用方面的不足,还可以实现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柔性可穿戴器件、超灵敏探测器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研究员说。他带领的二维材料研究团队,利用创新方法制造出大面积柔性透明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及各种逻辑器件,并且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特性:晶体管器件密度可达1518个/平方厘米,成品率高达97%,是目前已报道结果中最高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松山湖科学城,面向前沿研究、基础研究的成果正加速涌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入选“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验室研究团队与合作者的成果——实现尺寸最大、晶面指数最全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等,这些成果将东莞推向了科创新高度。

■创新样本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机制激发成果转化新活力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也是东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自2018年揭牌成立以来,实验室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并在构建引才、育才、用才体制机制中取得突出成绩,以新思路、新做法、新模式,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释放新活力。

“先立地,后顶天”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楼,一个600多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内摆满了研发设备。“太阳能电池的产线很长,但在这里,从硅片变成电池仅需一天时间。”在刘尧平看来,齐全的设备就是研发的加速器。

刘尧平所在的高效晶硅电池团队是首批入驻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的团队之一。在这里,产品研发中所需要的表面制绒、扩散、背抛、镀膜及表征测试等相关工艺设备,实验室均能提供“一条龙”服务。2020年8月,团队注册成立广东中科普瑞科技有限公司,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中,实验室提出“先立地,后顶天”的理念,高效晶硅电池团队的实践就是“立地”的缩影。松山湖材料常务副主任陈东敏介绍,基础研究往往需要长达10年甚至更久才能见成果,实验室考虑从成果转化这一端布局进行“立地”,另一端的基础研究亦同步进行,就是“顶天”。当前,创新样板工厂已累计引进25个优秀团队,申请专利超400件,注册成立25家产业化公司。

同时,实验室一直坚持“人才互聘,成果互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截至今年8月,实验室共引进8名海内外院士,集聚双聘和全职科技人员超9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表示,“我们面向全球招聘人才,不盲目以学历为标准,注重实际能力。”

“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

为更好地释放人才科技创新活力,东莞支持实验室实行符合国际创新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出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发展专项扶持办法(试行)》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财政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赋予实验室在研究方向选择、科研立项、技术路线调整、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审、科研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其中,在人才待遇方面,允许材料实验室自主制定与科研人员能力和贡献相一致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实验室重点引进的人才团队纳入东莞“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可根据广东省有关规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等。

此外,每年的经费使用,实验室自己拿主意。实验室是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自主编制年度经费预算。经市科技局初审、征求财政局意见,并通过理事会审议后,仍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带领的实用超导薄膜研究团队,最开始预算用900多万元进口一台设备。后来受其他因素影响,团队决定自主研发设备,最后仅花了三四百万元就研制成功。“自己研发就不存在设备采购,节约下来的钱允许调到别的地方使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助理王玉文谈道。

赵忠贤院士表示,实验室一方面注重研究实效,不以论文论英雄,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攻关;另一方面充分信任科学家,“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赋予科学家自主权。

撰文:张仕婷 唐卓 郑国豪 陈启亮 张珊珊

本文来自南方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1年8月10日 07:54
下一篇 2021年8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