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不断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涌现了大量重大创新成果。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和行业创新能力也取得了很大提升。当前,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由以规模带动效益阶段转向以质量和效益提升竞争力阶段,在技术创新发展方面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趋势、新需求。“十四五”行业该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发展?对此,《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南》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具体举措。
《指南》中提到,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的目标是要研发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突破20~3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补短板”技术、“卡脖子”技术,在重点领域开发30~50项先进技术,自主研制10~15套大型成套技术与装备,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00项。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基因组等在行业得到初步应用,建成2~3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队伍方面,要构建较完备的“人才链”,组建20~30个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组建20个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
关键共性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瓶颈问题,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是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指南》强调,行业要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五大关键共性技术,即新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新分离材料与技术、生物化工技术、先进控制与信息技术。
在新催化技术方面,《指南》提到要开展新型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表征与反应机理的研究,开发高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剂及绿色工艺,开展催化过程强化工艺研究,开展环境友好型生物催化剂及绿色工艺的研究,开发离子液体新催化剂及工艺工程化技术,开展失效催化剂中贵金属绿色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在过程强化技术方面,《指南》要求开展微界面、基于外场、微化工系统、新介质/新材料、过程耦合的化工过程强化新技术等研究。同时还要开展新一代微化工系统设计、集成、制造与性能评价、微尺度多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建立、模拟及优化等基础研究。
在新分离材料与技术方面,要开发高性能、适应性强、多用途的陶瓷膜、有机功能膜及复合膜材料,制造出多种构型的膜元件。有针对性地设计多种膜组件,将陶瓷膜、有机功能膜及复合膜设备推广应用于多种工业分离过程,将膜技术与反应、分离、生物等技术相耦合,进一步拓展膜设备的应用范围,实现精馏节能30%以上,建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离膜示范装置。
在生物化工技术方面,要突破具有重要下游衍生物应用的基础化工产品,或石油基生产相对受限(如异戊二烯)的重要化学单体、中间体和材料。注重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塑料、纤维、橡胶等产业链的衔接。大力推动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加快生物液体燃料示范和推广,重点发展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沼气等。
在先进控制与信息技术方面,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同时对内推动运营模式、管控方式转变,建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新模式和集约化、一体化的经营管控新方式;对外推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改变,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石化商业新业态,为石化和化工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在大力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的同时,《指南》提出,我国还要开发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和建高端的技术和产品。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要提升复杂区油勘探能力以及老油田、低品位油气的采收率。完善近海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体系以及在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勘探开发技术,提升油气生产效益。同时,推动由传统油气发展方式向智慧型、环保型油气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油气产业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
在石油和化工领域,要注重从大量生产成品油转向生产高附加值油品和化工原料并重。在合成材料领域,通过突破定向催化、高效绿色聚合、材料新型加工和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到2025年,实现合成树脂大宗牌号专用树脂、合成橡胶主要专用牌号自主化,实现部分合成树脂本征阻燃,创制1~2项新型高分子材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在农用化学品领域,加大科技创新、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力度,实现行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在现代煤化工领域,要开发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优化提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技术水平;研发高附加值煤制化学品、特种油品生产技术,延伸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开发短流程、差异化技术,提升装置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研发节能节水和环保新技术,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要重点加快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特种尼龙工程塑料、高端功能膜材料、热塑性弹性体等技术的开发,突破生物基橡胶、生物基纤维、生物基聚酯等全产业链制备技术。力争到2025年,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由2020年的大约70%提高到80%以上,其中部分产品工业化技术抢占国际制高点。
在精细与专用化学品领域,以解决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两化融合技术等制约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十四五”期间提高科技水平,行业不仅要关注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创新体系的建设。那么如何能够完善行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呢?
对此,《指南》提到,行业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力争建成2~3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提高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支撑。行业要积极培育、申报和组建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承担基础前瞻性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工程化转化等任务。
同时,行业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建设行业创新平台。根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组建行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选择一批重点技术和产品,积极开展攻关,打造一流水平的基础前沿、重大关键技术、工程转化技术研发基地,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不仅如此,行业还需要组建和发展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四五”期间,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基础和积极性,将在若干重点领域批准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在已批准成立的联盟中培育和扶植机制灵活,具有发展潜力的联盟承担更多的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任务。
(王俪锦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南》整理)
本文来自中国化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