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五地市认真贯彻落实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办公室第四次主任会议精神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领导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精神,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在创新载体上打造了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共同体”
厦门牵头在厦建设“闽西南智能制造共享服务平台”,出资1000万,被列为“闽西南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创造平台”,并积极牵头筹划建设“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已初步拟定平台建设方案;漳州古雷开发区与厦门大学方面探讨共建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目前已签订合作协议;泉州积极建设科技大市场,为协作区内的高校院所与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有效推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三明以本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为载体,加强与厦门大学的产业技术对接,建设石墨烯产业孵化中心和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应用工程实验室,共建三明市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龙岩认真开展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已连续2年获得省试点城市资格,此外,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龙岩市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集美大学(龙岩)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以5个协同区高校为主体申报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二、在创新动能上策划了一批产学研合作“融合体”
厦门主动征集闽西南企业技术需求项目128项,协助企业对接国内外最具有优势的高校院所,为企业技术难题寻求最有的解决方案,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的技术需求项目百余项。漳州积极探索合作机制,成功促成项目对接48项,并与厦大就设立科技项目对接工作站,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库等方面达成共识。泉州继续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支持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合作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并给予资金补助,激活本地企事业单位与外地市科技合作,仅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与其他四地市在研合作项目就达21项。三明指导企业在协同发展区框架下开展合作,继续深化机科院海西分院与下达合作,森美达公司与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合作,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厦钨集团、厦门稀土研究所合作,产品研发工作取得较大成果;龙岩积极邀请其它地市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参加本地技术成果对接会,促成本地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联合申报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向上争取科技经费。如,龙岩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创新“龙腾计划”项目。
三、在创新要素上 壮大了一批科技人才交流“联合体”
去年在漳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上,三明、龙岩、厦门在科技特派员工作合作方面达成共识。今年,厦门分别与三明、龙岩签订协议,并分别拨付1500万元,助力开展科特派领域合作,目前已进入实质性进展。三明从厦门选派一批特派员为三明地区服务,并设立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培训中心,建设特优农产品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和特派员工作站,目前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等已挂牌。龙岩针对对厦门拨付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专门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并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科特派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及示范站,组织专家调研考核,对符合条件的11个项目予以立项,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本市科特派工作开展。漳州多次组织相关单位与厦门大学商谈在本地市组建科技项目服务团相关事宜,双方在产业科技服务团等方面达成共识。泉州继续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持续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的引才模式,“靶向”引进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特别是引进闽西南协同区高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助力本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泉州带领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哈工大工研院科研人员前往厦门金龙汽车集团开展人才交流。
近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合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在泉州举行。会议总结了今年以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科技合作情况并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五地市共同推进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在创新载体、创新动能、创新要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致力于为五地市科研机构搭建集中展示交流的平台,会议还同期举办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园区技术需求发布和科研院所成果对接会,100多项技术成果在线上线下发布。其中,来自五地市的8个科研平台和产业基地项目在现场推介,泉州市的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洛江区传感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泉州天津大学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泉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在会上积极推介。
与会人员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时空展,并前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和晋江市展馆等地调研。
本文来自泉州市人民政府,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