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宏观自组装生长大面积单晶石墨烯

有鉴于此,苏州大学Mark H. Rümmeli 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Slava V. Rotkin等人,研究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在连续的多晶石墨烯层(Stranski–Krastanov(SK)生长)上形成的薄片。展示了在多晶石墨烯初始基层的毫米面积上的SK生长过程中,次级石墨烯畴核化后普遍存在的显著的自对准现象,即在多晶衬底上形成大面积的单晶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的发展对于在晶圆级尺度上合成单晶石墨烯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石墨烯畴间没有晶粒边界,否则会导致石墨烯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下降。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了两种方法来在晶圆级尺度上获得单晶石墨烯。第一种方法是降低成核密度,使单层石墨烯形成一个“巨大的”单畴。这一过程需要复杂的基体预处理,包括高温退火、抛光和氧化。该策略的主要缺点是生长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并且很容易被自限生长终止。第二种策略是将多个石墨烯结构域进行单向排列,这些结构域结合在单晶相或液相的衬底上形成单晶石墨烯层。对于单晶衬底,已证明氢封端的锗(110),铜(111)表面和六方氮化硼(h-BN)可成功工作。其潜在机制是由于外延生长在与石墨烯低晶格失配的衬底上,例如Cu(111)和h‐BN,或者是Ge(110)中存在的阶跃模式,影响生长过程中石墨烯结构域的协同排列。

有鉴于此,苏州大学Mark H. Rümmeli 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Slava V. Rotkin等人,研究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在连续的多晶石墨烯层(Stranski–Krastanov(SK)生长)上形成的薄片。展示了在多晶石墨烯初始基层的毫米面积上的SK生长过程中,次级石墨烯畴核化后普遍存在的显著的自对准现象,即在多晶衬底上形成大面积的单晶石墨烯。

本文要点

1早期生长的次级石墨烯薄片在宏观尺度上自组装,从而形成大面积的单晶体石墨烯。广泛的统计分析表明,成核的次级石墨烯域始终最初形成为六边形,大概是由于外延方面的原因。初始成核薄片采用AB (Bernal)与底层石墨烯叠加。由于初级层畴的方向是随机的,这些薄片也在晶圆级尺度上随机排列。

2令人惊讶的是,在生长的后期,许多薄片会旋转形成扭曲的双层结构(这是一种不太有利的堆积结构),以实现全局自对准,在此过程中,次级区域会继续生长,形成分形形状。

3因此,次级薄片之间的整体排列在(非Bernal)堆积能量损失中占主导地位,这与其他文献中石墨烯在液体上的生长所发现的相似。自对准次级畴上方的其他层的形核和形成会自动产生一个新的AB堆叠的单晶晶格。第三层薄片已经在成核阶段对齐,然后合并形成单晶AB堆叠的三层或几层石墨烯薄膜。

AM: 宏观自组装生长大面积单晶石墨烯

参考文献:

Huy Quang Ta et al. Large‐Area Single‐Crystal Graphene via Self‐Organization at the Macroscale. Advanced Materials, 2020.

DOI: 10.1002/adma.202002755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2755

本文来自纳米人,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0年9月24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