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作为台州北融沪甬的桥头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
时不待我。三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乘势而上、抢抓先机,围绕“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目标,创新人才工作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工作捷报频传。
国家、省级“引才计划”专家总量倍增,位列全市前列;市“500精英计划”入选人数再创新高,实现多项破“零”;人才平台建设全面突破,取得重大进展;探索开展人才公荐制,在全省率先出台;持续深化企业人才积分制,在全市有效推广……
随着一个个专家团队的引进,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一个个高端平台的成形,三门正以高质量人才工作为抓手,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引”“聚”“留”文章,全面打响“家•三门”人才工作品牌。
围绕产业,开辟引才“快车道”
7月9日,“潮起三门·才聚天下”中国·三门第二届国际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在西安开幕,聚焦“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两大领域,面向全球“以赛引才”。
在人才引进上,三门的思路十分明确,就是围绕制造业主动出击、精准发力。橡胶、机电是三门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去年,三门顺利举办首届国际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面向全球征集“橡胶行业”和“机电行业”两大领域的150个创新创业项目。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5位获奖人才被直接纳入台州市“500精英计划”创业人才,项目落地后人才将获得200至500万元不等的配套奖励资金,获奖落地的创业企业,5年内按实际投资比例,可获得最高2000万元的项目资助资金。
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去年来,三门聚焦六大百亿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用好驻外招商组、人才驿站、人才联谊会、商会等资源,探索国外内人才中介机构合作引才方式,千方百计引进领军型人才团队和高精尖产业创新人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
申报国家、省级“引才计划”专家25人次,1人入选省级“引才计划”项目,1人被重点推荐为国家级“引才计划”专家,申报数、入围数均居全市前列;市“500精英计划”超额完成市对县考核任务,领军创新人才、高端创业人才、A类创业人才都实现“零”的突破;帮助121家企业对接367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各类产业中高级人才100余名……
数据的背后,是县委、县政府将“人才强县”的发展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彰显的是三门敞开心扉、广纳英才的满满诚意。
搭建平台,栽好聚才“梧桐树”
7月10日,走进三门湾科创广场,只见水电网全免的创业孵化工位几乎满座,港智轨道交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38个科创项目正有序推进,舒适安静的办公环境中奔涌着创业创新气息。
在浙江富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实验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宋博士正带领团队开展IGBT钻石散热项目实验,这款添加石墨烯导热材料的芯片,比传统的芯片散热效果提升了好几倍。据介绍,最新研发的散热芯片有望在9月份量产,国内市场需求量约1亿片,一旦上市企业产值将非常可观。
“县里对我的项目非常支持,不但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还为我配备了‘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贴心的人才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宋博士坦言,三门是一块能成就人才的热土,三门湾科创广场就像人才“蓄水池”,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了项目的快速推进。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三门坚持“平台为王”的理念,着力搭建“产业+”“科研+”“创业+”等干事创业平台,高端人才平台建设取得井喷式发展。
创建“院士创新联合体”,蛇蟠岛成为全省首批院士之家基地,青岛科技大学三门研究院等3个中心被评为省级高端人才平台,建成4个“引才计划”工作站,全市首家5G信息产业园正式开园,平台新增数全市第一。
“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沪甬台人才一体化合作示范区建设,积极加强与宁波等地的交流对接,推进服务共享、人才评价互认、创新孵化基地共建,全面承接中心城市溢出的人才和科创资源。”三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继佳表示。
创优环境,构筑留才“强磁场”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拴心留人的先决条件。三门积极探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在人才评价机制上,三门打破依靠“学历、帽子、头衔”等传统认定方式,在全省率先推行人才公荐制,将人才的裁量权交给市场,通过人才公荐委员会公荐、第三方核查、政府认定,让不少默默无闻的“土”人才从幕后走到台前。截至目前,累计发掘储备人才168名,评定“北部湾区精英计划”人才57名。
既关注人才政策的“与时俱进”,也关心企业的“琐事烦事”。疫情防控期间,三门专门出台引才爱才18条意见,破解人才难题160多个,帮助企业接回员工5107名,有力助推了企业复工复产。
烯加科技是市“500精英计划”创业人才企业,日前企业接到一批导电电磁屏蔽橡胶条的紧急订单。但受疫情影响,创业人才王雷在北京无法返回,同时还存在企业防疫物资缺乏、员工返程受阻等一系列问题,订单无法按时生产。
三门县委人才办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企业临时负责人郑士省,并派驻人才专员蹲点指导,以资源共享模式帮助解决企业各类难题。仅过8小时,企业就通过平台协调领用到1000只“共享”口罩,临时租借奋飞橡塑等企业6名“共享”技术骨干,并提前预约三门至杭州专线“共享”货车,最终3000套紧急订单顺利交货。
深化人才积分制体系建设,全年兑现子女入学4人,人才公寓22套;创新组建高层次人才专项服务团队,实现“人才跑”变“数据跑”,累计服务高层次人才700余次……在三门,优质的服务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人才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李贝妮)
本文来自新华社,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