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工业丝聚合项目投料成功,达产后将为工业丝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浙江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硕士生两个实习基地落户……连日来,位于新建镇的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捷报频传。满满收获的背后,是企业深耕人才建设,以科技创新为翼,加速腾飞的成果。
索力得创办于2015年2月,是一家专业从事产业用纤维技术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是国内涤纶工业丝领域的新军,但索力得的研发队伍一点不弱。”该公司副总经理马建平说,目前近60人的研发团队里,有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5人,博士4人,拥有中级职称的有15人。
马建平作为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是索力得研发团队的核心。“告别过去打下的所有基础,选择来索力得,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说,对比索力得,此前他待过的平台要更为成熟,在业内地位也更高。索力得吸引他的是敢于创新、超越的冲劲。索力得创办时,正是国内化纤行业相对低迷之际,该公司瞄准涤纶工业丝,大手笔投资6亿多元上项目,一期达产后年产差别化涤纶工业丝8万吨,一跃成为无锡地区规模最大的产业用差别化涤纶工业丝生产厂商。这份魄力,显示出企业干实事的决心。而索力得对于引进人才采取的科研项目一事一议,研发费用基本不设限的诚意,也深深打动了马建平,促成他于去年5月进入索力得工作。
作为国内涤纶工业丝行业的技术带头人,马建平的到来,为索力得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研判,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沉浮。为此,马建平与该公司领导层商议后,定下了4个发展方向:做好涤纶工业丝这一主业;立足粗旦、细旦特色产品;坚持差别化、功能化、绿色化;在土工织物、海工、军事用途、安全防护等领域不断开拓新产品。对标发展方向,去年7月起,马建平带领技术团队,通过柔性化在线添加多功能母粒和在线涂覆石墨烯两项专利技术,对索力得现有设备进行柔性化改造。“这些改造为生产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可能,实现降本增效。”马建平说,以原液着色技术为例,通过设备改造,可有效提升灰色、浅黄等涤纶工业丝“敏感色”的着色均匀度。整个改造项目至去年年底完成,总投入近400万元,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
涤纶工业丝在国外被称为技术丝,对技术要求很高。科研攻关,需要高精尖人才队伍。去年1月,经省人社厅批准,索力得成立了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依托进站的东华大学柯福佑博士等对阻燃功能添加剂原料深入研发,索力得实现了阻燃多功能涤纶工业丝的制备。去年下半年,索力得还与东华大学签订了一揽子技术服务协议,借助东华大学王华平教授团队在纳米粉体分散、环保阻燃剂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成功研发出新型高效的阻燃母粒,其耐热性超过280℃,在高黏聚酯熔体纺丝、多级拉伸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可纺性能,很快得到市场认可。
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创新推动产品品质提升。随着索力得二期项目——年产12万吨差别化功能化产业用纤维项目于去年顺利投产,索力得的行业排名由全国第八名提升至第五名。眼下,索力得依托在无锡市区设立研发中心,开启了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同时,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专班,通过组织普通技术人员前往学习等,大力培养专业技术岗位人才。
集聚人才,聚力创新,推动索力得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当前,虽然受疫情影响,化纤产业相对低迷,但索力得产品紧俏,在手订单已排至今年8月。“三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全部达产后将推动企业年产能再增加30万吨,有望迈入国内行业三甲。”对企业未来发展,马建平信心满满。
本文来自陶都传媒,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