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企业在加紧生产防护服
“我们现在手里的海外防护服产品订单还有2亿多美元,开足马力生产也要干到7月份。”4月29日,在迪尚集团总部,董事长朱立华告诉记者,虽然传统服装出口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防护服产品异军突起,在弥补损失的基础上,集团业绩还会有大幅增长。
迪尚集团之所以能够化危为机、逆势上扬,既得益于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的孜孜追求以及深耕海外市场的不懈努力,更得益于科学研判和敏锐嗅觉基础上的当机立断、快人一步。“现在回过头来看,仅用一天时间建起防护服生产工厂、迅速取得防护服产品海外认证、适时研发全球首款石墨烯面料时尚穿着防护服,我们每一步都踏准了节点,抢得了先机。”朱立华说。
疫情初发时,全国防护服需求告急,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迪尚集团立即决定上马防护服生产线。2月9日,迪尚集团作出转产决定,在威海市各相关部门以及高新区管委的全力支持下,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新公司注册成立,厂房设备安装到位,熟练工人集合完毕,10日下午第一件防护服下线,13日就达到日产1万件的生产规模。此后,迪尚集团又与威高集团合作,开办了第二家防护服生产企业,全力支援国内疫情防控工作。截至3月初,迪尚集团保质保量完成了山东省和国家下达的30万件防护服调拨任务,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
“当初上马防护服生产线全凭着一腔热血。”朱立华坦言,“就在工厂全速生产调拨防护服的同时,我在想,下了这么大的气力做起来的新产品,不能只是应急,应该考虑长远,培育成为公司一个全新的增长点。于是,我就安排外贸人员抓紧运作,尽快取得海外认证,为今后拓展国外市场做好准备。”
图:企业在紧急研发石墨烯防护服(□记者 彭辉 报道)
从2月20日左右开始着手海外认证,抢出来10天左右的时间,为迪尚集团赢得了全面主动。进入3月份,国家防护服需求趋向饱和,调拨任务逐步减少,迪尚防护服生产线不再加班加点。3月中旬,随着国外疫情防控形势变得严峻,防护服立即成为国际市场的急需物资,海外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国内一些生产防护服的同行当时才发现,没有海外认证,根本无法参与国际竞争。而我们的防护服生产线经过10多天的休整,又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朱立华说。
迪尚集团在欧、美、日、韩等地设有20多个设计研发中心、贸易公司和办事处,他们紧盯国外疫情发展趋势,在全面调研基础上提出建议:研发时尚穿着防护服,即逛街也能穿的防护服,以满足疫情长期防控的需要。
“根据欧洲公司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把国外疫情发展和防护需求分为四个阶段:暴发期,首先保证防疫一线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复工复产期,满足一般生产性企业的防护需求;常态防控期,主要满足普通民众长期防护需求;预防期,即中长期的政府定期采购以及防疫储备。”迪尚集团欧洲公司负责人陈小琴说,“我们分析,针对普通民众的长期防护需求,具备时尚穿着功能的防护服,将是下一步市场的热点。”
市场提出需求,研发立即跟上。迪尚集团拥有威海第一家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2017年获批以来,这一众创平台已经吸纳了500多名国内外设计师,进驻了20多个设计师团队以及60家设计企业与机构。在迪尚集团自主开发的“服装贸易服务平台”,国外客户不但可以实时看到服装设计的3D模型,还可以在线对服装设计进行修改。迪尚集团设计总监张忠岩说,“疫情期间,我们这个线上设计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服装设计的一切细节都可以用最形象的3D模型呈现,国外客户的任何修改意见都可以零延时实现,加快了新品研发速度。”目前,张忠岩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石墨烯面料时尚穿着防护服已经推向市场,受到国内外客户的欢迎。
“把防护服生产这一全新增长点牢牢抓在手上的同时,我们还要想方设法稳住传统服装市场,将损失降到最低。”朱立华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我们加快了国内市场的开拓步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中,我们承担了11个群众游行方队服装的研发制造任务,是开拓国内市场的经典案例。目前,我们正瞄准国内的工装、学生装市场,加大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同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争取再次抢得后疫情时代的先机。”
本文来自大众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