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谭丰与儿童智能双语教育机器人。
2019年,我区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年度人才工作考核位居全市第二,并荣膺全省市县党政领导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优秀单位,全市仅两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2020年,我区围绕中央、省、市人才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和行动部署,翻篇归零、重整行装,以奋斗者的姿态、奔跑者的速度、攀登者的毅力,驰而不息推进“科创镇海、人才金港”建设。
人才决胜未来
“虽然目前海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自主研发的无线充电套装,仍然持续接到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等国家的订单。”在我区创业5年的青年人才、清华学子余峰,从零开始打造出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兼容性强的低频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拥有100多项专利,相关无线充电技术产品覆盖全国近20座城市,破解市民出行手机充电难题,开拓出无线充电这一新经济增长点。
青年人才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青年人才结合自身梦想,无疑拥有无限潜力,可持续释放自身价值。作为我区青年人才代表,余峰抢先一步实现自身双创梦想。“镇海是一座青年友好城市,欢迎更多青年人才加入我们、创业镇海。”余峰表示。
在前不久举行的“镇青春@未来”甬江9500青年人才双创思享汇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11位镇海籍青年学子代表,畅聊返乡创业就业意愿和建议,并聘任镇海籍青年学子为“青年菁英大使”,将我区服务青年人才双创触角延伸至高校在读期间,系牢“家燕回巢”纽带。
去年夏天,我区向海内外青年人才递出“青年友好城区”新名片——位于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区域的镇海青年人才驿站揭牌,提供政策宣传、就业创业支持、城市融入等公益服务,成为来镇青年人才逐梦的“始发站”和“栖息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将我区作为创业就业目的地。2019年,全区引进大学生6946人,位居全市前列。
“青年决胜未来,镇海细心呵护每一位青年人才的创业创新梦想。”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项目入选“雄镇英才”计划,启动资金提升至120%;支持高校在校生和高校毕业生5年内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创办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最高三年场租免租政策……不仅是青年人才,我区同时瞄准顶尖人才、关键人才,分层分类的政策服务打动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各类人才。截至2019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近18万人,引进培养拔尖以上人才112人。
落地比拼效力
“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在2020“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学霸谭丰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宁波悟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让谭丰完成从学霸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去年夏天,以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赛。过了一周时间,大赛组织单位区委人才办和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就到北京实地考察、对接。”谭丰回忆,一个月后,得知自己到上海出差,他们又特地跑到上海见面。最终,悟宝智能科技成为2019“奇思甬动”创客大赛金奖团队。
正因享受我区启动资金、贷款贴息、发展激励与厂租补贴等政策支持,悟宝智能科技推出自主研发的儿童智能双语教育机器人,已上线天猫等品牌电商平台。“已确立将宁波作为全球总部和上市主体,北京、波士顿公司作为研发分部,深圳公司为市场及生产分部的公司架构。”谭丰说,悟宝智能科技“用脚投票”。
“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已成为我区以赛引才的知名品牌。六年来,大赛吸引了逾5000个项目参赛,一批优质人才项目脱颖而出、落户我区,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行业领跑者。今年,大赛聚焦宁波“246”现代产业领域项目及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5G+”、数字经济、智能物流等五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项目,将再次助力我区实现精准落地目标。
人才项目招引,落地是关键。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始终聚焦人才工作实效,对看准的项目就争取落地,做到项目评审与项目落地同步。”
据悉,我区依托以赛引才、站点招才、政策引才等模式,已集聚并落户127个人才项目。这些人才项目已然成为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栽树始于足下
不久前,宁波战略协同创新产业园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区又一重大人才服务基地启动运营,将有力促进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和战略融合研究院(所)高端人才项目落户镇海、扎根宁波。
2019年,针对引进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人才,我区出台专门工作方案,并在镇海天使产业园规划建设了宁波战略协同创新产业园。“配套有办公场地、资金支持、安居补助等全链条服务政策,并推动国防科技大学两个人才项目成功入选我区‘雄镇英才’计划。”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产业园集聚效益开始初步显现。其中,今年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10个人才项目申报了市、区两级引才计划。
我区“筑巢引凤”,引来一群“金凤凰”。在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上,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运营以来,已有两名院士担任科学家顾问,引进科研团队6个,孵化企业4家,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同时哈工大的53项发明已转让到研究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区新引进的又一重点平台,自挂牌以来,已全职引进两位乌克兰籍院士,启动运营中乌创新产业园,落户碳纳米管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等5个人才项目。去年,我区还新引进天津浙江研究生院、中石化新材料研究院等院所,将释放出人才“强磁场”。
“今年,我们将启动占地1000亩的甬江实验室建设。”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我区作为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的核心区、先行区和甬江实验室的计划建设区域,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甬江科创大走廊镇海段建设,助力全市科技创新。
生态拴心留才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位于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区域的宁波柔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汪伟博士带领下,已建成半米宽幅的石墨烯薄膜卷对卷中试生产线,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大宽幅石墨烯薄膜卷材生产的企业。
“双创方面,镇海给予资金、贷款、厂房等方面的支持;经信部门推动企业技改;区委人才办经常上门开展‘三服务’活动,解决发展难题。”柔碳科技负责人汪伟说,借助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孩子入学难题也迎刃而解。
令汪伟倍感振奋的是,作为我区探索人才服务的新举措,镇海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综合体应运而生,并于4月25日在博士(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员大会上启动建设。该综合体围绕“一廊两核”空间规划,在甬江科创大走廊辐射区域内,选址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街区、新城片区,聚焦服务集成中心、成果展示中心、商务路演中心、休闲联谊中心“四大中心”功能,依托“政府支持、各方参与、市场运作”模式,由助创专员、财务专员、法务专员构成专业服务团队,将为甬江科创大走廊沿线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便捷贴心的“妈妈式”服务。“我区致力于把人才服务综合体,建设成为全市样本。”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我区还围绕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集合科技、人社与公安等13个部门力量,将项目计划申报、双创项目扶持、项目成长激励、企业发展服务、人才培育奖补、优秀人才奖补、引才荐才奖补、个人事项办理、安居住房保障、生活服务保障等10件“一件事”、70项人才服务,纳入首批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启动仪式上,“一码办理”等数字化应用同步上线。(记者 张超梁 通讯员 郑祖轩)
本文来自镇海新闻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