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唐轩)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和省委“两个率先”及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要求,坚持把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以新兴优质增量支撑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关键举措,作为打破产业低端锁定和要素投入发展惯性的重要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2019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401家、高新技术企业529家,战略性新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建成了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智能轨道交通生产基地、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拥有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颇具有影响力的石墨烯产业集群。
放眼全国、对标先进地区,唐山仍处于转型升级攻坚期、结构调整爬坡期、绿色蝶变关键期,新兴产业发展也还存在着规模偏小与质量不高并存、主体偏少与龙头不强互现、链条短与布局散交织、科技支撑弱与转化效率低同在、有中生新慢与无中生有少共生等问题,还难以挑起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梁。唐山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加快推进唐山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推进战新性新兴产业发展。
2020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做出“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10周年。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省委“两个率先”及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要求,早在2019年9月,唐山市市长丁绣峰就亲自安排工作专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摸清我市战新产业发展情况、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下一步战新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举措。今年1月1日,唐山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制定出台了《关于在2020年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攻坚提速年”活动的意见》,旨在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新增量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意见》既立足当前,又面向未来,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版)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为发展导向,明确了2020年攻坚提速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既注重了与《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工业40条”等以往工作和政策的有效衔接、一脉相承,又更加聚焦聚力2020年一年的工作,确保产业增长、项目建设、龙头培育、调旧育新、成果转化“五提速”,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在攻坚措施上,唐山将坚持“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新”两手抓。“无中生有”,就是根据自身比较优势,通过科技成果对接会、发展产品成果展示会、招商推介会,搭建资本和技术对接的平台,着力做好“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这篇文章,每个县(市、区)2020年至少引进一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有中生新”就是依托唐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复制推广“唐钢达创”和“津西跨界转投”发展模式,在传统行业深入开展“四个一行动”(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实施一个培训计划、选投一个战新产业),精准实施“四个一百项目”(100项技术改造、100项技术创新、100项两化融合和100项钢铁产品深加工项目),加快传统产业调旧育新,2020年全市工业企业培育和转投战略性新兴产品达到100项。
附
中共唐山市委
唐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在2020年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攻坚提速年”活动的意见
(2020年1月1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省委“两个率先”及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要求,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新增量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将2020年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攻坚提速年”,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唐山正处于转型升级攻坚期、结构调整爬坡期、绿色蝶变关键期,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优质增量支撑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对于打破产业低端锁定和要素投入发展惯性,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之以恒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努力建成”再深化、英雄城市再出发的总体要求,把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我市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立足当前与面向未来相结合、“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加快成果转化为主要路径,加大有效投入,加快产业聚集,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规模、延伸链条、集群发展,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发展目标
1.产业增长提速。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20%以上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20%以上增长,占比超过14%;各县(市、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达到20%以上,占比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2.项目建设提速。实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新引进并落地开工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0个以上。
3.龙头培育提速。力争战略性新兴产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达到55家以上;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0家以上。
4.调旧育新提速。精准实施“四个一百”项目,深化和拓展“四个一”行动,全市工业企业培育和转投战略性新兴产品达到100项。
5.成果转化提速。加大科技招商力度,推动“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新引进科技成果70项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00家;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30家以上。
二、重点任务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重点在以下九个方面精准发力、提速发展。
(一)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龙头培育、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和完善配套为重点,加大攻坚力度,全年增加值增长10%以上。
1.智能轨道交通产业。按照高端定位、强化核心、完善配套、集群发展的思路,依托中车唐山公司,以推进中国动车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目标,大力提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着力推进高速动车组、货运动车组、磁浮列车、城轨列车、节能型牵引机车跨越发展,鼓励研制新一代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宽体城轨列车(地铁)和现代有轨电车等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年内引进落地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及配套项目15项,重点推动唐山丰钰轨道交通160公里动车配套项目、唐山宏正机械设备铁路客车新材料配件项目等20个项目建设,5个项目完工。全年智能轨道交通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0亿元。
2.机器人产业。依托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区,围绕做大做强做优全国重要的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进一步扩规模、补短板、延链条。以产业发展核心需求为导向,加强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发展消防救援、空间作业、海洋、管道等特种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运载工具。依托国家火炬唐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孵化中心,积极引进创业创新团队、各类服务平台,扶持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年内新引进落地机器人产业及配套项目10项,5个项目完工。年内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亿元。
3.应急装备产业。高标准推进高新区智慧应急装备产业园、遵化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园、开平矿山救援装备产业园、路南城市公共安全装备产业园、迁安防震减灾应急产业园等五大园区建设,鼓励引导应急产品生产制造、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和应急服务发展向园区集聚,支持开平区以矿山救援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推动智能救援装备、监测预警装备、工程抢险装备、应急防护装备和工程消能减震装备等五大特色应急装备产业率先发展。年内新引进落地应急装备产业及配套项目25项,重点加快中信开诚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震安科技建筑减隔震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丰南新型灭火剂、梆梆信息安全产业园、芦台浩石营地房屋等15个项目建设,8个产值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达产。全年应急装备产业主营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全市战略性新产业发展的爆发点。
4.智能印机产业。以智能制造、数字化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印刷机械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加快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年内谋划实施印机产业及配套项目5个以上,重点抓好河北万杰机械组合式PS版轮转印刷机产业化、玉田炬兴印刷包装机械模切机裱纸机等11个项目建设。年内智能印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亿元。
(二)做精做专新材料产业。以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化为发展导向,鼓励传统优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大力发展特种金属、新型墙体、保温隔热、防水密封、石墨烯和化工新材料以及特种陶瓷产品。着眼未来新材料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增材制造新材料、轻量化汽车新材料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方博新材料100万套复合材料产品及相关配件、中冶瑞木新材料二期等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唐山非晶科技非晶带材项目一期1号生产线技改、三友集团化纤20万吨项目提产、提能、提结构和特种树脂改造。支持石墨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促进石墨烯材料生产企业与下游产业企业良性互动,构建石墨烯产品示范应用推广链。年内全市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三)提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围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强力实施“五个一批”,即:引进推广一批关键技术,培育壮大中节能(唐山)环保装备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节能环保工程,完善提升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基地(园区),加快发展唐钢华奥等一批节能环保服务机构(公司)。重点抓好高新区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制造基地、玉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鑫丰城市低值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北方鼎业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园区、迁西机电再制造产业园和古冶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打造配套能力强、带动作用大、服务水平高和循环经济特征明显的六大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鹤兴废料综合利用、瑞能再生资源钢铁固废资源化利用、河北钢铁建设集团乐亭年产228万吨高炉矿渣粉等项目建设,年内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以上。
(四)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电子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制造、软件研发等产业发展,重点抓好高新区达创传导散热片、华发红外触屏、汇中智能仪表、玉田电子元器件、曹妃甸智能触摸屏、开平矿山物联网等产业。培育壮大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产业,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全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五)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围绕动力电池产业,支持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重点打造路北区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抓好国轩高科(唐山)“5G”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整车制造,支持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乐亭公司、唐山上汽客车公司等既有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上下游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链条,年内新引进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及配套项目8项,支持宇能科技、石勇机械设备制造、莱比德科技发展(乐亭)公司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六)鼓励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按照“药物创新、器械高端、健康服务”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中成药、中药饮片,培育高端医疗器械,大力发展生物药,适度发展化学药。以迁安市高新区、滦南县经济开发区等区域为重点,加快推动唐山中诚嘉鑫中药饮片、北京航洋健康科技滦南保健品生产等项目建设。年内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七)推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按照“应用引领,产业延伸,技术驱动”思路,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落地实施,推动高效光伏发电产品产业化,利用传统基础材料研发生产新能源材料。以曹妃甸区、海港经济开发区和玉田县等区域为重点,加快推动唐山海泰新能高效率晶硅太阳能研发及产业化扩建、祥峰科技30万吨/年高温煤焦油制造新型炭素材料等项目。年内全市新能源产业年均增加值增长18%以上。
(八)支持发展相关服务业。巩固既有生产装备检修服务基础,加快发展科技中介、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以及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财产保险等现代金融服务。2020年,引进科技成果70项以上,合同交易额超过69亿元;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比上年增长20%,建成国家标准化试点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3个;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融资租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九)努力实现数字创意产业零突破。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字文化创意生产领域的应用,鼓励动漫游戏、网络视频、广播电视等软件开发应用,加快推进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设计行业相结合,以工业设计展、工业设计大赛、论坛等活动为载体,加快产品开发、视觉设计、策划创意向数字化转型,促进个性化定制产业发展。支持各县(市、区)加大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引进力度,培育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发优势。
三、推进举措
(一)强化精准招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办好三个全市性展会:一是科技成果对接会,邀请大院大所和重点高校与我市企业对接合作,促成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二是发展成果展示会,集中展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果,推介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合作、融资需求,以展促销,开拓市场,促进新的合作;三是招商推介会,通过宣传推介和深入洽谈,促成一批项目签约落户我市。同时,以小团组招商、行业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力度,加密招商频次,提高招商实效,形成“引进一个龙头企业,激活一批配套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强对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信息收集和分析研究,瞄准世界500强和中国制造业100强中的生产战略性新兴产品企业,摸清底数、掌握前沿,分析研究对策,每个县(市、区)2020年至少引进一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坚持调旧育新。在钢铁、焦化、水泥等传统产业深入开展“四个一”行动,定向实施“四个一百”项目建设,通过“调旧”在传统产业中育出一批新兴产业的亮点。一是研发新产品。围绕九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目录,支持传统产业定向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深加工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重点开发新产品100项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品达到50%以上。二是衍生新产业。推广首钢首朗模式,鼓励传统企业以副产品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改造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进军新兴领域,年内力争有50家传统企业衍生出新兴产业。三是选投新领域。复制推广唐钢、津西“跨界转投”发展模式,鼓励支持传统产业跨界转投,重点抓好总投资260亿元的燕山钢铁公司锂电池新材料、首钢迁钢公司新能源汽车材料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
(三)抓实项目建设。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持续滚动实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推动总投资147亿元的唐山东日新能源年产5万吨高端锂离子负极材料、路星唐山轨道客车装备制造标准化高速动车组配件等的12个前期项目,力争尽早开工建设;抓好总投资46亿元的中冶瑞木副产物无害化处理、唐山国华洁净煤高端离心振动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等19个新开工项目,确保按期开工建设;推进总投资414亿元的唐山顺浩科技新型陶瓷纤维制品、汇中仪表超声流量产品智能车间等69个续建项目,力争早日完工投产。百个攻坚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依托优势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打造一批技术含金量高、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力争唐山国芯晶源电子5G通信用安全芯片封测产业化一期、唐山鑫万达秸秆智能收储机械产业化等5个以上项目入围省高技术产业示范化项目,争取资金超过3000万元以上。用足用好市级2000万元产业化专项资金,调整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遴选支持10个左右市级高质量产业示范化项目。
(四)加快成果转化。做好做实“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这篇大文章,转化落地一批科研成果。进一步畅通供需双方联系对接渠道,走进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京津的重点高校、大院大所发布重点项目技术需求,走进企业、投资公司、园区发布优秀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广泛开展科技招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挥好创新平台作用,每个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企业辖区政府负责为其对接一所院校或一个研发团队,或引进一个高层次人才;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的企业均转化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成果。有序推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机构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对单位及人员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参考和依据。
(五)做强市场主体。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以既有战新产品生产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稳产增产,分行业确定龙头骨干企业,健全完善领导分包机制,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力促中信重工、住友建机、润农节水、华通线缆、河北万杰印刷机械、震安科技等行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2020年主营收入超10亿元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达到35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与升级库,努力打造一批全国行业“单打冠军”“行业小巨人”和“配套专家”。2020年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50家,培育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推进中小企业登台阶计划。明确目标导向,落实项目支撑,精准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0家。同时,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阶梯型升级机制和跟踪服务机制,年内培育市级双创基地5家,省级基地新增2家,力争培育1家国家级示范基地。
(六)加强平台建设。推动重点企(事)业单位创建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争取40%的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发挥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和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优质创新资源作用,鼓励支持其提升研发能力,多出研发成果,快速转化落地。同时,发挥好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等本土高校的作用,继续推进校城融合发展和广泛的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其创新平台作用。
(七)加大政策支持。对新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当年实现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超100万元,参照对唐山地方税收的贡献,给予连续5年的财政支持,前两年给予100%扶持,后三年给予50%扶持。对列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奖励。鼓励支持对全市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列入环保应急响应“正面清单”。将批而未供土地和低效闲置土地,优先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投资额度大、产业发展带动性强、技术创新贡献度大的重点招商项目,经集体决策,以“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形式,在资金、厂(场)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在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内完成整体迁入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同其有效资质,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鼓励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对在沪深两市及境外主板上市的企业,奖励300万元,对在“新三板”、石交所挂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50万元、20万元。发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以及风险补偿资金、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融资支持。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推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强和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功能。认真执行“凤凰英才”计划,落实各项奖励、支持政策,强化对新兴产业引进培养人才的支持和服务。对新兴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任职满一年后,根据其缴纳的工资、薪金纳税额对唐山地方财政的贡献,5年内给予全额补助。优先选派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家参加境内外学习培训。对生产战略性新兴产品企业,优先推荐国家、省、市奖项,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技术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实施、推进、监测等各项工作。实行市领导领衔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机制,重点发展的产业由市领导分包推进。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调度督导。领导小组每季度、分管领导每月召开一次新兴产业形势分析暨调度会议,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领导小组每月通报各县(市、区)重项任务进展情况。建立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和督导机制,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将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部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完善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监测分析。
(三)严格考核奖惩。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市委对各县(市、区)、各单位和领导干部考核目标,市委组织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坚提速年”考核办法,加强对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新开工超亿元项目、新竣工超亿元项目等重点指标的考核,奖优罚劣,兑现奖惩,形成全市上下发展新兴产业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四)打造良好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生产战略性新兴产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绿色采购标准和政策手段,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扩大新兴产业产品消费。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社会氛围。
本文来自环渤海新闻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