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产研院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让“创新之苗”长成“参天大树”

在成果展示区,他拿起石墨烯气体阻隔膜,了解产品性能、市场应用、产业前景等,得知这一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总书记十分高兴。

【总书记足迹回放】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顶着夜色来到南京市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视察期间,总书记认真听取研发工作介绍,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在成果展示区,他拿起石墨烯气体阻隔膜,了解产品性能、市场应用、产业前景等,得知这一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总书记十分高兴。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时的谆谆嘱托。

5年来,作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省产研院,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在集聚国际一流人才、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转化技术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广阔前景,改革“试验田”效应日益显现,在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展现勃勃生机。

5年前殷殷嘱托犹在耳畔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高质量建设创新型省份。”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省委、省政府为研究院量身定制了《关于支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在‘科技创新40条’‘人才新政26条’‘科技改革30条’中均设计了专门条款,为省产研院的改革‘试验田’放手去试、大胆去闯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必要条件。”

9月18日,正在欧洲出差的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接受记者专访,在谈及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省产研院的情景时依然激动不已,殷殷嘱托犹在耳畔。

在2014年视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听取了院长刘韵洁院士就未来网络创新发展情况的汇报。刘院士向总书记介绍:“未来网络可解决互联网面临的挑战,满足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需求。”总书记对采用新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如何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给予很大关注,现场引发热烈讨论。

“刘院士回来后,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现场嘱托与我们每位一线建设者分享。这些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研究院始终扎实推进未来网络建设。其中,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作为我国互联网领域内第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在今年初发布了全球首款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大大提升了我国在通信与网络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回想当年,足见这一决策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谭航说。

5年探索交上厚重答卷

5年来,省产研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发挥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在集聚国际资源、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和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深化改革。

“在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上,省产研院开展了三个层面的探索。”刘庆介绍,探索“项目经理制”,以一流领军人才组团队搭平台;探索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架设对接国际创新资源的桥梁;探索设立JITRI研究员计划,引进拥有创新成果、掌握一流技术的核心骨干力量,“这些年来研究院发展迅速,2014年,我们的科研人员共有2000人,而现在已增长到6000余人。其中,项目经理目前有90余人,JITRI研究员有100余人。”

“产学研的转化是世界上共同面对的难题,我们做高校院所不适合做、企业又做不了的事,打造技术蓝海,让科技创新之苗长成参天大树。”刘庆说。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所实行“一所两制”,即同时拥有在高校院所运行机制下开展高水平创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和独立法人实体聘用的专职从事二次开发的研究人员,两类人员实行两种管理体制。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在保留原单位身份和工资的同时,在研究所里还可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一所两制”举措的实施,特别是独立法人实体的建设,充分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大大促进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同时也对高校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省产研院党委书记胡义东介绍,省产研院鼓励专业研究所研发团队带技术创业,同时建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攻克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在优化机构运行机制上,省产研院由院本部与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共同构成。“我们在研究所中实行混合所有制,把机构所有权‘分田到户’给团队,从而激发研究人员的内在动力,释放创新因子。”

一组数据显示省产研院成长的加速度:相较于2014年,省产研院专业研究所数量由17家增加到49家,孵化企业数由300家增长到750余家,成果转化由1000项增长到3500项,项目经理从2个增长到100个,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胡义东认为:“我们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成立于2016年9月的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为例,研究所工作能够快速打开局面,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的不懈努力。“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新型研发机构,我们深刻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凝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规划和扎实工作,我们有信心借助江北新区这一发展平台,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省产研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说。

“去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我们‘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而我们也是获奖集体中‘最年轻’的一个,我们珍惜荣誉、深感自己肩负的重任,激励我们为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创新第一动力。”刘庆说。

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作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攻坚年,江苏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改革步伐,坚决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

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改革永远在路上。作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省产研院肩负着服务企业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使命。今后,省产研院还将牢牢把握自身定位,有机集合高校和企业的力量,解决经济和科技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

提及省产研院未来的发展目标,刘庆信心满满地说:“未来五年内,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即在创新资源端有60家海外顶尖高校和研发机构、60家国内顶尖高校和研发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创新载体端布局建设60家专业研究所,在创新需求端与省内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共建60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胡义东介绍说:“我们省产研院既要致力于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同时也要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许多高校向我们抛出橄榄枝。目前,我们已与国内近10所‘双一流’高校合作,联合培养面向产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同时我们还与20余所国外顶尖高校紧密合作,设置博士联合培养点。”

明年3月,省产研院将搬迁至江苏省自贸区南京片区。刘庆说:“希望我们可以用好自贸区的资源,为江苏打造全球顶级的研发资源。”2020年,让我们静待省产研院书写新的“春天的故事”。

本报记者 沈峥嵘 叶 真

本文来自新华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9年9月24日 10:38
下一篇 2019年9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