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烯碳铝合金锭坯从上海烯碳金属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的生产线上成功下线,标志着这一复合材料的中试取得成功。它解决了传统铝合金刚度不强的问题,有助于我国航空、高铁、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步入轻量化时代。
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石墨烯在中国持续“发烧”有点过了。在中国国际石墨烯产业资源联盟副秘书长赵猛看来,石墨烯是继续“给热”还是“退烧”,市场说了算。他认为,石墨烯产业从市场角度看,中国远没有“热”到需要“退烧”的程度,应该继续“给热”。
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经济时报:据了解,国家对石墨烯产业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曾于2014年视察江苏石墨烯材料研究所,2015年访问英国时参观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所,2016年去哈尔滨参观石墨烯科技展。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在国际上总体处于什么水平?
赵猛:习近平主席三看石墨烯,这是习近平主席为石墨烯应用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的像苏州、无锡、常州、青岛、宁波等聚集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的石墨烯产业园区和石墨烯特色小镇,现己成为全球产业界的亮丽风景。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已注册的与石墨烯产业相关的企业、研发机构近2万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并且每一天都在增加。同时,我国关于石墨烯的专利申请量、论文发表量在全球也是总量第一。我国石墨烯产能及应用成果,在全球也位列第一方阵。
当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已处于领跑地位,呈现出的是万企创新竞争发展格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石墨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560亿元,2022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2365亿元。
三大短板需要克服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还有哪些短板需要克服?
赵猛: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短板还不少,需优先解决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不均衡。比如我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拥有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技术升级快,但环境容量小、可开发石墨资源少。而象东三省、川渝、中西部地区,拥有环境容量大、石墨资源富集优势,但人才、技术、资金不足。如何从国家层面引导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产业布局有待研究。
第二,国际合作少。虽然近几年国内不同层面的会展、论坛越来越多,一些地区或企业开展了人才和技术引进,但推进速度不快、效率不高,合作领域、范围、层次有待提高。特别要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交流和知识产权的合作。
第三,行业标准制定滞后。不仅要推动国家标准制定,更要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争取话语权。
将成为电池产业的一个新起点
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0月,华为在伦敦发布新旗舰手机Mate20系列。据悉,Mate20X型号手机在电池部分使用了石墨烯散热技术,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智能手机使用石墨烯技术。石墨烯电池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大规模使用还有哪些障碍?
赵猛: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新型石墨烯电池研制成功,无疑将成为电池产业的一个新起点。
当前,采用石墨烯技术材料的智能手机,充放电速度要比传统智能手机提高40%,即使这样快,仍然没有达到石墨烯材料的理想效果,这就是华为称Mate20系列为石墨烯基电池的原因,接下来柔性屏幕智能手机也将依赖于石墨烯技术应用。
目前,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大力推广和发展的巨大障碍,如果石墨烯储能设备研制成功走出实验室并批量生产,可为电池产业乃至电动车产业带来革命性转折。但石墨烯电池技术要从实验阶段到量产阶段,依然面临着成本高等问题,乐观预测,大规模商用可能在2020年之后。
纪录电影是普通人了解石墨烯的最佳窗口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国家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在筹备全球首部大型石墨烯纪录电影《神奇的石墨烯》,拍这样一部电影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目前进展如何?
赵猛:是的,正在筹拍大型纪录电影《神奇的石墨烯》。2016年就酝酿拍摄一部关于石墨烯的科教电影,当时考虑到发展石墨烯产业国家很重视,国际上已展开科技竞争,但大多数人对石墨烯不了解,这很不利于石墨烯产业化快速发展。
无论从科技普及、产业布局、行业发展、市场培育等方面考虑,都需要一个宣传方面的产品,能让大多数人有一个了解石墨烯的最佳窗口,最佳方案就是拍纪录电影。2017年联合乐播影视向中宣部电影局申请批准,今年3月份,电影局正式批准立项。目前,影片制作己进入采风和编剧阶段,主创团队已分别在上海、北京启动筹集工作。计划10月份正式开机,作为建国70周年献礼影片,影片将全景式展示中国石墨烯产业成就。《神奇的石墨烯》预算投资1500万元,由国家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独家出品。这将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科教电影,让石墨烯走下“神坛”,零距离接触观众。
本文来自中国经济时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