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嘉宾:
刘忠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吴 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姚力军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
主持人: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提及的高频热词,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为何如此重视创新思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创新者?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本报邀请三位嘉宾交流学习体会与实践思考。
1、创新驱动发展 探索永无止境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时代内涵?
坚持自主创新,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图为吊装卫星瞬间。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刘忠范: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果实和创新智慧的结晶,大创新大成就,小创新小成就,不创新没成就。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创新思维尤为重要,不能人云亦云,创新应该成为一种心态和一种习惯。
经过长期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关键是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切都需要进一步坚持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自信,勇于创新、创新、再创新。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很多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的状态。但当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追赶的目标越来越少,我们就必须改变心态,勇于开拓出一条领跑世界的创新之路。这是国家赋予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重托。
吴晨: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对各行各业的奋斗者来说,都要自觉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用“创新智慧”共同推动中国航船行稳致远。
姚力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特别是对于立志实业报国的人来说,我们更需要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勇于参与全球竞争,“对准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在自己所在的细分领域做到技术全球领先、份额全球领先。在这个全新的“智造”时代,我们需要速度与激情,更需要“不创新,毋宁死”的勇气和危机感。只因为,核心技术抄不来、引不来,只能依靠自己创新、创造而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社会的进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立于不败之地。
2、坚持自主创新 永立时代潮头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面对新时代新课题,如何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落实?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国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姚力军:谁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创新的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江丰电子自创立起,走的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2005年我回国创业时,中国超高纯金属材料和溅射靶材芯片产业完全是零。通过江丰人14年的创新创业,掌握了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增补了国内空白,江丰电子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并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惟进取也,故日新。我们的创业实践充分证明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刘忠范:2016年,我们成立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打造了一支石墨烯行业的权威研发团队,从基础研究做起,扎实推进,探索石墨烯材料的“撒手锏级应用”和“变革性技术”,积极抢占未来石墨烯产业的技术高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我们大胆进行了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研发代工”。我们发挥自身科研长项,与有需求的企业合作,为他们做研发工作,让科研人员既有成就感、又有获得感,能够安心于科研。尽管时间尚短,这种新的模式已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我有信心把这一机制在全国推广,激发更多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潜力,推进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吴晨:创新创造创业,必须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多年来,我带领团队在建筑这个相对传统的学科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在国内率先提出“城市复兴理论”。先后主创设计了北京“中国尊”、北京南站、南京南站等,被业内评论为是对“中国设计”的创新诠释。
德贵日新。我们的视角也早已从建筑设计延伸到城市设计、文化发掘。我们完成了对北京前门大栅栏、无锡古运河地区等项目整治和复兴的规划设计工作,不仅很好地传承了城市文脉,更实现了文化的交汇融合。
3、营造创新氛围 引领未来发展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向未来谋创新,当前应从何处着力?
吴晨: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创新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努力想新办法、找新出路、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我们正在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和规划,在承接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研究工作中,大胆突破创新,用建筑语言弘扬城市内在精神,让人耳目一新。
姚力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要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思维的认识,增强创新的紧迫感,立足自身岗位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但也必须看到,创新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创业以来,江丰电子不以结果作为考核依据,让员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联合国内高校院所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开发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一系列尖端产品。
刘忠范:创新需要坚持和耐心,更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创新生态。得益于创新生态的营造,我们的团队在石墨烯新材料领域突飞猛进,不断取得突破,已经可以批量制备出世界上最好的石墨烯薄膜,开辟了超级石墨烯玻璃、石墨烯光纤等新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构建创新生态要从教育抓起,从小学阶段就要有创新型思维教育、改变知识灌输型的传统教育方式。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从教育层面上多做谋划、打好基础。
本文来自光明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