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回望烟台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将创新摆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驱动,激活创新第一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潜能———从“科教兴烟”战略的提出,到建设创新型城市;从人人争做创新主角,到捧回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到消化吸收自主研发拥有多项“产学研”平台……创新,已然成为烟台的发展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创新的大旗,始终在烟台大地高扬;创新的毅力,正书写着更多发展奇迹。
奏响创新发展最强音
争当创新发展排头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土地资源有限且逐步减少,农业发展必须寄希望于科技兴农,搞现代化大农业;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投入多,浪费大,效率低。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1990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把科教事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实施“科教兴烟”战略的决策部署。自此,烟台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道路。
同年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在市府礼堂设中心会场,各县市区设分会场,机关干部、厂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负责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共计一万多人参加会议。这次万人大会就是“全市科教兴烟动员大会”。这一年,也因此被部分业内人士誉为“烟台吹响释放‘第一生产力’能量号角”元年。
此后,我市所属县市区、乡镇企业相继提出了“科技兴县”、“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科技,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烟台大地蔚然成风。
以蓬莱市为例,该市大力实施农业“科教兴蓬”战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1994年农业总收入达20亿元,农业新成果覆盖率达85%。该市把稳定健全科技队伍作为“科教兴蓬”的前提,下发了《关于稳定乡镇农口各站科技队伍的通知》,增加农技推广经费,提高农技人员待遇。同时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科技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科技知识。仅1994年一年,该市在示范项目上共承担了国家、省、市试验开发项目7个,开展新技术试验项目100个,获烟台市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
以科技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也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铺开。
——农业领域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普及优良品种、农作物模式化高产栽培、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农业技术开发热火朝天,各县市区纷纷建立起不同规模高产高效的立体农业示范区,发展立体农业。仅1991年一年,我市就重点推广应用40项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科技成果。
——工业领域加速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我市全面抓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仅1991年,就完成133项技改项目,消化吸收10项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500余项,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3.5%,优质品率达到25%以上。
——加紧建立经科教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科技部门以实施科技计划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搞活了专业所、厂办所、民办所、基层科协与技协等科研机构;利用科技承包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贡献才智,同时有组织地将科研成果和技术向社会辐射,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教育部门则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普通教育全面贯彻“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方针,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健康成长;职业教育按照三教统筹的原则,搞好学校与社会、普教与职教、职教与成教三个沟通,坚持以需求定专业、定招生,实行委托培养与定向培养结合、学制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按照“厂校挂钩”、“企教合一”的要求,办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利用面授、函授和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抓好工人、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教育。
鼓励科技人员贡献才智,让更多人参与科技创新。1992年9月1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重奖首批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暨科技工作的大会,对12位科技人员给予8万元到3万元不等的重奖。这一举措实现了让科技人才在政治待遇上“香”起来,在经济收益上富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知识人才、依靠科技进步的风尚。
此后,我市先后多次召开这样的奖励大会,真正让科技人员尝到创新的“甜头”。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市委市政府首次设立烟台市科学技术奖最高奖,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被授予最高奖,其后,丁建生、刘元璋、路东尚、姜鸿明、王全杰等先后获得烟台市科学技术奖最高奖。
在“科教兴烟”战略的引领下,烟台走上了经科教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路子,科技进步成为烟台经济和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八五”期间,我市初步建成新型科技体制框架,形成了科研开发的新型体制,全民科研院所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大批科技人员向经济主战场分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实力显著增强,通过实施“4118工程”,共引进外地人才4万多人,其中高新技术人才1万多人,引进外国专家500多人,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6万人。
对科教推动发展的执著坚守和不懈努力,也让烟台斩获多项殊荣。经国家科委等部门评定,我市主要科技工作指标完成数量和水平均列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先后被国家确定为“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国家建设部首次批准的两个“全国建设科技城”,烟台与四川的绵阳市同时获此殊荣。1995年,烟台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截至1996年初,全市已有12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有9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百强县”。
“科教兴烟”战略的实施迈向纵深,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科教兴烟”战略提出时,烟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为零。十年后,便迅速扩展到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海洋开发、环保与新能源六大领域。199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2亿元,利税27.5亿元,在全市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14%,成为烟台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1998年12月14日,国家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复,同意在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建立“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这是烟台市在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开展中俄科技合作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2000年6月24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提出: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和特色,进一步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引进开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聚集人才,用好人才,着力构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完善政策,努力营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环境等措施。
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所在。这是我市为集聚人才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创立的全国首家留学人员高科技工业园区。
为给留学人员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园区自1996年挂牌之后,我市随即制定下发了《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暂行办法》、《烟台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暂行规定》等5个政策性文件,从资金、税收、用地、住房、人事等10多个方面放开口子,全力扶持。考虑到大多数留学人员拥有技术和科研成果,但资金短缺的实际情况,我市在留学人员企业的投资起点上,不做准入性规定,实行法律规定的该企业投资的最低标准,只要投资项目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就给予支持,使留学人员迅速走上了科研和生产的正常轨道。
在硬件建设上,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会同开发区和高新区,投巨资建设了集办公、生产、科研、生活为一体的创业基地,建立了高标准实验室和检测室,设立了商务和技术协作中心,随时与国内外保持学术联系,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
强有力的科研和创业资助,是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启动和发展的重要支持。为此,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大力实施了“扶、帮、推”工程,通过向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以建立留学人员工作发展基金,财政拨划等形式,每年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积极支持留学人员以各种形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不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举措,我市逐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世界首例血管内皮抑制素抗肿瘤新药“恩度”、世界首创可降解人工神经修复材料、世界首台具有高性能高通量的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生物一类新药“泰爱”、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环氧结构胶等。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我市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良好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形成七成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八成以上科研经费来自企业,九成以上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结合的“七、八、九”科技创新格局。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761项,1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69项获省科学技术奖,连续四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95项,争取资金4.42亿元,是“十五”的两倍多。
烟台对创新的执著追求和努力,也在全国得到了认可。2010年1月初,烟台与青岛、厦门、大连等16个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上先前批复的深圳,全国共有17个城市位列其中。
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是中央赋予烟台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市委、市政府就此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提出努力打造创新特色突出、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2010年5月21日,我市召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暨“新兴产业培育年”动员大会,提出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新起点,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提升烟台的区域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创新驱动需要政策的保驾护航。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意见》、《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推动全市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010年,烟台市科学技术奖励进一步调整提高,增设“烟台市科技创新奖”,奖金30万元;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由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市科技进步奖由原来的每年70项增加到100项。2010年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专门用于科技自主创新和“六个十”工程。2015年,我市还设立2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1000万元的“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系列举措的持续推进,写下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210项,其中国家级19项。申请发明专利1.6万件,发明专利授权323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38件。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257所国内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合作项目779项。
烟台对创新的坚持还在不断加码。2016年5月23日,全市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全方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推动烟台发展率先走在全省和全国的前列。同年,我市成立创新驱动推进委员会,出台《烟台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6-2010年)》。2017年,市委市政府成立10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其中包括“创新驱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提出导向更加明确、支持更加有力的30条政策。例如,在大学大校大院大所引进方面,对整建制引进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机构,给予不低于1亿元的支持;在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提交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并获受理的入库企业,给予10万元研发费用补助,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给予30万元补助;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面,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由原来的最高奖补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等等。同时围绕30条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相继研究制定《烟台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实施细则》等11个配套实施细则,打造起具有“四梁八柱”效应的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营造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依靠创新来推动。今年6月26日,市委书记张术平在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持续抓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加快集聚,实施“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充分发挥驻烟高校院所作用,大力支持驻烟高校立足烟台、融入地方、加快发展。
以创新激发新动能,我市正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结合八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科技支撑。按照“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扎实开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工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组织开展“创新平台升级培育行动”,争取更多的省级和国家级平台落户。
锲而不舍,攻坚克难
四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烟台,谈及创新,不得不提四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李登海,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1978年10月,李登海带队到海南进行加代育种。让李登海离开家乡奔走海南的,是无意间看到的一份报告。当时美国农民华莱士种植的玉米亩产达1250公斤,而人多地少的中国,玉米亩产与美国相差近10倍。“美国的农民能够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是中国的农民,我也要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这句话的背后,是敢于创新的勇气,更是奋发图强的底气。
带着这样的决心与目标,李登海一走就是40年。40年间,他只做了一件事:增加中国的玉米产量。那时海南满目荒岭,李登海跋涉8天8夜“安家”仅11户的荔枝沟村。在育种初期,他们自己砍柴做饭,吃的是从家乡带的干萝卜丝,住的是黎族的茅草房,睡的是铺着稻草的木板床,点的是煤油灯。在太阳炙烤着的玉米地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李登海平均每天要站立8个小时以上,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每一株玉米,陪伴着它的发芽、抽穗、结果。临近玉米丰收的时候,要吃住在田问地头,常常是和蚊虫、毒蛇相伴,条件之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通过海南“加代”,李登海一年可多收两季玉米。1979年,他用“掖107”作母本育出“掖单2号”,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新纪录,率先开创了紧凑型玉米这一中国玉米高产研究的方向。此后,824.9斤、953斤、962公斤……中国夏玉米亩产纪录屡被刷新。终于,中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大穗型玉米“掖单13号”培育成功。这是我国首个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高产能力的夏玉米。1096.29公斤的最高亩产量,也让李登海首次登上夏玉米单产的世界之巅,并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后,李登海七次改写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纪录,为国家增加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
“我的前半生,所培育的高产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下半生,争取超级玉米能为国家再增产1000亿公斤!”李登海说。
眼下,69岁的李登海,正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考察玉米制种,从海南到山东,从甘肃到东北,一心扑向玉米高产攻关研究,紧凑型杂交玉米育种也已成为我国杂交玉米育种的主流。
当李登海在海南的土地上为玉米育种挥汗如雨时,王全杰也在实验室中日复一日地做着猪皮实验,主持攻克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世界性猪皮制革难题,于1991年捧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登海与王全杰自主解决夏季玉米增产问题、攻克世界性猪皮制革难题,掌握各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过程,就是原始创新。眼下,我市也已经形成了以登海种业、绿叶制药、荣昌生物等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高新技术研究、转化、推广的原始创新企业群体。绿叶制药自主研发的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是我国第一个在美进行注册临床研究、治疗肿瘤的长效制剂。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自主创新抗癌药物RC48-ADC正加快上市步伐,并启动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填补了我国自主创制ADC药物的空白。
第三个故事的主角,是丛林集团。
起步于水泥厂的丛林集团,在1990年开始涉足铝型材加工领域,到1998年底,具备了年产5万吨民用及工业铝型材的能力。但当时,国际上特大型铝材挤压设备的关键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国内急需的用于地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大型高精度铝型材长期依赖进口。面对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对手,丛林集团大胆提出了自主研发9000吨级铝材挤压机的设想。项目确定后,德国的一家大型铝型材加工企业立即上门与丛林进行接触洽谈,表示愿意共同合资建设。但是,历时5个多月的谈判最终破裂,德国人临走丢下一句话:“大型挤压机的技术只有德国人掌握,中国人搞不了。”
面对国外大公司的叫嚣和技术封堵,时任丛林集团党委书记的张修基对外界宣布:“万吨挤压机外国人合资要干,不合资也要干,不干则已,我们要干就干最大的。”
正是凭着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丛林集团确立了“择优组合、联合攻关”的思路,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整合国内科技资源优势。最终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和上海重型机械厂合作,于2002年4月,成功研制出了世界首台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同年10月6日,该机器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至此,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宣告诞生。它改变了过去大型装备制造由国家下达计划并提供资金的传统,由用户根据市场需要提出设计要求,并提供资金,通过招标和合同等市场运作方式,集成各种资源优势,办成了一件改变世界铝业战略格局的大事。
世界首台万吨挤压机的诞生,也开创了中国特大型工业铝型材生产的先河,于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丛林集团为代表,我市集成创新的企业集群也在不断扩大。冰轮集团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借助“外脑”快速提高重点产品的技术水平。玲珑轮胎与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石墨烯轮胎研究项目,成功制备出国内首个石墨烯低滚阻半钢子午线概念轮胎。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万华集团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末,烟台万华曾从英国ICI在日本的合资公司——日本聚氨酯公司引进年产1万吨的MDI生产装置和生产许可证。当烟台万华在发展中发现MDI的重要性并决定再次向国外购买制造技术时,却发现这扇“大门”已被人家死死地关闭了。1993年,就在万华欲解散MDI合资谈判项目组的时候,时任技术副厂长的丁建生站了出来,“中国人一定要搞出自己的MDI! ”
经过无数次艰苦的攻关试验,终于1994年,万华MDI的产量达到近9千吨;1995年,产量达到了1万吨;1996年,当产量突破1.5万吨的喜讯传来时,万华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消化了日本引进装置的技术。
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万华在充分利用国内高校化工学科不同优势的基础上,又开始联手高校院所,对装置设备、生产工艺等关键环节开展强力攻关。1999年,万华MDI的产量首先翻了一番,达到了2万吨/年,这为万华赢来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2002年,万华又闯过了年产量4万吨的难关,并具备了生产8万吨的技术水平,这使得中国一举成为继德、美、日之外的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打破了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为我国民族MDI乃至聚氨酯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前来参加验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称“这是中国化工行业独一无二的创举!”。
2003年8月,万华16万吨/年的生产线在宁波大榭工业园开工建设。2005年11月,该生产线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很快达产,生产出优质的MDI产品;2007年,万华人又成功开发出20万吨/年的MDI制造技术,采用该技术生产MDI,实现了能耗、环保、产品质量技术指标等多项国际领先,从而使烟台万华也成为亚太规模最大、最有竞争力的MDI制造商。万华集团也凭借“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万华集团的创新实践,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创新模式的典型。与万华集团同步,烟台这一创新模式群体也在不断扩大。率先从日本引进氨纶生产技术的泰和新材集团,眼下已全面自主攻克氨纶产业化技术难关,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千方百计搭建创新平台
不拘一格引进高端人才
创新平台搭建,高端人才引进,是创新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烟台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不算多。科研院所不足,是现实劣势,为了补齐“短板”,烟台借梯登高、借力发展,调动利用好各类科研资源,搭建科研平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动自主创新。
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各大科研院所纷纷与烟台结缘。这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所的落户就极具代表性。
513所的前身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49厂,建于1966年,在我国空间事业发展史上,曾经留下闪光的足迹。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549厂出现了科研人员新陈代谢缓慢、职工子女就业难等问题,发展举步维艰。烟台市向他们抛出了“绣球”。1986年,549厂一分为二,其中2/3的职工来到烟台,成立了如今的513所。
时任所长宋黎定回忆说,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54亩白雪皑皑的果园,以及露天堆放的装了37节火车车皮的全部家当。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他们自己动手,开工建设。10天后,一排排简易厂房拔地而起。有了创业的“家”,他们立刻把机器设备搬进板房,开始了科研攻关工作。后来,因发展需要,513所搬迁至莱山,后又划归高新区。
如今的513所早已今非昔比。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先后投资上亿元,购买了一大批先进的试验设备,建成了星船型号产品研发中心和高低温试验室、热真空试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等国内一流的试验室,先后参加了我国远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以及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的研制和发射试验任务,参与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所有宇航型号。
我市与中科院开展市院合作引进科研院所,也是举全市之力搭建科研平台的鲜活例证。
2006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烟台市人民政府正式在济南签订协议,共同投资3亿建立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烟台从此有了首个国家级科研院所。这对于建设创新型烟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标志我市与中科院的合作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作为最早与中科院开展合作的城市之一,烟台与中科院的合作要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彼时的合作,主要是中科院向烟台输送人才、帮助烟台培养人才等等。
直到2006年,中科院决定以与地方政府签署协议书的方式,共建5个研究所,以改变以往科研力量过于集中的局面。这5个研究所分别是: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设在厦门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科研力量,地域分布上过分集中在北京与上海,中科院自然环境研究的力量主要侧重西部,目前正应加强与沿海省市的合作,还清这笔历史上的‘欠账’。”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指出,科研能力的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支撑;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尤其要考虑区域的布局结构。而高度强调区域分布,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是中科院此次科技布局重大调整的一大“亮点”。
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的落户是我市与中科院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我市先后引进建设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烟台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烟台分所。截至目前,烟台共引进6家国家级科研院所。
不只是国家级科研院所,我市还依托企业建立“国字号”创新平台,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
2007年,科技部批准以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省共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2009年,依托万华组建的“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正式批复;绿叶制药的“长效缓控释和靶向技术实验室”获批国家级,实现了烟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2年,由登海集团牵头组建的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鲁花集团牵头组建的食用植物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了烟台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零的突破。2015年,“中集-哈焊所海工装备焊接工程实验室”、西门子DP3闭环实验室、天津大学(烟台)技术转移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招远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招远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户。
截至目前,烟台已建成5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2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94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处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0处省级农业科技园、25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全市还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处,孵化器总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广阔舞台。
近年来,我市按照“自主创新、集聚辐射、合作共赢、持续发展”的原则,广泛吸收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科技资源,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持续创新的产学研合作之路。到2017年,我市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5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项,建立了引进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人才等多种合作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借助产学研合作,烟台创造出3个90%的“产学研奇迹”: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各类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90%以上的专利技术来自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攻关,90%以上的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集聚培养高层次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我市的人才工作是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起步和发展的。1984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但那时全市高层次人才总共不足200人,并且主要集中在卫生和教育系统,科研、经济领域寥寥无几。人才匮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市经济在从数量扩张型到质量提高型的转变过程中举步维艰。
面对困难,强烈的忧患意识使我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
——出台一揽子政策吸引人才。我市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试行意见》、《关于加强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多个专项人才工作政策和法规。仅2012年-2017年,就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拓展高端人才引进“双百计划”》《烟台市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办法》《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博士后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30多个人才政策文件。并在每个五年计划中,都对高层次人才引进进行全面部署和规划,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烟台建成人才和知识聚集的宝地。
——出去”与“引进来”双轮驱动。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我市始终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市就抓住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先后派出大型工作团,到北京、西安、东北等城市和地区,举办了上百次人才引进新闻发布会和人才招聘洽谈会。市里每年还组织工作组到人才集中的城市和高校招贤引才,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每年都有近千名高层次人才报名应聘。与此同时,我市把求贤的目光投向国外,先后组团随国家和省团组,赴发达国家招聘引进留学人员,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9月,我市在省内率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海内外宣传人才工作政策,全方位推行“人才双百计划”。眼下,人才引育工程正在更广范围内推进,通过实施深化拓展高端人才引进“双百计划”、广泛聚集海内外人才等,大力集聚“高精尖缺”人才。
——改革人事体制,不拘一格用人才。我市冲破了人事体制上的条条框框,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分配、人才流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保人尽其才。1997年,正在东南大学读博士学位的刘东到东方集团进行了考察,与企业达成了毕业后来烟工作的意向。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离毕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任命刘东为东方集团副总工程师的委任书就寄到了学校。烟台企业对人才的巨大信任在全国各名牌院校一时传为美谈。在房健民博士的引进上,也体现了这种变通。癌症靶向药物开发人才稀缺,所需领军人才往往就职于驰名跨国公司,享有高薪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单靠工资很难吸引。荣昌制药董事长王威东变吆喝“招人才”为“找伙伴”、“聘CEO”,即高端人才带着技术过来,不需出资便可持股,并受聘总经理,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由荣昌生物、同济大学等共建的烟台迈百瑞国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直接让房健民身兼董事长、总经理,并专门设立了持股公司,实行股份期权制度,用于引进高端人才,总额度达1500万元。在烟台,类似靠技术当老板的,还有上普瑞生物总经理孙伟、塔斯曼生物董事长杜振宁等10余位。
——完善科研条件,用好高层次人才。1996年,我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APEC科技工业园区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2014年,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打造人才智力集聚、科技创新活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载体,同时,在高新区、莱山区、开发区、福山区建设高创园分园等,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另外,我市还加大资金扶持,成立了全省首家以蓝色经济为主题的创投基金企业,设立500万元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和3000万元的“天使基金”,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开通“绿色通道”解决实际问题。我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住房、家属随迁、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截至2000年,仅在住房方面,市政府就专门拨付了1000多套,保证高层次人才随到随解决住房。1991年,留学英国和德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高鸣燕表达到烟工作的愿望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亲自陪同高鸣燕博士到市区环境最幽雅的地段挑选住房,并说服一家已经签订购房协议的单位出让了一套高等级住房。高鸣燕博士深受感动,坚定了来烟工作的决心。2011年,为帮助万华集团引进一名紧缺急需人才,经与市卫生局、毓璜顶医院反复沟通协调,最终毓璜顶医院打破仅引进博士的规定,同意以特事特办的方式接收人才家属。
目前,烟台已然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拥有各类人才170多万人,高层次人才7.8万人,居全省前列。2015、2016年,我市连续两年在全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满分,并连续荣获“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音犹在耳。
以梦为马,创新路上,烟台大步向前!(烟台日报记者 高伟 李仁 刘洁)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